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作“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毕宝魁编著朱永新主编的《论语(嵌式阅读)》添加详尽注释,有白话译文,颇具阅读和收藏价值。
| 书名 | 论语(嵌式阅读)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作“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毕宝魁编著朱永新主编的《论语(嵌式阅读)》添加详尽注释,有白话译文,颇具阅读和收藏价值。 内容推荐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毕宝魁编著朱永新主编的《论语(嵌式阅读)》是《论语》的普及本,采用之底本是《十三经注疏》中北宋邢禺之《论语注疏》。本书严格遵从原本,未作任何改动,更采用直译与意译兼顾的方法,不偏执一方,以信达雅为目标,以便于读者的阅读为终极目的。在注释方面,以有利于厘清原文的本义为前提和目标,不作繁琐考证,如有异说,—般只列出最通行说而已,不面面俱到。 目录 阅读引擎 阅读辅导 原著阅读 本书阅读指南 本书文学地位与历史影响 本书历史背景图解 本书人物图解 本书作者生平图解 本书地标物语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日第二十 阅读体验 感悟作品 嵌记解读 阅读拓展 本书的阅读链接 本书的文化链接 嵌记链接 试读章节 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他提出了“仁”的思想,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他的祖先是在他前几世就落寞了的宋国贵族。他从小聪明好学,养成了博学好礼的美德。年轻时,孔子曾做过几任小官,但以后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了教育中。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不论贫富贵贱,据说他的弟子多达3000人,其中优秀的有72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终其一生倡导和宣讲儒家学说,经后世源源不断的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两千多年来在中国人的思想中起着指导作用。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其中他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着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孔子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自然禀赋是天性。“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顺着自然本性行事是道,“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孔子不仅执着于对儒家学派的倡导,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大自然包含灾难、地震、龙卷风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风水,因此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人生境界。 孔子是华夏民族上古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在世时就已经有了“天纵之圣” “天之木铎”的名誉,是当时社会上最有学问的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美国原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根据20世纪经济发展的状况推断,21世纪将是亚洲儒家文化圈的时代。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它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语”是话语的意思。《论语》成书于众人之手,记述者既有孔子的弟子和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主要是以孔门弟子为主笔者。 《论语》由若干篇章组成,其内容基本上都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是我国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语录体的首创之作。它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P2-3 序言 人类最伟大的思想、最伟大的智慧在哪里?无疑,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之中。 那些最伟大的著作在哪里?在图书馆里,在我们家的书架上。 但是,如果没有阅读,这些著作就是一堆废纸。书籍的生命是通过阅读唤醒的。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智慧,也是通过阅读,才能“嵌入”我们的心灵。 成人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品位、阅读能力,与我们从小开始的阅读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曾经说过,儿童的秘密还远远没有发现,童书的价值还远远没有被认识。儿童时期的阅读,对人的精神成长,乃至对于整个人生的影响,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为过。 美国著名生理学家玛莉安·伍尔夫通过研究儿童阅读时的大脑变化发现,儿童阅读是左右大脑两个区域一起运行的,而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语言的能力开始退化,我们成年人在阅读时,往往是只有一个大脑半球在工作。 科学家认为,父母是否在小孩5岁以前经常给他讲故事,影响着孩子今后阅读技巧的形成。同时,人在14岁以前的阅读体验,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人生以后的历程,只不过是前面14年所阅读的东西的展开。事实上,孩子长大以后,是用在14岁以前所阅读、所体验、所经历的东西,从书本、从生活中获得的基本价值观,建设属于他们的世界。开创属于他们的人生。.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诗人惠特曼在谈及儿童早期阅读的重要性时曾经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另一位著名作家格林也说: “或许只有童年读的书,才会对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孩提时,所有的书都是预言书,告诉我们有关未来的种种,就好像占卜师在纸牌中看到漫长的旅程或者经由水见到死亡一样,这些书都会影响到未来。我想这正是书令人激昂兴奋的原因。从人生前14年所读的书中,我们获得激励与启示,如今从书中所获得的,怎么能与之相比呢?” 可惜的是,我们许多父母和老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阅读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一项调查表明,59.2%的学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甚至有6.2%的学生阅读时间为零,只有12.3%的学生花在阅读方面的时间比较多。我一直认为,根据孩子读教科书和课外书的情况,可以分为4种类型:第一种孩子既不爱读教科书也不爱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肯定是愚昧无知的;第二种孩子既爱读教科书又爱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必然发展潜力巨大;第三种孩子只读教科书不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可能成绩不错,但是却没有什么发展潜力;第四种孩子是不爱读教科书只爱读课外书,这种孩子也许成绩不理想。但未来还是有希望的。 在学校教育中,阅读与学业从不矛盾。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这两套大纲绝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和补充的。现在很多父母和老师只盯着分数,其实是忽视了两个重要事实:一方面,成长绝对不仅看分数,阅读能够给孩子的成长打好精神的底色;另一方面,阅读只会让教育变得更加美好,取得更好的分数。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们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单纯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学校教育实际上不仅仅像母乳一样给我们最初的滋养,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让我们学会自由飞翔。 这正是现代出版社出版的这套新课标必读名著“嵌入”式阅读丛书的价值。 首先,邀请优秀译者进行经典重译,让经典名著以不同的风貌呈现。虽然目前不少国外经典名著已经有不少好的名家名译本问世,但其中不少版本翻译的时间比较久远,语言表达的方式与习惯与当下有一定的距离。这套书尝试着邀请一些优秀的译者进行经典重译工作,本身值得探索。同时,新课标书目中许多是公版书,在各个出版社竞相出版的过程中,出现了鱼目混珠、粗制滥造的乱象。所以,应该鼓励负责任的出版社,用心地出版一些高品质的经典著作新译本。 其次,导读编写有创意有特色。每本书分为五个大的板块:用“阅读引擎”介绍每本书的文学地位、历史影响、作者的生活背景、书中人物图解、故事图解、地标物语等;用“阅读辅导”引导读者对全书进行深入的解析与欣赏;用“原著阅读”在原书的精彩片段与教材文字边上做了嵌人式的批注;用“阅读体验”从语言品位、情感体验、角色体验、人生思考等方面感悟作品,以及读后感;用“阅读拓展”介绍相关图书、影像与文化链接等。作为图书的向导,这些设计显得细致入微、别出心裁。虽然学术界对是否需要把原著这样“嚼烂”了喂给孩子有不同的争论,但是,对于那些需要阅读“拐杖”的读者,无疑是有益的。 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对每本书一一细读。就已经翻阅的部分书稿来说,还是让人欣慰的。感谢现代出版社和各位专家的辛勤劳作,为孩子们奉献了这样一套有品质的经典名著导读本。希望面世以后,能够在听取读者意见的基础上继续修订完善。更希望这套丛书,能够让那些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智慧,“嵌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之中,成为他们精彩人生的动力之源。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