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总统具有领袖气质。“脸书”的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也具有领袖气质。拥有领袖气质的人在各个领域都可见,如牙买加的短跑选手尤塞恩·博尔特、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缅甸著名国会议员昂山素季,他们都散发着领袖气质。还有女演员安吉丽娜·朱莉也是拥有这种魅力的人,她在面对自己遗传性乳腺癌时所做出的勇敢决定,足以展现她的这种气质。史蒂夫·乔布斯也散发着领袖魅力——当他穿着他标志性的黑色高领毛衣,搭配破旧的牛仔裤,大步走上苹果发布会的舞台时,全世界的科技发烧友几乎都放下了手上的工作,开始关注他的演讲。
这就是领袖气质——对于身处职业高层、组织重大交易或者开发重要领域的人来说,它是必不可少的魅力。这种魅力体现在:令人仰慕的自信、姿态和实实在在的态度,使得大众坚信他会是一个成功的领导人。一个人能否掌控大局、是否具有领袖气质是多方面能力和品质决定的。
这里我想解释一下“展现领袖气质”。展现领袖气质并不是一个人的表现能否达到一定数字或是等级的绩效考核,而是整体形象的显现:你是否给人留下你有成为领袖的品质和能力的印象?如果你知道如何展现领袖气质,走在时代的前沿,你可能更有机会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不论你是大提琴演奏家、销售员或是华尔街的银行家,如何展现领袖气质都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
每年十月,为评选音乐家协会国际大赛的决赛选手,一些著名的评委都会聚集在纽约梅尔金音乐厅。经过几个星期的严格筛选,三百五十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奏家和歌唱家经过角逐,最后只留下十二位杰出的青年音乐家。去年秋天,我作为一名观众出席了这场决赛评选。
第一个出场演奏的是一位二十三岁的韩国小提琴家。他从左侧走上礼堂舞台,从斯坦威钢琴后绕过,局促不安地侧身挪到舞台口。他低头鞠躬,接着等待他的伴奏做好准备,这期间,他死死地盯着地板,尽量不和评委有任何眼神接触。不凑巧的是,伴奏的女士在调节钢琴凳的高度时遇到了一些困难,耗费了一些时间。而这位小提琴家在旁边,驼背弓腰,一直站立不安,并左右晃动身子。我发觉这时观众都有些烦躁,有一个评委在擤鼻涕,还有一个评委开始双脚轻跺地板。最后,伴奏终于奏起了华丽且有极大难度的贝多芬奏鸣曲,小提琴家也托起小提琴,开始演奏,但是想让观众再次进入状态却要一些时间——他失去了这次入选的机会。
第二位上场的是一位西班牙女中音,她的精神面貌完全不同于上一位。她满怀自信地走上舞台,昂首阔肩,一身简约海军蓝塑身礼服,高雅庄重,定是经过精挑细选。当她的声音响起,我不禁鼓起了掌,而后她那张充满光芒的、洋溢着喜悦的脸庞深深地吸引了我。她好像在跟我诉说,一些极度美妙和令人兴奋的事物将要出现。评审团也被她所感染了,身子向前似乎想融入这令人愉悦的场景中,惊讶之时嘴巴不自觉张开,他们在期望她带来更多的惊喜。
另外出场的决赛选手是七号选手——一位二十岁的大提琴手,她录制的《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当她开始演奏,我能感觉她遇到了一点儿麻烦。果不其然,她的两只胳膊开始打架。每次她俯身拉大提琴时,她的身子总是不自然地弹起而后又弯下。对她出现的这种情况,我感到十分奇怪,我想评委也是迷惑不解。问题不在于她的身材(她是中等身材),问题在于她的衣服。她的连衣裙是罪魁祸首——一件不合身的过紧露背黑色丝绸裙装。难怪她的两只胳膊不协调——换了是谁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这样。
我为这位年轻的音乐家感到紧张不安。评委若是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她的演奏上,对她是非常不利的。在她三十分钟的演奏中,评委并没有全神贯注地听她演奏,她高水平的演奏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P12-14)
第一次遇到和领袖气质有关的事情是在我十七岁的时候。我当时是读中学六年级的第二年,正在申请最终的升学学校——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虽然通过了严格的入学考试,但是要面对一轮面试,我在这方面还有一些不足。当时预期面试会非常艰难。我对世界已有所了解,知道自己“不好”的背景(威尔士的工人阶级)会对我产生影响,仅仅想想要面对牛津大学老师的审查,我都会膝盖发抖,同时不停地冒冷汗。对于他们将对我进行评估,然后认为我不合格这件事,我感到非常恐惧,我认为他们肯定会这么做。
看到我的忧虑,母亲希望她能对我有所帮助,她自发地在我第一个牛津圣安妮学院的面试之前,对我进行精心“打扮”。她读了很多南希.米德福德的书,她认为这个作者知道“上流社会”如何穿着。我没有反驳——因为我对此一无所知。我在一个偏僻的矿工社区长大,我没什么衣服,也不懂社交礼仪。我非常希望能够获得帮助。克服重重困难,我才通过了入学考试,我知道我和欧洲最好的大学之间的距离只有这一次面试。我在这方面也做得不错一半数这样的面试我都成功了。我必须要想想如何使自己看起来像是“圈内人”。
因此在十二月的一个早晨,我们赶赴冬季大清仓——在黎明时分就起床,这样就可以处在C&A(一个在加的夫的百货商店)门前排队人群的前面。我们也确实抢到了想要的!在女士套装的甩卖货架上,母亲找到了那件她要找的衣服:带有狐狸衣领的粗花呢西装。我不是说衣领是由狐狸毛制成,我是说衣领是一只狐狸——或者说大部分是一只狐狸。它的尾巴是一大特色(冬天的时候把它围在脖子周围,极度抗寒),眼睛鼓鼓的,还有一对爪子。
也许早有预料,我在牛津大学的面试会是一场灾难。招生的老师当时目瞪口呆,我简直让他们无法呼吸。他们无法理解什么使得一个十七岁的女孩穿了一个狐狸领子的衣服,而且试图看起来像皇太后——特别是当这个特别的十七岁女孩说的英语还带着浓重的威尔士工人阶层口音(在第三章会更多提到这个口音)。我没有进入牛津大学……为此我十分难过。但是我也没办法责备母亲,毕竟她是努力为我好。
让我最感到欣慰的是,我的梦想还有第二次机会。一个月之后,我知道我通过了剑桥大学的入学考试(那时候,这两所顶尖大学都是自主命题,有自己严格的选拔考试),并被邀请参加面试。我告诉母亲这次不要帮我打扮一这次我自己选衣服。想起考牛津大学的其他女考生的打扮,我从朋友那里借了一条百褶裙和一件简单的毛衣,我烫平了毛糙的头发,使得它平整发亮,这是当时流行的打扮。虽然我面试的时候极度紧张,但是我在那次面试中表现得不错。三个星期之后,我被剑桥大学录取了。当时我欣喜若狂,我知道剑桥大学的教育会改变我的一生。
回想当时,我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需要在那些面试中表现得极为优秀。我只要不表现得痛苦就可以。事实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迫于英国政府的压力,非常努力地试图变得多样化,并背负起提高女性和工人阶级学生数量的责任。我所不知道的是,我就是合适的入学考生,那些招生老师都倚在座位后背,准备让我入
……
外貌上并非无关紧要的问题,但是外貌上的问题是容易解决的,比起其他关于领袖气质的深刻问题,这问题要相形失色。还记得那个狐狸领子吗?虽然它使我失去了就读圣安妮学院的机会,但我迅速就找出了失败的原因在于外表,当有第二次机会的时候,我便改进了我的外表。
名誉上的失误则更为严重——并且要从中恢复极为困难。我的形象在灾难般的《创造一种生活》发表后的六年里,才得以逐步重塑。直到我给《哈佛商业评论》写了第五篇文章之后,我才感到松了一口气。在那时候,我知道重建了自己的威信。
当然,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大家的讨论都围绕形象,而不是实质。不论我们谈到外表还是威信,我们都更看重你向世界展现了什么而不是你真正实现了什么。我去参加牛津大学面试时穿的衣服,使得我的智慧或是我为获得牛津大学教育机会而做的准备都付诸东流。从大众观点来看,形象不应该有影响。但事实上形象会产生影响,而且影响是巨大的。同样的,《创造一种生活》被大众媒体拖进水沟,而他们这样做和这本书的内在价值观根本无关。毕竟,这本书进入了“《商业周刊》2002年最重要的十本书”排行榜,我现在仍然能遇见那些生活因为这本书而改变的女性。信息传达非常重要。错误的信息和不好的信息传递者会毁掉你的事业,不管现实的实质如何。
因此要读这本书,理解什么是领袖气质(风范),培养你的领袖气质,使得你的能力能够创造奇迹,并获得成功,使得你可以在生活中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首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让人觉得可靠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很难会被视作一位领袖,不论你有什么样的头衔或者什么级别的权力,不管你如何着装、如何交谈。
你可能具有得到理想工作的所有资格,不过你若不能让人相信你有才能,就没办法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样我们没办法去评价或者相信一个人,除非你知道他是如何处理困境的。
西尔维亚·安·休利特著,杨丹丹译的《存在感(被赏识的艺术)》根据全美特定族群的全新问卷调查,并深度访谈国家领袖,总结归纳出脱颖而出的气质与被赏识的艺术,教你在特定的场合正确地展现自己,赢得尊重与认同,快速被关注、被认可、被赏识。
为什么有些人永远怀才不遇,有些人却总能成为焦点?西尔维亚·安·休利特著,杨丹丹译的《存在感(被赏识的艺术)》为那些没有存在感的人群找到证明自己的方式。曼哈顿智库“人才创新中心”八十二家全球企业人才创新工作小组公认的,快速获得最大发展的系统方法。
当代最具影响力商业思想家50人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白宫、新兴市场领导人峰会著名演讲家西尔维亚·安·休利特破解吸引力法则,以领导者的视角解读被认可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