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作者 闫永飞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闫永飞著的这本《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新经济政策》开篇为绪论,首先对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新经济政策等做了概念的界定,然后指出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本书的结构。第一章主要阐述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经济政策起始阶段的目标和具体措施,以及由这一目标所带来的经济后果,这一时期的重点是运用新经济政策对商业加以改造。第二章主要围绕新经济政策的进退之争来梳理反对派与俄共(布)中央的争论实质。第三章主要阐述在国民经济改造时期,新经济政策调整阶段的目标、具体措施以及经济后果。第四章前半部分的党内争论虽然是围绕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展开的,但实际上也跟新经济政策有关。否认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也就意味着实施新经济政策是无效的,是不能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其本质是以取消新经济政策为目的的。后半部分是以布哈林集团和联共(布)中央的争论为主线,围绕新经济政策的攻守之争来梳理党内斗争的发展过程。第五章主要阐述在国民经济转变时期,新经济政策终结阶段的目标、具体措施以及经济后果。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本书得出了结论和启示。书末附相关争论,以使论述和视野更为周全和严密。

内容推荐

闫永飞著的这本《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新经济政策》系统地整理了新经济政策分别在国民经济恢复、改造和转变时期所面临的任务、所使用的办法和所遗留的问题之间的承继顺序和内在关联,并系统地梳理了苏联共产党围绕新经济政策而展开的党内斗争的历史脉络和理论逻辑。

目录

绪论

 概念界定

一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二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与新经济政策的关系

三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四 新经济政策的持续时间

 研究方法

 创新之处

 本书结构

第1章 起始:新经济政策对商业的改造

 1.1 实施背景

 1.2 政策目标

1.2.1 实现工农经济的结合

1.2.2 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3 具体措施

1.3.1 改征农业税并允许粮食自由买卖

1.3.2 经济核算制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

1.3.3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扩大商品生产

1.3.4 改革财政金融体系,稳定通货币值

1.3.5 发展国营和合作社营等商业机构

1.3.6 重视政治教育和文化的引导作用

 1.4 经济后果

1.4.1 国民经济的恢复

1.4.2 工业品销售危机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进退:坚持还是改变新经济政策

 2.1 党内外反对派在新经济政策后的转变

2.1.1 党外反对派的演变

2.1.2 党内反对派的指责批评

2.1.3 俄共(布)禁止党内派别活动

 2.2 1923年销售危机与托洛茨基反对派

2.2.1 托洛茨基反对派的形成历史

2.2.2 托洛茨基对销售危机的认识

2.2.3 俄共(布)中央对销售危机的看法

 2.3 反对派与党的工业化路线之争

2.3.1 党内关于列宁主义问题的论战

2.3.2 工业专政和社会主义原始积累

2.3.3 国家工业化与工农业经济结合

 2.4 新反对派与党的农村政策之争

2.4.1 党的农村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2.4.2 党内关于农村政策的严重分歧

2.4.3 农村政策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调整:新经济政策对工业的改造

 3.1 实施背景

 3.2 政策目标

3.2.1 推进国家工业化建设

3.2.2 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3 具体措施

3.3.1 社会主义积累和国家预算制度

3.3.2 建立统一计划并改组工业管理

3.3.3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快速工业化

3.3.4 采用缩减成本等办法降低价格

3.3.5 手工业从流通到生产的合作化

3.3.6 通过生产会议提高劳动积极性

 3.4 经济后果

3.4.1 国民经济的改造

3.4.2 农产品收购危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攻守:发展还是固守新经济政策

 4.1 新经济政策是否能建成社会主义

4.1.1 反对派联盟的形成和活动

4.1.2 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

4.1.3 用内部力量解决工农矛盾

 4.2 新经济政策是否会复辟资本主义

4.2.1 反对派联盟的声明及活动

4.2.2 “分期付款的资本主义复辟计划”

4.2.3 用经济上的办法战胜富农

 4.3 1928年收购危机和布哈林集团

4.3.1 布哈林集团形成的理论基础

4.3.2 由收购危机引起的党内争论

4.3.3 对解决粮食困难的意见分歧

 4.4 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路线之争

4.4.1 “贡税论”和农业公共积累方式

4.4.2 “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4.4.3 “非常措施”和对富农展开进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终结:新经济政策对农业的改造

 5.1 实施背景

 5.2 政策目标

5.2.1 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5.2.2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3 具体措施

5.3.1 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示范作用

5.3.2 从流通合作社发展到生产合作社

5.3.3 实现生产性质上的工农经济结合

5.3.4 从限制富农剥削到消灭富农剥削

5.3.5 开展全盘集体化和集体农庄运动

5.3.6 用社会主义竞赛提高劳动生产率

 5.4 经济后果

5.4.1 国民经济的转变

5.4.2 “三大差别”的遗留

 5.5 本章小结

结论

 新经济政策的双重战略目标

 新经济政策的世界历史意义

启示

 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

 新经济政策与中国过渡时期总路线

附录 相关争论

 实行新经济政策是权宜之计还是社会主义实践模式

 退却到新经济政策还是在新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前进

 新经济政策是只适合于落后国家还是具有普遍适用性

 新经济政策是发展商品市场关系还是对其限制和斗争

 新经济政策是间接过渡还是含有直接过渡的迂回过渡

 新经济政策是被强制中止的还是在历史上自行消亡的

后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5: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