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1997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强//李康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情断绝境

☆为救身陷火海的恋人安慧,北京知青高建国被严重烧伤,一对玉人不得不暂时分别。

☆知青返城,情路却更加坎坷。

☆一次酒精作祟,高建国失手打倒了安慧的哥哥安国庆,不得不逃离北京……

乌兰察布,蒙古语意为“红山口”。红山口在归绥城也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东北25公里的大青山脚下,历史上为重要军事要塞。今天的乌兰察布大草原已是著名的旅游景区,以草原、古迹、神泉、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观”吸引着中外游客。回到四十多年前,这里可不是这样。

那是1975年的深秋时节,一望无际的草原,在秋风的渲染下卷出一波又一波淡金色的浪花。一股黑烟突然从远处升腾而起,转瞬间由远及近,一排热浪猛然袭来,惊得本来慵懒的两匹马儿奔跑起来,马蹄在草地上疾驰。迎面驶来一辆大卡车,与骏马相向而过。车厢里传来了齐整的歌声: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向着法西斯蒂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唱歌的是十几个知识青年,他们隶属于红旗大队,正在赶去救火。参加灭火的牧民和知青们正源源不断地从四处赶来,人们挥舞着各种工具拍打火焰。又一阵大风吹来,令得火场情势更加严峻。

卡车上的知青望着炽热的场面,一个个显得热血澎湃。一个知青猛的站了起来,高声道:“同志们,考验我们革命意志的时刻到了!”满口京片子。卡车恰巧停住,这个叫丁跃民的青年没有站稳,险些摔倒,引得满车大笑。

只有一个男知青没有笑,他正在注视着远方。身旁一位面貌姣好的女知青拉了拉他的衣角,轻声问道:“高建国,看什么呢?”

高建国转头深情地望了一眼女知青,答道:“安慧,你看见那两匹马了吗?刚才我就一直看着它们,马儿识途,专奔安全的地儿去。”

大队长一声招呼,知青们跳下车。任务很快分配好,大家分头开始执行。

热浪仿似有形,灼烧着皮肤;浓烟层层密布,熏得人睁不开眼睛。几百个人没有一个退却,迎着浓烟热浪排成了一条打火带,奋力扑救。红旗大队的任务是在火场和小树林之间完成一个隔离带。身材高大的高建国招呼丁跃民带两队人去上风口方向控制火势,自己则带队去另一头。双方约定好以哨声为号,互相照应,听到哨声就立刻撤退。

以安慧为首的女知青被分配帮忙发放水和工具的任务,但女同胞们却坚持自己也是“真正的革命者”,必须“参加一线战斗”。坚持之下,高建国只得允许她们加入到丁跃民的小分队。

强忍着刺鼻的气味,高建国带着自己的第一分队赶到草场的东头。幸得天公作美,西风始终没有出现。知青们奋力扑打,很快开辟出一条隔离带。高建国望着自己小队的“革命成果”,面露喜悦,双瞳映照着逐渐变弱的火势,面容有如铁人一般坚毅。

突然,一阵急促的哨子响起,二、三分队那边情况吃紧。不等哨声停歇,高建国已经扛起铲子三步并作两步跑向了草场的东南方,脑海中只有一个名字:安慧。

西北风带来的浓烟遮天蔽日,第一分队不敢冒进。一簇人影突然冲破了浓烟出现在眼前,正是丁跃民他们。从疲惫不堪的丁跃民那里得知安慧被困在了火海之中,高建国干净利落地脱下了外衣,接着从旁边几个知青身上拿过水壶,把壶里的水都浇到了衣服上,披上湿外套冲进了火海。

浓烟之中,不时能见到或大或小的火焰,唯独没有安慧的身影。长长短短的哨声在火海中显得急促而苍凉。突然,一个微弱的声音传来:“救命……救……命……”

“安慧!”高建国心中一动,奔向了声音传来的地方,终于在打火带边缘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安慧。几点火星正在吞噬着她随身携带的素描本的一角,眼看就要烧到安慧的衣袖。高建国冲了过去,一脚踩灭了素描本上的火,把湿衣服盖在了安慧身上,急着唤道:“安慧,安慧……”

尽管是半晕半醒之间,安慧还是紧紧地握住那本素描本。看到高建国英俊的脸庞,她露出了青涩甜美的笑容,吃吃道:“建国……你好傻……为什么要来救我……”

高建国沉声道:“傻丫头,为了本素描……”一把抱起安慧,冲向了火海。

安慧无力再言语,只紧紧搂着高建国的脖颈,飘逸的秀发因为热气而微微卷曲,脸颊隔着头发贴在高建国胸前,美丽的双眸深深地注视着高建国坚毅的面容,久久不愿移开……就这样不知道过了多久,安慧只觉周围一亮,接着传来杂乱的说话声:“出来了,出来了!”“是建国,是他们!”……她眼前一黑,又晕了过去。

三个月后的北京。寒风刺骨,干枯的树枝在黄昏中猛烈地摇摆。路边的高音喇叭里传来“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声,播音员的声音铿锵有力:“……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高建国斜靠在304医院的一张病床上画着素描,画本上,一片茫茫的草原,一个女孩的背影,脖子上围巾的一角微微翘起,好似随风飘扬。

“哥,热毛巾来了。”大清早,弟弟高建军已经过来收拾。  高建国下意识躲了一下,想要完成最后一笔。高建军根本不理,直接用毛巾盖住了高建国的脸,仔细地擦着,嘴里也没闲着:“今儿是最后一天,你就好好享受吧!”

“你哥我可是为了救人英勇负伤,说起来也算英雄。”高建国笑道。

“是是是,英雄难过美人关!”高建军说着又拧了一把毛巾递过来,“擦擦手。”

高建国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大作,低声道:“是挺美的。”擦过手,他突然提高音量道:“建军,今儿可是8号,丁跃民他们就是今天回来。快快快,赶紧的,你去办出院手续,我来收拾东西。”

高建军笑道:“是不是特想安慧姐?”

高建国瞪眼道:“去你的,我是特想跃民他们几个共生共死的战友。”

拒绝了母亲特意准备的美味烙饼,兄弟俩回到家就直奔长途汽车站。已经是黄昏时分,今天父亲加班,母亲难得亲自下厨摊了煎饼。出门前,弟弟还一脸不舍的馋样,高建国开心地笑了。家人让他觉得温暖,而即将见到安慧,则让他心中如火焰般灼烧。接了安慧、丁跃民等人,一群年轻人直奔“老莫”。

“老莫”就是北京展览馆莫斯科餐厅,在那个年代,这是除北京饭店之外在北京青年口中提到最多的饭店名。刚刚康复的高建国自然是主角,围着他一番杯盏交错之后,大家方才坐下各自吃菜聊天。

安慧红着脸说:“我脸上又没脏东西,你老看我干吗?”

“我想看。”

安慧嗔打了一下高建国。高建国趁机皱起眉头哎哟直叫,吓得安慧以为弄到伤口,连声慰问。高建国一把抓住了安慧的手,笑道:“你怎么这么好骗呢?真是傻丫头!”

丁跃民的妹妹丁跃音趁机拿他们俩开起了玩笑,众人一同起哄,让高建国连干三杯,接着,又让安慧跟高建国来个交杯酒。这本是老友间的玩笑,再加上高、安二人早有情意,安慧欣然端起了酒杯,高建国也挽住了安慧的手,将自己的酒杯迎了过去。

突然,一只手夺过了安慧手里的酒杯。

“哥!”安慧看见来人,大惊失色。

巧了,哥哥安国庆正好和几个同院的哥们儿也来“老莫”吃饭,被这边的起哄声吸引,安国庆看见妹妹后立刻过来夺杯。不等高、安二人反应过来,安国庆把自己的杯子在高建国的杯沿只是一掠,算是碰了杯,接着说道:“建国,这杯酒我这个当哥哥的必须敬你,你是我妹妹的救命恩人,那就是我的恩人!”

高建国刚想开口,安国庆又抢过话头:“你和安慧是一个生产大队的知青,你们大家都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姐妹,这我知道。不过,救命之恩不一样,我们安家感激你,感谢你。这杯酒,我必须敬你。”

虽然有些尴尬,但为了不让安慧为难,高建国还是跟安国庆碰了一下杯,双双一饮而尽。放下酒杯,高建国招呼服务员加一套碗筷,安国庆抬手打住,拉起安慧就说要走。

安慧脸色一暗,说:“哥,你什么事啊?我饭还没吃呢!”

“没吃回家吃,刚回来就往外跑,心野了你呀!”安国庆说着又拉安慧,这次却被高建国打断了:“国庆哥,刚才还说要感谢我,就这么一杯酒就算感谢了?”

P2-6

目录

第一章 情断绝境

第二章 劫海逃生

第三章 初来乍到

第四章 金榜题名

第五章 饱受磨难

第六章 柳暗花明

第七章 雏鹰展翅

第八章 艰难博弈

第九章 拨云见日

第十章 双喜盈门

第十一章 久别重逢

第十二章 祸福相依

第十三章 死地后生

第十四章 暗藏危机

第十五章 化险为夷

第十六章 股海沉浮

第十七章 雪上加霜

第十八章 计出连环

第十九章 变与不变

第二十章 刹那百年

序言

1841年1月26日,历史必须铭记的日子:英国远征军海军司令伯麦率领英军登陆香港,并举行了升旗仪式,正式宣布占领香港。侵略者头领义律和伯麦发布告示称:“经与大清国钦差大臣爵阁部堂琦善成立协定,将香港全岛地方让与英国统治”“凡尔香港居民,归顺英国为女皇之赤子,自应恭顺守法,勉为良民。”

1842年8月,英军用坚船利炮威逼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强占香港岛。1860年10月,依照《北京条约》,英国又夺取了与香港岛隔海相望的九龙。1898年,英国再夺取大鹏湾和后海湾一线,整个九龙半岛都划入英国租界。至此,港岛、九龙、新界共1070平方公里的领土沦入英国殖民统治之下。

百年屈辱,陆游的爱国诗篇犹在耳畔:“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诗人逝去千年,荡气回肠的词句却流芳百世,用血泪书写的爱国情怀,在中华民族千年历史长河中流淌共鸣。

遥想诗人至死念念不忘恢复国土的哀歌,再看近代中华民族的深重磨难,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滞不前。百年来,中华之无数仁人志士为香港的回归做出过不懈的努力。

1982年,中、英两国政府正式就香港回归问题进行谈判。1984年12月,《中英联合声明》签订,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50多年过去了,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奔走相告,都在为香港回归而欢欣鼓舞。香港在历经百年沧桑磨难之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洗刷国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件大事,也是“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成功实现的历史性时刻。

伴随着2017年的新年钟声,香港回归已经步入了第二十个年头。回顾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二十年的风雨历程,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东方之珠”举世公认的繁荣与成就。从象征亚洲金融地位的中环金融街,到香港之窗的会展中心;从沙田跑马地的人流如织,到兰桂坊的歌舞升平;从香港文化凝聚地星光大道,再到港味餐厅的美食飘香以及浅水湾的碧海蓝天——每一寸光彩都昭示着一个事实: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在回归祖国后,继续保持着并有了提升。

回归二十年来,香港人从没有惧怕过困难。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携手踏平崎岖”“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面对挑战,香港人拥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亘古不变的是吃苦耐劳、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香港精神。香港人从中国崛起的神话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二十年,世界见证了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到弱冠之年,世人见证了一棵树苗从细枝嫩叶到玉树芝兰。二十年,“一国两制”经过实践的检验,香港与内地的良性互动变得日趋紧密,越来越多的香港人意识到,香港的前途和祖国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国好,香港才能更好。

历史是我们走过的路,像一种回忆缠绕心间,不能忘却,又像对未来的憧憬,激励着向前的步伐,久而久之,积累成了昨天、今天和明天。

这,就是本书《我的1997》的缘起吧!

李康

2017年5月1日

内容推荐

由张强、李康著的《我的1997》以内地和香港两地20年的岁月变迁为背景,以高建国和安慧的一段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为线索,连接起特殊的时代环境下一群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年轻人奋斗的历程。

知青高建国在酒后误伤恋人安慧的哥哥,与母亲一起逃往香港。人生地不熟,还有黑警察、古惑仔的威胁勒索,母子二人历经磨难。幸好得到了海叔、阿强、阿芳、李佳欣等当地人的帮助,高建国在事业上的成就逐渐引入瞩目。香港回归祖国前夕,他成为香港特別行政区立法委员。他与安慧饱经磨难的爱情,也有了圆满的结局。

无论是血气方刚的创业奋斗故事,还是时代大潮中艰难跋涉的儿女情怀,《我的1997》都诠释出非凡的时代意义。

编辑推荐

一位逃港青年的二十年风雨拼搏路,串起北京三个家庭与香港数位平民、富 豪的恩怨纠葛,交织出两代人的情感历程和命运变迁。内中有痴情也有反目,有 忠诚也有背叛,有商业硝烟也有家庭纷争,有豪门衰落也有草根逆袭,更有一种 顽强的拼搏精神和赤子情怀贯穿全书始终。

创业者摸爬滚打的血性与勇气,恋人们因爱而生的误解与纠结,伴随着时代 大潮的交响,拷问着人性,演绎出中国波澜起伏的改革史和香港回归祖国曲折而 伟大的时代历程。

《我的1997》由张强、李康著。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