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创作了大量富于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老舍先生被誉为语言大师,老舍散文精选(彩插版)》选入他的多篇著名散文,这些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品味、其乐无穷。读者可从中一窥老舍先生散文创作的风格及真髓。
杰出的语言大师,无论写人、写景、写情、写事,感情真挚,爱憎分明;简而明,短而精,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且幽默诙谐,耐人寻味,有着独具一格的特色。
| 书名 | 老舍散文精选(彩插版)/名家散文典藏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老舍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老舍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创作了大量富于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老舍先生被誉为语言大师,老舍散文精选(彩插版)》选入他的多篇著名散文,这些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品味、其乐无穷。读者可从中一窥老舍先生散文创作的风格及真髓。 杰出的语言大师,无论写人、写景、写情、写事,感情真挚,爱憎分明;简而明,短而精,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且幽默诙谐,耐人寻味,有着独具一格的特色。 内容推荐 《老舍散文精选(彩插版)》收录了老舍代表性的经典散文作品,包括《大明湖之春》《非正式的公园》《抬头见喜》《又是一年芳草绿》等,并对这些优秀散文作品进行了筛选和整理,根据其内容与风格特点进行了相应的分类,是广大学生和喜好文学的读者必备的经典读物。 目录 第一辑 大明湖之春 大明湖之春 一些印象(节选) 非正式的公园 趵突泉的欣赏 春风 吊济南 青岛与山大 五月的青岛 到了济南 有钱最好 青岛与我 想北平 搬家 第二辑 她那么看过我 她那么看过我 又是一年芳草绿 诗人 小病 避暑 读书 相片 落花生 小动物们 小动物们(鸽)续 多鼠斋杂谈 谈幽默 我的“话” 文艺与木匠 钢笔与粉笔 孝而不死是为神 第三辑 我的理想家庭 我的理想家庭 有了小孩以后 夏之一周间 文艺副产品 一天 习惯 婆婆话 一封信 买彩票 “住” 的梦 我的母亲 吃莲花的 有声电影 宗月大师 当幽默变成油抹 四位先生 我所认识的沫若先生 第四辑 可喜的寂寞 可喜的寂寞 抬头见喜 还想着它 北京的春节 新年的二重性格 兔儿爷 取钱 画像 大发议论 梦想的文艺 英国人 东方学院 滇行短记 我的几个房东 试读章节 大明湖之春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记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开的时候,也就是下午两三点钟吧,屋中就非点灯不可了:风是一阵比一阵大,天色由灰而黄,而深黄,而黑黄,而漆黑,黑得可怕。第二天去看院中的两株紫丁香,花已像煮过一回,嫩叶几乎全破了!济南的秋冬,风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 有这样的风在这儿等着,济南简直可以说没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春更无从说起。 济南的三大名胜,名字都起得好: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都多么响亮好听!一听到“大明湖”这三个字,便联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现出一幅美景来。事实上,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湖中现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坝划开的多少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即是逛湖。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无波。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艇行沟内,如穿高粱地然,热气腾腾,碰巧了还臭气烘烘。夏天总算还好,假若水不太臭,多少总能闻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绿叶儿。春天,则下有黑汤,旁有破烂的土坝;风又那么野,绿柳新蒲东倒西歪,恰似挣命。所以,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话虽如此,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湖之不大与不明,都因为湖已不湖。假若能把“地”都收回,拆开土坝,挖深了湖身,它当然可以马上既大且明起来:湖面原本不小,而济南又有的是清凉的泉水呀。这个,也许一时作不到。不过,即使作不到这一步,就现状而言,它还应当算作名胜。北方的城市,要找有这么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千佛山满可以不算数儿,配作个名胜与否简直没多大关系。因为山在北方不是什么难找的东西呀。水,可太难找了。济南城内据说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还非有个湖不可。泉,池,河,湖,四者俱备,这才显出济南的特色与可贵。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这个湖是少不得的。设若我们游湖时,只见沟而不见湖,请到高处去看看吧,比如在千佛山上往北眺望,则见城北灰绿的一片——大明湖;城外,华鹊二山夹着弯弯的一道灰亮光儿——黄河。这才明白了济南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是这样多呀。 况且,湖景若无可观,湖中的出产可是很名贵呀。懂得什么叫作美的人或者不如懂得什么好吃的人多吧,游过苏州的往往只记得此地的点心,逛过西湖的提起来便念道那里的龙井茶,藕粉与莼菜什么的,吃到肚子里的也许比一过眼的美景更容易记住,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还真许是它驰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不论怎么说吧,这些东西既都是水产,多少总带着些南国风味;在夏天,青菜挑子上带着一束束的大白莲花瞢瞢出卖。在北方大概只有济南能这么“阔气”。 我写过一本小说——《大明湖》——在“一·二八”与商务印书馆一同被火烧掉了。记得我描写过一段大明湖的秋景,词句全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是什么什么秋。桑子中先生给我画过一张油画,也画的是大明湖之秋,现在还在我的屋中挂着。我写的。他画的,都是大明湖,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这里大概有点意思。对了,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济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晴暖无风,处处明朗。这时候,请到城墙上走走。俯视秋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镜;唯其是秋色,所以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断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确是有些画意。“庄稼”已都收了,湖显着大了许多,大了当然也就显着明。不仅是湖宽水净,显着明美,抬头向南看,半黄的千佛山就在面前,开元寺那边的“橛子”——大概是个塔吧——静静的立在山头上。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还生着短短的绿叶。往南往北,往东往西,看吧,处处空阔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到这时候,我们真得到个“明”字了。桑先生那张画便是在北城墙上画的,湖边只有几株秋柳,湖中只有一只游艇,水作灰蓝色,柳叶儿半黄。湖外,他画上了千佛山;湖光山色,联成一幅秋图,明朗,素净,柳梢上似乎吹着点不大能觉出来的微风。 对不起,题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教亢德先生出错了题呢! P3-5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