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让诗词带着永恒不败的美丽与哀愁,穿越千年来温暖独坐尘嚣中的你。
诗歌教会我们如何美好地生活,赠与我们春花秋月的浪漫,给予我们悲天悯人的仁慈,让那颗被生活缠绕日益枯燥的心变得从容而淡定、温柔而坚强。诗歌蛰伏在时间里,等待着某一天帮我们唤醒发现美的眼睛,去寻找最美的愿景。
从欣赏诗词、品味诗中的情怀与故事开始,做个腹有诗书且优雅从容有智慧的女子。纪云裳著的《做腹有诗书的从容女子》所选诗词及赏析内容大多关于情感及其他美好事物,不仅能提升女性优雅从容的气质,还能帮助女性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美好,获得更多幸福感。
本书从女性审美出发,全书装帧均为古雅风格,封面为醉酒于灼灼桃花之下,在微醺中享用春风的意境,内文也使用了此粉色进行双色印刷,观之柔美,赏心悦目。
从诗经,到纳兰词,从唐宋风流,到明清风雅,纪云裳著的《做腹有诗书的从容女子》一本书阅尽中国好诗词,让我们从纳兰的情话开始脑补自己心上人带来的这许多甜蜜窝心,在李白的花与景中照见自己女人的风姿,穿过苏轼的思念缅怀易断的情愫,用李商隐的细雨舔舐岁月留下的伤痕。从此,做个腹有诗书的女子,从容生活,优雅一生。
卷一 人生若只如初见:每个女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一见倾心的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杨柳枝,赠离别
自此一别,后会无期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春月为笺,宛若少年
桃花陌上,你不来,我不敢凋落
卷二 有花堪折直须折:女人如花,花如女人
云想衣裳,花想容
凌波仙子,水上轻盈
愁见丁香结,愿君知我心
子规声断,不如归去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开到荼靡花事了
.同心何处恨,栀子最关人
.记得那人同坐,纤手剥莲蓬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风动竹,疑是故人来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卷三 此情可待成追忆:哪怕分离,也要住进你的梦里
桦烟深处,总是离人泪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红笺小字,说不尽平生意
秋风为笛,芙蓉为翦
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愿期素心人,同游明月夜
何处相思,一窗醉梦
孤兰一朵,春以为期
花月不曾闲,莫放相思醒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卷四 问君能有几多愁:人生不是坦途,愿你的心底长存宽慰
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霜风凄紧,残照当楼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薄情还是恨,仔细思量
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何处淬吴钩,英雄只废丘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
悄悄落花,飞过秋千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卷五 人间有味是清欢: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江南一杯茶,足以慰风尘
不顾闲事,便是人间好时节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置身幽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芳
月光如练,临风而歌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不求绚烂,只愿如风如朝雾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良辰孤往,烟雨平生
卷一人生若只如初见:每个女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一见倾心的人
一人生若只如初见
绣帏睡起。残妆浅,无绪匀红补翠。藻井凝尘,金阶铺藓,寂寞凤楼十二。风絮纷纷,烟芜苒苒,永日画阑,沉吟独倚。望远行,南陌春残悄归骑。
凝睇。消遣离愁无计。但暗掷、金钗买醉。对好景、空饮香醪,争奈转添珠泪。待伊游冶归来,故故解放翠羽,轻裙重系。见纤腰,图信人憔悴。
——柳永《望远行》
这是一首宫词,所作背景年代不详。清晨,词中的女子卷起绣帏,揽镜自照,镜中容颜又消瘦,她却无心修补一夜残妆。
女为悦己者容。能为喜爱自己的人打扮,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她似乎已经失去了这份幸福。或者,这幸福从来就不曾到来过。
藻井,是古代建筑室内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圆形、方形或多边形,周围饰有各种花纹,雕刻或彩画,多用于宫殿或寺庙。在文学作品中,通常是宫廷建筑的代称,象征着王族的奢华。
金阶,用黄金装饰的阶梯,多指神仙居所及帝王宫殿的台阶。王维在《宫词》之二中就有写到,“欲得君王一回顾,争扶玉辇下金阶”。她室内的藻井,已经凝满了尘埃,那是因为久久都没有欢声笑语绕梁。她门前的金阶,已经生出了苔藓,也是因为久久都没有被她的君王踩踏过。
多么寂寞。寂寞蔓延到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绮窗。繁华的极致处,寂寞是一种病,有着美丽的面相与残酷的内里,虽不足以致命,却能让人的心一寸一寸枯了去。即使容颜鲜艳,心也是干竭的,眼神也是空洞的。
这是个春天,宫外一芜风絮,草木鲜美。恍然间只觉得这宫中的岁月,日日久长。“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她天天倚靠着华美的栏杆,独自沉吟,愁损眉黛。
宋代画家李嵩有一卷《画阑游赏图》。画卷中,宫室的画栏、小阁、檐角无不刻画精细,山石,树枝,远山,皴染得栩栩如生,两名侍女在坪内戏耍,亭阁中的女子慵慵地倚栏相望远方,无心听侍女弹奏琵琶,看不清表情。
倚阑女子的美,和画栏的美一样,精致,谨慎,也木讷,无望,如同一件华美的器皿——想来那副表情里,一定装着难以言说的惆怅与寂寞。像唐人朱庆馀《宫中词》里写的那样: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她望着远方,希望能有一场属于自己的行程。到郊外,一骑红尘,看一看阡陌残春。
记得《大明宫词》里有一段描述:一池春水,池中养花,碧波青莲,莲下有鱼,赤尾银身,嫁戏成趣。于池中泛舟,舟借水势,水就风势,破浪徐行。天气好的时候,雾霭穷尽,能窥见东宫宫墙一隅,缀满青苔……
那是宫内畅想的宫外之景,像春水被鱼尾剪开的粼粼波纹,泛着青莲的香。而那深宫里的生活,正是青苔上那一层苍绿之色,阴冷,沉郁,生长在阳光的背面。
春深似海。宫门比海更深。悲哀的是,在这片富贵温香的大海里,女人即便淌下一生的眼泪,也翻卷不起一朵浪花,荡漾不起一圈涟漪。
柳永还写过另一首宫词: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殢纨扇。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这一首《斗百花》,是柳永以班婕妤的口吻写就,驱史事典故,抒心头隐忧,曲致深婉,别有幽怀。
班婕妤是西汉著名的女辞赋家,容颜秀丽,善作诗赋,汉成帝时被选入宫,先是做了少使,不久后便立为了婕妤。
就像所有爱情故事的伊始,班婕妤与汉成帝也有过一段甜蜜的时光。那时,汉成帝为了能与班婕妤时刻相伴,还特意令人制作了一辆可供两人乘坐的皇辇。不想却遭到班婕妤的推辞,她对成帝正色说道:“看古代留下的图画,圣贤的君王,都是名臣在侧;亡国的君王,才有嬖幸的妃嫔为伴。我要与你同车出入,岂不与亡国之君相似?”
成帝当场拂袖而去,百姓却大赞班婕妤的贤德。一场“辞辇”事件,让她赢了千古的美名,却输了帝王的宠幸。
自此之后,成帝就对她渐渐冷落。或许,“辞辇”不过是一个借口,喜新厌旧,才是帝王家的本能。因为赵飞燕来了。一朵花开了,就有另一朵花败了。赵飞燕与成帝的开始,便是班婕妤与成帝的结束。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这是唐代诗人徐凝作的《汉宫曲》里的题诗,说的就是赵飞燕的风情绝代。她的到来,注定是后宫的一次浩劫。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