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行状与《语录》
1.参禅初省,渠无生死
2.破庵启机,彻悟大道
3.五坐道场,问答举扬
4.风神闲暇,襟度夷旷
5.置须弥卢于一针锋,贮四大海于无底篮
6.《语录》及版本
附1:无准师范大事略记
附2:《无准师范禅师语录》程公许原序
上编 禅的见地
第一章 道论
一、十方国土中,惟有一乘法
1.大道之源,乾坤一统
2.十方国土中,惟有一乘法
二、大道常在,缘起非实
1.造化无作而作,万法不然而然
2.缘起非实,真常自在
三、大道无相,无圣凡相
1.大朴未散,古佛家风
2.若凡若圣,情与无情尽向这里安居
3.见性不留佛,悟道不存师
4.佛陀观与上帝观
四、从上真宗,古今一贯
1.法无去来,无动转相
2.从上真宗,古今一贯
五、万法一如,道在日用
1.道在日用,声色纯真
2.佛法遍在,法身来也
3.大干“尽在拄杖头上安居禁足”
本章小结
附论:万法一如——禅的“哲学基础”
引子:禅是否有“哲学”
一、禅的哲学先驱
1.“道”的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
2.大乘教派对终极实在,有形而上学的观念
二、禅就是以万法一如的观念建立它的哲学基础
1.禅就是以万法一如的观念建立它的哲学基础
2.禅:中国化、日常化
3.禅是一切哲学和宗教的究极事实
三、禅的当代哲学同盟
1.泛神论
2.海德格尔:回到形而上学的基础
余音
第二章 心性论
一、心外无法,道不可离
1.正法眼藏,人人本有
2.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
中编 禅的修行与境界
第一章 修行概论
第二章 修行心要
第三章 修行方法
第四章 禅的境界
下编 :禅的弘法
弘法概说:道无方所,行之在我
第一章 病与药
第二章 知与行
第三章 顿与渐
第四章 信与疑
第五章 内学与外道
第六章 师范的法脉绵延
明寂末后句:“禅仍旧活着”
参考文献举要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