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菁主编的《用专业的心让观察更有温度--幼儿园学习故事的本土化实践研究》从“以儿童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出发,以“问题解答”“故事呈现”“经历分享”三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将研究中的问题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等逻辑进行架构呈现,通过认识“学习故事”,开展“学习故事”二个板块,展现研究成果的同时,让读者找到需要的答案。第二部分将来自不同年龄段幼儿,不同场景下的事件,出自不同专业发展期教师记录的各种故事一一呈现,让读者感受到每个故事背后的意义。第三部分:经历分享。作者将每一位成员撰写的参与感悟进行分析,通过一定的逻辑进行排序,呈现出十多个故事,反映成长与成功。
序一
序二
第一部分 理性思考篇
第一章 概述:运用“学习故事”改进幼儿教师观察的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设计
第二章 回溯:相关问题的研究述评
一、关于“学习故事”评价模式的研究
二、关于幼儿学习品质的研究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四、教师观察的相关研究
五、基于文献综述的几点基本认识
第三章 立场: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三、调查获得的基本认识
第四章 探寻:运用“学习故事”改进教师对幼儿学习品质的观察
一、明确“学习故事”对改进教师观察行为的基本价值
二、明确学习品质各维度的发展目标及行为描述
三、明确撰写“学习故事”的基本原则
四、引导教师有意识地反思
五、形成幼儿学习品质观察记录表
六、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
第五章 反思:以“学习故事”改进幼儿教师观察的成效
一、提升教师的活动观察意识
二、提升教师的活动观察能力
三、更新教师的幼儿教育理念
四、发展教师的多元能力和素养
第二部分 故事分享篇
来自生活活动中的故事
故事一:紫希的午餐
故事二:诗诗和我的“戒狗大戏”
来自运动中的故事
故事三:皮球还可以这样玩
故事四:一起来玩跷跷板
故事五:想要“滑”,不容易
故事六:摘葡萄的俏俏
来自游戏活动中的故事
故事七:机器小狂人
故事八:小超市的守望者
故事九:爱心酒店的蜕变
来自学习活动中的故事
故事十:点子迷宫
故事十一:我就是想用漏斗来装饮料
故事十二:洋洋玩串珠
故事十三:放大镜的故事
故事十四:好玩的多米诺
第三部分 心路历程篇
新手教师笔记
新手上路,“学习故事”初体验
我和“学习故事”有个约会
骨干教师笔记
豆宝宝长大了
抓住属于孩子们的那颗小星星
教研笔记
专家引领,让对话与反思更有效
让“专业”用另一种方式呈现
我们的“学习故事”研训方案与实录
家长笔记
好爸爸修炼手册
附录一 “学习故事”小百科
1.“学习故事”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2.什么是“学习故事”?
3.如何运用“学习故事”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4.“学习故事”对提高教师观察儿童的能力有什么作用?
5.“学习故事”和案例有什么不同?
6.我们只能从学习活动中找到写“学习故事”的素材吗?
7.撰写“学习故事”要注意哪些问题?
8.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开展“学习故事”的研究?
9.如何发挥“学习故事”在家园共育中的作用?
10.什么是学习品质?为什么要研究儿童的学习品质?
11.为什么选取“学习故事”作为研究儿童学习品质的载体?
12.为什么需要设计《3—6岁儿童积极学习品质行为观察记录表》?
13.《3—6岁儿童积极学习品质行为观察记录表》依据什么进行设计?
14.教师使用《3—6岁儿童积极学习品质行为观察记录表》要注意什么问题?
15.怎样才能全面真实地观察到儿童学习品质的行为表现?
16.进入活动现场进行观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7.收集到的信息那么多,都需要记录下来吗?
18.怎样才能有效地分析收集到的信息?
19.如何回应才能促进儿童学习品质的发展?
20.怎样使撰写和分享“学习故事”成为教师的自发行为?
21.如何依据我们的文化背景和课程特点合理运用“学习故事”?
附录二 3—6岁儿童积极学习品质行为观察记录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