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艾略特编著的《一千零一夜(上下)/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谭。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爱不忍杀,允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因其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故被高尔基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查尔斯·艾略特编著的《一千零一夜(上下)/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 在西方被称为《阿拉伯之夜》,在中国却有一个独特的称呼:《天方夜谭》。“天方”是中国古代对阿拉伯的称呼,仅凭这名字,就足以把人带到神秘的异域世界中。它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最负盛名,拥有最多读者和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同时,它以民间文学的朴素身份却能跻身于世界古典名著之列,也堪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从前有个非常富有的商人,他经商的范围很广,常常到邻国做生意。有一天,他骑着马到邻国去收债,炎热的天气使他非常难受,他便走到一个花园里,在一棵树下坐了下来。他把手伸进鞍袋,在装满食物的袋子里掏出一小块面包和一颗枣子吃了起来。他吃完枣子,随手将枣核往一块石头旁扔去。突然,他的面前出现了一个身材高大、手握利剑的魔鬼。魔鬼
慢慢向他逼近,怒喝道:“站起来,我要像你杀我儿子那样把你杀掉!”
商人问道:“我何时杀了你儿子?”魔鬼回答说:“你吃完枣子之后,随手扔到那块石头边上的枣核刚好打在了我儿子的胸口上,就像命运对他的裁决,他当即就丧命了。”
商人听了他的话后,哭喊道:“我们都属于安拉,都必须回到他身边去。现已毫无办法,只得盼伟岸、超凡的安拉拯救了。如果说我真的杀了你的儿子,那也是因为我不了解情况,并非故意而为。我相信您会饶恕我的。”魔鬼回答:“你杀了我的儿子,无论如何是难逃一死的。”说完这些,魔鬼把商人拖起来,一把将他摔在地上,并抬起臂膀用剑指着商人欲将他杀死。面对这一情形,商人伤心地哭了,他哀求魔鬼说:“没有人可以逃脱对自己死亡的宣判,那我就把一切都托付给安拉了。”商人一边痛哭一边吟道:
“时代由两个时期组成,这一段是愉快的,另一段是灰暗的。
生命由两部分构成,这半是安全的,那半是危险的。
对着那些嘲笑我们苦难的人反唇相讥吧,
被命运作弄的往往才是那些卓尔不群的人。
你有没有注意到当尸体漂浮在海面之上,
宝贵的珍珠却沉睡在最深的海底?
当时光的双手玩弄我们之时,
往往将灾难也带给我们。
天空中布满了不可计数的星辰,
然而只有太阳和月亮才会有蚀有缺。
地球上有多少蓊郁和干枯的树木啊,
只有结出硕果的佳木,才会遭受石子的击打。
若你的生活一帆风顺,不如痛痛快快尽享其乐,
当命定的灾难到来之时,无须畏惧,尽管坦然面对。”
当商人吟诵完这些诗句后,魔鬼对他说道:“闭嘴吧,无须多言。无论如何你也难逃一死!”
商人回答说:“您要知道,魔鬼大人,我家财万贯,家中有妻小。我还有未还清的债务,以及一些拿去典当还未赎回的物品。因此,求你让我先回家一趟吧,让我把一切事情处理妥当之后再回来找你。我向你发誓,我必将回到你跟前来,任你处置。安拉可以为我所说的做证。”魔鬼听到这话,相信了他的誓言,便将他放了,并且同意将对他的处置推迟到年底。
因此商人得以回到自己的家乡,完成他所有想做的事。他将自己的欠款偿还给了每个债主,并且将他身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的妻儿和亲戚们。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妻儿、亲戚都哭了起来。他为他的孩子们指定了监护人,在家中一直待到了年底。然后,他腋下夹着殓衣,与家人、亲朋好友诀别,之后,便动身离开。他的家人发出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他一直走到之前提到过的那个花园里,那天刚好是新年的第一天。
他坐了下来,想到即将降临到他身上的灾难,不由得痛哭起来。这时候,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牵着一只脖子上戴着锁链的羚羊朝他走了过来。老人问候了商人并且祝他长命百岁,接着问他说:“你为什么一个人坐在这儿呢,你可知道这是魔鬼的地盘?”于是,商人就把发生在他和魔鬼之间的事,以及自己坐在这儿的缘由统统告诉了那个老人。那个老人,也就是那只羚羊的主人,对此感到无比惊讶,他说:“老弟啊。以安拉起誓,你信守诺言的品质是难能可贵的,你的故事也实在是很离奇。倘若这个故事被学者记录下来,不失为后人的前车之鉴啊!”说完老人坐在了商人的身旁,他说:“老弟啊,以安拉起誓,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我要留下来看看这个魔鬼会怎样对你。”于是他真的坐下不走,同商人攀谈起来。商人吓得几近木讷。他既担心又害怕,感到万分忧伤,极度焦虑。那位牵着羚羊的老人坐在商人身旁与他交谈之时,瞧啊,另一个老人牵着两只黑色的猎犬朝他们走来。老人问候了他俩,发现那儿是魔鬼的地盘,便询问他俩为何会坐在那儿。他们把故事从头到尾讲给老人听。听罢这个故事,第二个老人也决定留下来。他刚刚坐下不久,又走来一个老人,他牵着一头花斑骡子,也问了同样的问题,他们又把商人遇见魔鬼之事讲述了一遍。
过了一会儿,尘土漫天飞扬,渐渐汇成一条旋转的沙柱,从沙漠中央向他们慢慢逼近。飞扬的尘土渐渐平息之后,魔鬼出现了。他手里握着一把拔出了剑鞘的利剑,眼里迸发出愤怒的火花。他走到他们跟前,把商人从众人之中拽了出来,对着商人吼道:“站起来,我要像你杀我儿子那样把你杀掉!他是我的心肝宝贝啊!”商人听罢伤心地哭了起来,三个老人或是抽泣,或是痛哭,或是哀号,统统都流露出悲伤之情。然而,第一位老者,那只羚羊的主人,慢慢恢复了他的沉着。他亲吻了魔鬼的手,并乞求说:“魔鬼大人,您为群魔之首,我想给您讲讲关于我和这只羚羊的故事。如果您觉得这故事比起这个商人的经历更为离奇古怪,您能不能看在我的面子上,饶恕他三分之一的罪过?”魔鬼回答说:“行啊,老头,如果你讲给我听的故事,真如你所说的那么好,那我就看在你的面子上,饶恕他三分之一的罪过。”
P1-4
《一千零一夜》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故事书之一。18世纪初,法国学者加朗首先发现了阿拉伯文的母本,并将它翻译成法语作品,介绍给欧洲读者。在此之前,并没有关于此书的详细介绍。
然而,早在10世纪,这本故事集就有了波斯文版本,里面的故事框架几乎沿用至今。此书缘于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国王,总在新婚初夜之后就杀掉他的新娘,最后,宰相的女儿也没幸免于难,被迫被迎娶进宫。这个聪明的女子,每天晚上都给国王讲一个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常常讲到黎明还没有讲完。国王为了知道后面的故事,只好暂且放过她。最终,这位聪明的女子让他放弃了这一暴行。
除了故事框架以外,阿拉伯的版本是否在其他方面也借鉴了波斯作品,我们无从得知。自加朗之后,《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主要都是来自波斯、印度、阿拉伯地区,也有一些最初起源自世界各个不知名的小角落。没有任何两份手稿的内容是高度重合的。现在印刷的一些非常有名的故事,或许也不能准确地看作属于这本故事集。由于加朗在他的故事集里收录了它们,这些故事才得以与其他故事并存于这本故事集中。因此在《一千零一夜》里面“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并没有东方的母本,“阿拉丁神灯”的故事长久以来也被认作同样的情况,虽然在近几年这个故事有了东西方两份原稿。
对原稿在地点和年份的编辑,依然是学者们争论的话题。由于书中对开罗这个城市有详细的描述,并且有浓厚的穆罕默德文化背景,莱恩以此为依据,认为这个故事集是在埃及汇集起来的。但是他的这个观点并不被普遍接受。
关于成书年份的推断也有几个世纪的差别。伯顿认为此书受波斯文化影响很大,他认为像“辛巴达”之类的老故事,也许早在9世纪就已出现。其中十三个故事据他推断应该是在10世纪,而最新的故事则是在16世纪产生的。大多数人赞成13世纪是现今故事框架形成的时期,尽管人们直到大概两个世纪之后才决心将故事记录下来。
像这样一本集合了寓言、童话以及历史名人奇闻逸事的故事集,绝不可能只有一个作者。这些故事无论在莎赫扎德讲述出来之前或者之后,都是用口头叙述的方式代代相传的,这也是阿拉伯人讲述故事最常用的形式。尽管每个故事都有最初的创作者,然而这些作者的名字最终会在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中消失。即使作为最初的编订和校正者,也没有办法追溯出来了。虽然用文字记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故事的流传方式,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口口相传的方式依旧存在。
在西方流传的两百年的时间里,《一千零一夜》里面的故事已经成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他们制造了想象的东方仙境,展示了中世纪阿拉伯人的生活风格。书中提到的习俗和宣扬的道义,老少皆知。语言与文学方面,几乎当代所有的文化人都会引用书中人物、故事以及典故。音乐和绘画受此书的影响如同文学与日常谈话方面一样深刻。正如我们有目共睹的,非常多的成就都是受到了这本书的影响。例如里姆斯基·柯萨可夫的音乐,帕里什的绘画和坦尼森作品《回忆的阿拉伯之夜》中的背景和氛围所营造出的非凡的理想主义。《巴米西德的宴会》《芝麻开门》《旧灯为新》《所罗门封印》《老人与海》《灯的奴隶》《钻石之谷》,艾哈迈德·哈龙的《欢乐花园》——这些作品,和其他的许多格言警句以及日常琐事中的小典故,都表明了这本来自神秘东方的精妙故事集,它的影响无处不在。
这本由莱恩翻译的故事集作为标准英语译本用于广泛的阅读已经九年了。“阿里巴巴”和“阿拉丁”的翻译是由兰·普尔(Lane-Poole)完成的。此外,我们对授予我们使用权的普特南(Messrs.G.P.Putnam’s)的儿子们表示衷心感谢。
查尔斯·艾略特
我读了《一千零一夜》四遍之后,算是尝到故事体文艺的滋味了。
——伏尔泰
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宏伟巨作中,《一千零一夜》是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