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腿叔叔》是一本书信体小说,文字通俗而优美,整部小说除了开篇是第三人称描写外,其整体部分是由在孤儿院长大的少女乔若莎写给“长腿叔叔”的信组成,而“长腿叔叔”则是顽皮的乔若莎对资助她上大学却不肯透露姓名的好心理事的称呼。阅读没有回信的信札似乎是观看一场乏味的独角戏,然而,作者琴·韦伯斯特却以其生动、细腻的描绘,使我们从中看到了作品中所展现的不同人物,孤儿院院长李皮太太的古板、刻薄和势利:名门之后朱莉娅的保守、乏味和强烈的等级观念;中产阶级子弟莎莉的温柔、友好和善解人意;杰维少爷的温文尔雅与和蔼可亲;好心理事“长腿叔叔”的神秘、专制和对乔若莎的体贴与慈爱……当然。我们更看到了孤女乔若莎的活泼、俏皮、善良、热情及小小的虚荣、自卑与叛逆。
在孤儿院长大的乔露莎十八岁那年,在一个神秘人的资助下上了大学。广阔的世界,自由的心,幸运与青春同时而至,她立刻成了最幸福的女孩。给一个自己不认识、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的人写信,成了乔露莎别样的青春记忆,这78封信就构成了这本书,一段温婉动人的故事。从第二封信开始,乔露莎就受不了“约翰·史密斯”——这个在英语中如同张三李四的称呼,神秘人在她的信中就成了“长腿叔叔”……
《长腿叔叔》的作者琴·韦伯斯特是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的孙侄女,这个借乔露莎之手“涂鸦”的故事,成了一个“灰姑娘”故事的经典范本。
忧郁星期三
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三最难熬:先是心怀恐惧等着它来临,然后硬着头皮苦熬硬撑,最后将这一天立刻忘个干净。在这一天里,地板上不能有一点污渍,每把椅子都必须一尘不染,每张床单都不能有一丝皱褶;还必须给九十七个一刻也闲不住的小孤儿梳洗干净,给他们穿上浆洗过的衣衫;还得教这九十七个小孤儿懂得规矩,无论哪个董事跟他们说话,都必须恭恭敬敬地回答“是的,先生”,或者“不,先生”。
真是痛苦难熬的一天。可怜的乔露莎·阿波特在孤儿中年龄最大,自然首当其冲。不过,这个星期三和以前的那些星期三一样,终于也结束了。乔露莎离开了备膳室,上楼去做她每天例行的工作了,她一直在备膳室里为来宾们准备三明治。她特别关心F房间,里面住着十一个年龄在4岁到7岁的小家伙,十一张小床排成一排。乔露莎赶着把活干完:将小家伙身上皱巴巴的衣服整理好,擦干净他们的鼻子,让他们排成一排,准备享用面包、牛奶和洋李布丁。
她在窗座上坐下,鬓角在冰凉的玻璃上磨蹭着。早晨五点钟起床后,她的双脚就没有离过地面——人人都在指使她,神经兮兮的女监舍不停地责骂、催促她干活。幕后的丽普特夫人,面对孤儿院的董事和女访客时,永远都不可能保持镇静,以及她那华而不实的高贵。乔露莎望着窗外,目光越过开阔的霜冻草地,凝望着孤儿院铁栏杆外连绵起伏的乡野和光秃秃的树丛中露出的农舍尖顶。
这个星期三非常顺利地结束了,至少在乔露莎的记忆中这已经算非常顺利了。董事和访客们完成了巡视任务,看过了报告,用过了茶点,急急忙忙赶着回到家中温暖的壁炉旁,把让人心烦的、下个月还得再次履行的小责任抛到了一边。乔露莎身体探出窗口,怀着好奇和渴望,看着来宾的马车和汽车驶出孤儿院的大门。她的思绪跟着一辆辆马车,驶向散布在山腰中的那些大房子。她想象着自己穿着毛皮大衣、戴着插着羽毛的天鹅绒帽子坐在马车上,冷漠地吩咐车夫“回家”。可刚一到家门口,脑海中的幻象立刻就模糊了。
乔露莎心中一直都有这样的幻想,丽普特夫人警告过她:如果她放任自己沉浸其中,肯定会遇上麻烦的。她的幻想如此热切,却总不能带着她进到那些大房子的门廊中。心怀热望、喜欢冒险、可怜的乔露莎,在她整整十七年的生命中,还从没有走进过普通人家的房子一步。她没法想象出正常人的每天的生活。
“乔——露——莎,叫你去办公室,我想你最好赶紧去!”
已经加入了唱诗班的汤米·狄龙,一路高唱着跑上楼梯,冲进走廊里,快到F房间时,他的歌声更响亮了。乔露莎猛地从窗户扭转身。重新面对现实生活的烦恼。
“谁叫我?”她焦急地尖声打断了汤米的歌声。 “丽普特夫人在办公室等你,我想她疯了。阿——阿——门!”
汤米虔诚地拖长声音长吟道,不过却毫无恶意。即使是最铁石心肠的孤儿,对一个犯了错被叫到办公室去的姐姐也满怀同情。汤米喜欢乔露莎,尽管她经常狠狠拽着他的胳膊,给他擦鼻子时几乎都要把他的鼻子揪下来。
乔露莎什么也没有说,径直朝办公室走去,眉头紧皱。她心里直纳闷:自己哪儿做错了?三明治做得还不够薄?果仁蛋糕中还残留着果壳?有人看见了苏茜·霍桑袜子上的破洞?难道是……喔,那就太可怕了——莫非自己负责的F房间的某个小家伙对董事“无礼”了?
长长的、低矮的大厅没有亮灯,乔露莎从楼上下来时,看见还剩一个董事正要离开,他就站在通向马车出入口的门前。乔露莎对这人的唯一印象就是他是个高个子,他正朝停在弯弯曲曲车道上的一辆汽车挥手。汽车开了过来,耀眼的车灯将那人的身影射在了大厅的墙壁上。投在墙壁和地板上的黑影飞跑着,腿和胳膊都被拉得长长,非常滑稽。总之,看上去就像一只摇晃着的长腿蜘蛛。
乔露莎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不由得笑了起来。她是个天性快乐的姑娘。总能逮着最微不足道的机会乐上一乐。如果能从一个董事身上找到乐子,更是料想不到的乐事。因为这小小的插曲,她开心地朝办公室走去,面带微笑出现在丽普特夫人面前。让她吃惊的是舍监的表情,如果不能说她面带微笑,至少也可以说得上和蔼可亲,跟她面对来宾时一样讨人喜欢。
“请坐,乔露莎,我有事跟你说。”乔露莎在离自己最近的一把椅子上坐下来等着她说下去,几乎有点喘不过气来。汽车的灯光从窗户上一扫而过,丽普特夫人朝着灯光掠过的方向瞟了一眼。
P1-3
尾随青春的影子
乔向东
在孤儿院长大的乔露莎18岁那年,在一个神秘人的资助下上了大学。广阔的世界,自由的心,幸运与青春同时而至,她立刻成了最幸福的女孩。不过,做梦也想不到的烦心事同时找上了幸运的女孩:资助人跟她定下了一个古怪的协议:她每个月必须给他写一封信作为回报,而那个自称约翰·史密斯的人却永远不会回信一一他厌恶写信。
给一个自己不认识、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的人写信,成了乔露莎青春别样的记忆,这78封信就构成了这本书——一段温婉动人的故事。从第二封信开始,乔露莎就受不了“约翰·史密斯”一一这个在英语中如同张三李四的称呼,神秘人在她的信中就成了“长腿叔叔”,其实应该是“长腿蜘蛛”,因为乔露莎只见过他高大的背影一一车灯晃过时投在墙上、犹如长腿蜘蛛般夸张的背影。
校园开启了全新的生活,带来了乔露莎对未来新的期许,比如长腿叔叔希望她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与此同时,孤儿院的背景也使她时时陷入烦恼,自尊与自卑此消彼长,自信心时起时落,富贵人家出身的同学生活上的某个细节,都可能伤及乔露莎的自尊、撩拨起她的虚荣心。
最大的烦恼来源于她只有长腿叔叔可以倾诉,可却与他无缘见面。既不知道如何面对他的善意,同时又在他的期望和自己的意愿之间挣扎。过去不堪回首,可依然如影随行;未来值得期待,却又如长腿叔叔一样隐在拨不开的雾霭之中。
但是,成长依然如期而至。终于有一天,长腿叔叔不再是车灯照过时在墙面上一晃而过的如长腿蜘蛛般夸张的黑影,成了“我最亲爱的丈夫”,如花少女信笔涂鸦的书信最后成了至柔至韧的情书。
《长腿叔叔》的作者琴·韦伯斯特是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的孙侄女,这个借乔露莎之手“涂鸦”的故事,成了一个“灰姑娘”故事的经典范本。除了电影,1990年《长腿叔叔》在日本还被改编成系列卡通片。最新的改编电影是韩国版《长腿叔叔》,由包括延正勋、河智苑在内的当红影星出演。内容离原著已经很远了,可即使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现代悲情故事,也与乔露莎和长腿叔叔的故事一样温婉,足见琴·韦伯斯特巨作的影响力。
其实,《长腿叔叔》实在不是一个灰姑娘终成良缘的故事,“涂鸦”的书信实际上是一段激越青春的记录,就像乔露莎信中写的那样:
我要尽情享受每一刻,而且还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在享受生活。大多数人其实不曾生活过,只是在疾走狂奔而已。他们渴望达到地平线上的目标,一路上气喘吁吁,错过了宁静的乡野美景。接着,他们就意识到自己老了,筋疲力尽了,有没有达到当初的目标已经没有了分别。在人生路上,我要不时歇歇脚,小心地积攒点滴快乐,即使我永远都成不了大作家也无所谓。你听说过这么了不起的女哲学家吗?
青春的美好源于自信,自信的青春激越而动人,还是尾随一生的影子。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尾随着青春的影子,在温暖中微醉,可以让远去的激越变成温婉的回忆。所以,“长腿叔叔的故事”还会继续流传,还会不断被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