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升编著的《倾国倾城》中这些中短篇小说构思精巧,语言风格独特,内涵深刻,视角独特,色彩斑斓,处处藏着智慧与玄机,能让读者被复杂的故事情节牵动,引发相应的共鸣与思考。
《大登殿》:母亲婚姻错配,以低微的出身嫁进豪门。妻去妾在,家事纷繁,叶赫那拉家族后人的兴衰,系于母亲一手,其中酸甜苦辣,谁能真正体味?
《倾国倾城》:它有别于一般的官场小说,是个关于美人计的故事。我们熟悉的《无间道》和《色·戒》在这里上演。
《教练》:丈夫机关算尽,带着家产离她而去,没有带走的几件玉器却让她成了有钱的单身女人。她有达官贵人追求,也被年轻的奸商坑害过。她在一次车祸后去学车,她对于男人的那点期许,竟然在收入微薄、脾气暴躁的教练身上找到了。他们会走到一起吗?
《流浪的沙》:冉然是个看重家庭,很甘心做女人的女人,然而她爱的男人最终还是离开了她。一个爱她的男人为她而离婚,另一个爱她的男人永远地离开了她。接下来她该何去何从?……
杨晓升编著的《倾国倾城》由七位名家所著的中短篇小说组成,囊括了叶广芩、滕肖澜、海桀、苍虹、郝卫华、傒晗、朱宏梅等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作家的得意之作。这些中短篇小说构思精巧,内容新颖且有张力,不浮夸有内涵,每个作者是一个擅讲故事的高手,她于故事中自然流露的叹息与幽默是如此不同凡响……从语言到人物,一板一眼,无不散发着某种韵致。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愠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
倾国倾城
高丽华径直走到苏圆圆那桌,停下,甜甜地叫了声:“阿姐。”
庞鹰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她鼻子过敏,登时便打了个喷嚏。她朝高丽华看,瞥见她长长的睫毛在眼角处投下剪影,鼻子尖尖翘翘。笑起来有些法令纹,很妩媚的模样。一串玛瑙耳环,垂到颈间。同时,一绺长发也垂了下来,差点落进面前的杯子里。庞鹰连忙把酒杯拿开些。
苏圆圆一怔:“是你?”
高丽华道:“我有个朋友在隔壁厅结婚,刚巧看到阿姐你,过来打个招呼。”苏圆圆哦了一声,随即向佟承志介绍:“老邻居,从小一起长大的——我先生。”高丽华朝佟承志一笑,叫了声“姐夫”。
崔海挽着蒋莹,本已走向下一桌了,却又绕了回来。崔海的目光飞快地在高丽华脸上瞟过——眼睛、鼻子、嘴巴、头颈,再是胸部。倏忽一下,又迅速地收回,无线电波似的。他问苏圆圆:“朋友啊?”苏圆圆嗯了一声。崔海很夸张地叫起来:“哎呀,圆圆的朋友,那是一定要喝一杯的。”
高丽华不待他说完,便在一个空杯里倒满酒,笑吟吟地举起杯,“新郎新娘,白头到老啊!”说着,一饮而尽,“初次见面,我叫高丽华。”她朝崔海微笑。
崔海也把酒一饮而尽,报以微笑,“崔海——‘催命’的‘催’去掉单人旁,‘大海’的‘海’。”高丽华咯咯笑道:“干吗说‘催命’——说‘催促’不就好了嘛。”崔海一拍脑袋,“就是就是。高小姐的语文比我好得多。哈哈!”
苏圆圆瞥见蒋莹在一旁脸色有些难看。
婚礼结束后,苏圆圆夫妇有车,顺路捎庞鹰一段。路上,佟承志问妻子:“什么老邻居,我怎么不晓得?”苏圆圆道:“老房子的邻居,你怎么会晓得?”佟承志道:“不是说一起长大的嘛。”苏圆圆懒洋洋地道:“话是这么说,隔了这么久,早淡了。”说完又加上一句:“她妈以前在我家当保姆的。”
佟承志哦了一声。
过了一会儿,苏圆圆忽道:“崔海前面那个老婆死了还不到半年吧?”佟承志说:“嗯。”苏圆圆道:“升官发财死老婆,中年男人的三大美事,这家伙全摊上了——幸福啊。”佟承志没吭声。苏圆圆侧过身,朝他看,又道:“幸福啊,是不是?”
佟承志把身体坐得直些,干咳两声。与此同时,朝反光镜里的庞鹰看了一眼。有些尴尬。庞鹰察觉了,闭上眼睛,做出很困的样子。
几周后,高丽华调到分行,和苏圆圆、庞鹰一个科室。
高丽华坐靠门的座位。苏圆圆告诉庞鹰——高丽华的这个座位,便是当年蒋莹的。都说靠门的座位最危险,私下里做些小动作,领导进来一下子便发觉了,其实并非如此。看似危险的位置反倒安全,是视觉盲点。那时蒋莹的手机墙纸便是她和崔海的照片,两人勾着脖子,亲嘴。她做得这么张扬,却从没人注意过。最后还是崔海前妻得了胃癌,她大咧咧地在崔海办公室走进走出,做广告似的,大家才晓得了。半年前,崔海前妻病逝,地下情终于修成正果,蒋莹升格为新任崔太太。
“看着吧,”苏圆圆道,“高丽华总有一天,也要走蒋莹的老路——你看着吧。”
苏圆圆说着,朝庞鹰笑笑。
庞鹰坐在座位上,瞥见高丽华那边墙上什么东西闪啊闪的,晃眼得很。庞鹰先是一怔,半晌才看清——她正对着镜子涂睫毛膏。阳光落在镜子上,又反射到墙上,一个亮亮的白点,晃啊晃的。一会儿,高丽华抬起头,两排睫毛像钢针那样齐刷刷的。她拿睫毛夹去夹,小心翼翼地,轻轻举起,轻轻落下,生怕把睫毛夹坏。精细得很。接着是扑粉,拿一把大刷子,向两侧轻扫。颧骨处再点几下胭脂,用手指晕开。庞鹰不晓得化妆原来这么复杂。高丽华从镜子里看见庞鹰的脸,便笑一笑。庞鹰不及避开,有些不好意思,也笑了笑。
高丽华拿到第一个月工资,说要请苏圆圆和庞鹰吃饭。“就在对面的张生记,吃杭州菜——阿姐你说好不好?”苏圆圆道:“别破费了,我们都不讲究这些的。你把钱留着给你妈吧。你妈一把年纪了,还在帮人裁衣服,也作孽兮兮的。”高丽华道:“是我妈让我请你们的,再说又用不了几个钱——阿姐,你把姐夫也叫上。”苏圆圆道:“叫他干什么,又不是一个科的。”高丽华道:“热闹嘛。”P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