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我想要的新批评
30万亡灵魂归何处?
从电影《白鹿原》的宣传闹剧看文学伦理的失范
你从“这边”看到了什么“风景”?
意识流的《朱雀城》读后
为什么是两只猫?
——对一部反小说文本的反批评
历史不是由亲历者写成的
——读韩少功《革命后记》随想
低俗有多低?
——赵本山现象扫描
一部新一代的抗日题材小说
——《一座塔》的意义和意味
从茅奖进入李佩甫的文本
从《极花》看文学从业者的良知
漫议《阿城文集》
第二辑
论鲁研界高手如云
中国作家的生活方式
孔家店无恙否?
《论语》到底是本什么书?
把猫头鹰和夜莺分开
《金瓶梅》PK《红楼梦》
《南京南京》的日本感觉
从茅奖想到利比亚和南宋
文学怎样才能堕落?
前仆后继走向前
您见过大字报吗?
——力挺肖鹰批韩
纪念《歌德与“缺德”》发表355周年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论斯文要不要去扫地
春晚之外,文学尚有存在之地
论“人民”是一种信仰
第三辑
钻一钻牛角尖
现代意识和文学的摩登化
多研究些问题,少标榜些“主义”
关于“伪”与“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