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中的庭园(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日)枡野俊明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1、心灵庭园是什么?

不知大家是否参观过禅宗庭园。京都龙安寺的庭园作为“古都京都的文化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龙安寺的庭园风格,以“枯山水”的园林风格为主,是禅宗庭园的代表之作。

禅宗庭园最早是由禅僧们设计建造的。从镰仓时代后期到室町时代,禅僧们聚集在禅寺内饮茶清谈,逐渐形成了一种类似文化沙龙的氛围,并最终形成了禅文化。

房间壁龛内悬挂着禅僧亲手创作的山水画轴,会聚于此的僧侣们观赏画作,分别在上面写下诗歌,抒发各自的感情。有十位僧人就会有十首诗。这就是诗画浑然一体的“诗画卷轴”。

在这些禅僧中,也有擅长修建园林的人。“我们来建一座庭园吧。”在他的提议下,庭园得以修建起来。在这之后,僧人们便开始赏园咏诗了。现在想来,那种场景恰如一场多元文化交织的沙龙。

那么,在山水画、诗歌和庭园中,体现出的深意是什么呢?这些艺术形式承载的是作者,即禅僧的“心境”,也就是他们在某一时刻的心理状态和心灵风景。

虽然无法看见心灵,但心中自有风景。举个例子,当大家回想起过世的祖父母时,虽然他们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仍会浮现在眼前。

可能是对晚辈谆谆教诲的样子,也可能是温柔关爱的神情,无论是哪种,都是呈现在心中的风景。当我们静下心来,回忆某些人某些事,心中便会生出这样一片风景。

这些景色也能反映出人们在不同时刻的内心。回忆起祖父母在世时的情景,能够感受到我们对两位长辈的感情,或敬爱,或怀念,或感谢……

因此,我在此提议,就像禅僧用庭园表现内心一样,大家何不在心中建造一座能够反应自己内心的庭园呢?

建一座心灵庭园,园中的风景如实地体现当下的心情,景色也会不断变换。

反过来说,当我们与某一心境下建造的庭园景色安静相对时,就能够从中探知自己的真实心意。

细细想来,人类正逐渐迷失本心。其中的原因,与发展速度惊人、让人眼花缭乱的现代社会有一定关系。庞杂的信息接踵而至,让我们应接不暇。

在这样的时代里,真实的心灵愈加难见。何谓真实的心灵?大概就是一颗不受拘束的心灵,一颗毫无矫饰的心灵,一颗天然之心。

“我虽然做了那样的事,但那真的是出于的我本意吗?”

“我刚刚说的话,是不是违背了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感觉,很多人都曾有过。这不就是因为没有看清自己的内心吗?

请大家尝试着建起一座心灵庭园吧。通过园中的景色,与自己真实的内心相会,这将成为你活出自己风格的坚实一步。

2、心灵庭园是这样建成的

平日里,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混杂在内心深处。当工作失误时,我们会感觉懊恼和沮丧:“唉,搞砸了。我为什么没有再检查一遍昵。如果再检查一遍,就不会犯这么简单的错误了……”

当取得成绩,得到上司表扬时,心中又会充满自豪感:“我还是可以的,也能做出一些成绩。”

无论是失误时的悔恨,还是得到称赞时的自豪,这些都是自然的心理活动,本就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有些人迟迟无法从某种心态中走出来。

禅宗有一句话叫“放下着”,意思是彻彻底底地丢弃。人们对抓在手里的东西总是难以合弃,对自己的种种想法也是如此。因此,放下显得尤为重要。

无法割合可能意味着执着,也可能是对自己的禁锢、束缚。就像我在开篇提到的那个例子,当我们满腔懊悔之时,行动就会变得迟缓,想法也会消极起来。

如果我们总是洋洋自得,沉浸在这种情绪中无法自拔,就会滋生出傲慢之心,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过高的判断。

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迷失自我,无法认清自己。

怎么样?看出放下的重要性了吧。但我在讲禅学时,还是要不断地重复“放下着”。可见这三个字是多么难以做到了。

有没有放下的意识,这其中有很大的差别。大家要意识到,在建造心灵庭园时,放下是关键的一点。

请尽可能地丢弃束缚我们内心的思绪,这是建造心灵庭园的前提。闭目端坐、凝神静修,是最理想的状态,但估计很少有人会在日常生活中打坐参禅。

作为替代方式,大家可以做一些让自己心情更加舒适的事情。比如听喜欢的音乐,欣赏喜欢的画册,运动,点起熏香……做这些事时,我们的内心会平静下来,变得轻盈而沉静。这样的体验,想必每个人都有过。

在这一刻,我们远离了困扰内心的种种思绪,这就是放下。这样平静片刻之后,让我们在心灵深处静静冥想一座庭园。这一系列的步骤,是建造心灵庭园最基本的要求。(P7-11)

后记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我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设想自己的心灵庭园,感受到禅宗的世界,从禅宗的教诲中汲取营养,并运用到人生中。不过,这次尝试到底能否实现我的初衷,还要交给各位读者来判断。

我在创作本书的过程中,愈加确信了一件事,那就是心灵庭园可以作为非常有效的指南工具,为我们指出各自的生活方向。

人生在世,总免不了烦恼,也会陷入痛苦,更少不了迷茫困惑。面对这些的时候,如何振作起来,跨越难关,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是否充实,甚至决定了这一生能否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但在当今这个时代,有很多人都找不到跨越难关的支点,他们因畏惧而裹足不前,蹲在原地。如今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只要我们想,无论多么庞大的信息量,都能轻松到手。但这些信息,虽然不是百分之百,但绝大部分都毫无价值。

其实,只有我们凝神自省,从内心深处得到的发现、启迪,才能成为我们跨越难关的支点。而面对自己的心灵庭园,正是对自己内心的凝视。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将获得发现与启迪。希望大家都能够在心灵庭园中找到支点,直面人生中严峻艰难的时刻,跨越它们,战胜它们。

读过本书后,那些在生活中建起心灵庭园的读者,哪怕只有很小的进步,对我来说,都是无上喜悦。

合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心中自有心灵庭园

 1、心灵庭园是什么?

 2、心灵庭园是这样建成的

 3、从整理桌面开始

 4、建造庭园要从形入手,先“模仿”

 5、庭园的大小、风格因人而异

 6、心灵庭园表露出你的心情

 7、留出面对心灵庭园的时间

 8、心灵庭园的使用方法

 9、在心灵庭园中调整自己

第二章 如何在心灵庭园中独处

 1、心灵庭园最接近禅理教义

 2、排出浊气,吸进清气,让庭园欣欣向荣

 3、年关是重新认识心灵庭园的好时机

 4、庭园里戒急躁

 5、观想而见“无”

 6、在心灵庭园里,让自己舒适放松

 7、夜晚是我们静立在庭园的时间

 8、按自己的步调来,踏踏实实,不慌不忙

 9、今日事今日毕

 10、不惧失败

 11、知晓惜缘

 12、庭园无需金钱

第三章 修建心灵庭园的众多功效

 1、开悟智慧

 2、看到他人的闪光点

 3、提升创造力

 4、聚精会神,迅速推进工作

 5、锻炼倾听的能力,增加信赖感

 6、知晓“托他人之福”才得生存

 7、释放空间

 8、生活中坚持自我

 9、岁月带来个性

 10、无论何时发生何事,不要慌张

 11、听见对方“未说出口的心声”

 12、心生从容

 13、正因流转不息,才见其美

 14、拥有宝贵的闲暇时间

 15、静待事态好转

 16、不以先入为主的观念看待事物

 17、学会适度而为

 18、不嫉妒邻居的“庭园”绿草如茵

 19、毫不犹豫地向他人寻求帮助

 20、端正姿态

 21、清理心灵的垃圾

 22、欣赏心灵庭园中升起的明月

 23、你是“美丽的日本人”

 24、坦率地表达谢意

 25、放下憎恨和愤怒

 26、告诉自己:我有能力

 27、知晓真正的美丽

后记

序言

大家也许都听过“请直面自己的内心”这句话。尤其是当自己迷茫烦恼的时候,直面自己的内心就变得尤为重要。但当周围的人都这样说的时候,自己反而更加迷惑了。

“直面内心,到底怎样才能做到?”

这就是所谓的“知易行难”。其中的缘由,我们都清楚,因为心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与看不见的东西面对面,这可不容易实现。

不过,还是有办法的。我是一位修习禅宗的僧人,平时做一些设计禅宗庭园的工作。经我设计的庭园,表现出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我当时的心情。那些庭园中的景色,如实地反映了我某一时刻的心情。

即使是同一片土地,用同样的材料,也绝不可能建造出一模一样的庭园,因为人的内心是不断变化的。大家是否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呢?

心灵庭园就是按照自己当时的心情来设想,建在我们内心的庭园。就像禅宗庭园一样,心灵庭园的景色也反映着我们某一时刻的心情。虽然心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我们可以和具象的心灵庭园中的风景面对面。

直面心灵庭园,你会明白自己真实的内心。满心喜悦时,庭园中可能是晴天,令人目眩的阳光将一切照耀得明晃晃的。孤单寂寞时,庭园中也许是疏影离离的寂寥景象。

无论庭园景色如何,都是内心的真实体现。知晓这一点非常关键。人们很难看到自己不加掩饰的心灵,甚至有人故意不去面对自己的内心。

明明寂寞,却自欺欺人地说:“一点都不觉得孤独。”明明痛苦,却逞强说:“这点小事不算什么。”……就在这样的拼命掩饰中,我们的负面情绪迟迟无法得到舒缓。

去接受自己内心真实的寂寞与痛苦,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向前看,跨越寂寞与痛苦。

禅学告诉我们化负为正的重要性。而在向积极方面转变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坦然地接受消极因素。

如何?不知大家是否理解了在心灵庭园中,知晓本心的重要性呢?

可以看见本心的地方,是能够回归本我的地方,是能让自己平静下来,更加温和从容的地方。哪怕那里有寂寞,我们也不用刻意去掩饰,让内心一片安然。越是想要掩饰什么,内心就会焦灼慌乱。

沉着地审视自己的孤独,必能从中找出解决之道。痛苦、辛酸、苦恼和迷茫都是如此。当你感觉自己的内心为外物所累时,就去面对自己的心灵庭园吧。

风景不断变化的心灵庭园,展现着内心的成长足迹。景色变得更丰富多彩、更静谧、更有内涵……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比以前更充实、宁静、深刻了。与自己的心灵庭园面对面,确认内心的成长,也可以带来快乐。  禅在于实践。大家不妨先尝试建设心灵庭园,无论将它建成什么样都没有关系,毕竟才刚刚开始,之后逐渐让它美丽起来就可以了。

这一过程与塑造美丽心灵、编织美好人生是紧密相连的。

平成二十六年十月吉日

建功寺住持

枡野俊明

内容推荐

人生在世,总免不了烦恼,也会陷入痛苦,更少不了迷茫困惑跌入人生低谷的时候,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新振作起来呢?日本建功寺第十八代住持、造园大师枡野俊明告诉我们,在内心构筑一座属于自己的心灵庭园。《心中的庭园(精)》是对不断变化的内心的真实反映,是能够让自己平静下来,更加温和从容的地方,当你遭遇挫折,感到迷惘时,不妨走进自己的心灵庭园,让自己冷静下来,从中找到跨越困难的办法。

风景不断变化的心灵庭园,展现着内心的成长足迹。景色变得更丰富多彩、更静谧、更有内涵,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比以前更充实、宁静、深刻了。与自己的心灵庭园面对面,确认内心的成长,也可以带来快乐。

编辑推荐

没有人的生活会一帆风顺。面对困难,你的行动决定了你能否成功战胜它。而沉着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必能从中找出解决之道。当你感觉自己的内心为外物所累时,不妨和枡野俊明一起,构筑属于自己的心灵庭园,体悟人生智慧。省思自我,从《心中的庭园(精)》开始。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2: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