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必读党史】从一大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1921-2017)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作者 张士义//王祖强//沈传宝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与活动

在中国共产党的筹建过程中,上海、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处于发起的地位,这与两个城市马克思主义传播较早、工人运动发展较快、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较多有关;同时,与共产国际来华代表的联系和帮助也有关。1920年8月,陈独秀等人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成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稍后,李大钊等人在北京也发起成立了共产主义组织。到1921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及重庆等大城市以及旅欧、旅日留学生中相继建立。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吸引了革命知识分子的注意,他们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去办工人夜校、办工会,向他们作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开始了初步的结合。1920年8月,正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给毛泽东的信中,明确提出建党的思想:“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必如此才能养成少数极觉悟极有组织的份子,适应战争时代及担负偌大的改造事业。”毛泽东则复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共产国际的帮助指导

应该肯定,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共产国际曾对中国建党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帮助和指导,并起过重要的作用。这种指导帮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理论上的帮助,共产国际的代表积极宣传马列主义的革命学说和建党原则,帮助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摆脱无政府主义和各种假社会主义的影响,使中国共产党从筹建起就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奠定了正确的思想基础。二是派员来华对中共的创建给予组织帮助,直接参加了中共一大,并始终指导会议的进程。三是在经费上对中共的创建给予帮助,不但提供了会务的开支,还给各位代表发送了路费。这为中共一大的顺利召开提供了物质保证。当然,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有着自己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即使共产国际不派代表来华,中国共产党或迟或早都会诞生的。马林和尼克尔斯基来华前,党的早期组织已在酝酿和准备召开全国代表会议,他们的到来和提议促成了这一伟大事件的实现。

二、上海召开,嘉兴闭幕

会前准备

1920年夏秋已开始酝酿,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1920年7月5日至7日,由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临时执行局主席维连斯基主持召开的在华工作的俄共党员代表会议中就提道:“即将举行的中国共产主义组织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部书记索科洛夫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上也说:“我从上海动身前,中国共产党人在积极筹备召开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会上要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

1921年6月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先后到达上海,并与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李达、李汉俊建立了联系。经过几次交谈,他们一致认为应尽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李达、李汉俊同当时在广州的陈独秀、在北京的李大钊通过书信商议,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随即,他们写信通知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和旅日的党组织,各派两名代表到上海出席会议。(P4-5)

后记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系统回顾和了解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发展历程。为此,我们向广大读者推出了《从一大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一书。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全国政协常委、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龙新民研究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冯俊教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承担本书编写任务的分别是:王祖强、王侃、王斌,撰写中共一大至七大;沈传宝、王永魁,撰写中共八大至十一大;张士义、李东方、张晓明,撰写中共十二大至十九大。张士义、王祖强、沈传宝对全部书稿进行了统改。

编者

2017年10月

目录

中共一大: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兴起

 二、上海召开,嘉兴闭幕

 三、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诞生

 四、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中共二大:中国革命须分“两步走”

 一、中国的外患与内忧

 二、寻找中国革命的现实道路

 三、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第一部章程

 四、圆满完成党的创建工作

中共三大:实行国共两党合作

 一、从“党外合作”设想到“党内合作”策略

 二、在激烈辩论中统一思想

 三、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四、国共合作步伐加快

中共四大:站在国民革命之领袖地位

 一、国共合作的进展和总结

 二、为大革命作准备的动员会

 三、重新审定中国革命的政策和策略

 四、拉开了中国大革命的序幕

中共五大:挽救危局的努力

 一、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

 二、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

 三、要争夺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四、影响深远的决策

中共六大:回答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一、革命低潮时的深刻反省

 二、中国革命向何处去

 三、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

 四、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基础

 附录1:六届中央委员会历次全会简介

 附录2: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1937年5月)

中共七大:迎接中国革命的胜利

 一、延安整风奠定基础

 二、五十天会期创下党代会第一

 三、将毛泽东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

 四、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极其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

 附录:七届中央委员会历次全会简介

中共八大: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一、“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

 二、筹划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盛会

 三、对国内主要矛盾和任务的新认识和新决策

 四、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附录1:八大二次会议

 附录2:八届中央委员会历次全会简介

中共九大:“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一、国际反修与国内防修

 二、被个人崇拜气氛所笼罩的会议

 三、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四、“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

 附录:九届中央委员会历次全会简介

中共十大:难以继续的“继续革命”

 一、“接班人”叛逃以后

 二、特殊形势下提前召开的党代会

 三、“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

 四、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将长期存在

 附录:十届中央委员会历次全会简介

中共十一大:历史转折的前奏

 一、“文化大革命”后的中国何去何从

 二、正式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

 三、“抓纲治国,继续革命”

 四、在徘徊中前进

 附录: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历次全会简介

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历史性的转变

 二、“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实现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

 四、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附录1: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历次全会简介

 附录2:全国代表会议(1985年9月)

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二、以“加快和深化改革”为主题的大会

 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

 四、争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胜利

 附录: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历次全会简介

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二、“讲得不错,我要为这个报告鼓掌”

 三、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附录: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历次全会简介

中共十五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21世纪

 一、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

 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四、党内新一轮的思想解放

 附录: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历次全会简介

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总体小康的实现

 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四、开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征程

 附录: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历次全会简介

中共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一、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新特征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附录: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历次全会简介

中共十八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

 二、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要求

 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附录: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历次全会简介

中共十九大: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

 三、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后记

序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奏响的历史强音,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6年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往无前、不懈奋斗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96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在探索中前进,从挫折中奋起,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这是贯穿中国共产党全部历史的红线,也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奥妙所在。

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具有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的章程、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等重要职权。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就是一座路标。全面梳理和研究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发展历程,不仅能够彰显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的职能作用,树立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在全党同志心目中的权威性、指导性,而且有助于人们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为了帮助全党同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组织编写了《从一大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一书。本书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至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生动描述。在六大至十八大各章正文后面,附录了本届中央委员会历次全会的简要介绍,反映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便于读者把握有关的历史线索和发展脉络。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注意突出政治性和思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力求使它成为一部带有研究色彩的通俗性党史读物,适合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党员群众以及大中学生阅读和收藏。  因时间和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10月

内容推荐

张士义、王祖强、沈传宝主编的《从一大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1921-2017)》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为主题,以党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以党代会重大决策(包括理论创新、政策走向、机构变迁和《党章》修改等)为重点,对党的一大以后的历届代表大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有详有略的记述,特别是对党的六大以后历届中央委员会各次全会作了简要介绍,较好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6年来鲜明、独特的历史发展画卷。同时,书稿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充分体现了用党的历史激励人、教育人、启迪人和警示人的总要求,使党史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服务于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起到了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编辑推荐

张士义、王祖强、沈传宝主编的《从一大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1921-2017)》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至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生动描述。在六大至十八大各章正文后面,附录了本届中央委员会历次全会的简要介绍,反映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便于读者把握有关的历史线索和发展脉络。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注意突出政治性和思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力求使它成为一部带有研究色彩的通俗性党史读物,适合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党员群众以及大中学生阅读和收藏。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