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正谊明道(上医院士如是说第2辑)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桂永浩、彭裕文主编的《正谊明道(上医院士如是说第2辑)》第二辑是第一辑的延续,本书所描写的金国章、曾毅、姚开泰、秦伯益、毛江森、汪忠镐、桑国卫、李大鹏、顾晓松9位院士,与第一辑中的18位院士一起构成了上医辉煌的院士群像。他们所走的是坚守为人民疾苦而奋斗的正谊明道精神,坚守上医的严谨求实精神,坚守用心教育学生言传身教的道路。院士们在上医留下的厚重印记,将上医这一学术殿堂的氛围营造得更加浓厚,将上医的文化积淀积累得更加坚实。生生不息的上医血脉就是在这样的交流与接续中,得以传承和发展。这些从上医走出去的院士,如今已成为一个个上医学子心中的楷模与榜样。

内容推荐

桂永浩、彭裕文主编的《正谊明道(上医院士如是说第2辑)》内容主要来自上医培养或在上医工作过的部分院士,通过在读学生的采访、海量资料收集,围绕院士的成长历程、主要事迹、突出成绩和感人的故事,来展现上医院士生活、学习、工作的点点滴滴,凝练他们感人的故事、总结他们的精神,折射上医精神,通过目前在读学生来了解、记录、书写、展示,实现上医精神的薪火相传,旨在启迪读者了解上医,领悟上医精髓。

目录

前言 桂永浩

金国章:安贫乐道,志在前程,为国争光

曾毅:兴趣 机遇 执著 创新

姚开泰:开抗癌之路,泰然迎险阻

秦伯益:关心社会的知识分子

毛江森:大医精诚,一生为了百姓

汪忠镐:穷人的医生

桑国卫:为国把关,为民尽责

李大鹏:永葆赤子之心

顾晓松:一事专注,一生坚守

试读章节

研究中药延胡索(四氢巴马汀,即d—THP)和左旋千金藤啶碱(l—SPD)等的神经药理作用,开创了我国天然产物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THPBs)对脑内多巴胺神经药理作用关系的科研领域,作出卓越贡献,具有创新性。获国家新产品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成果一等奖等诸多重要奖项,有4项发明专利授权。.1959年,曾作为上海市科技代表,赴北京参加国庆10周年庆典观礼。

结缘中药探药理,师长寄语指迷津

浙江省永康市属于有山有水的丘陵地带。金国章出生在农村,童年就在那里度过。向前看是阡陌纵横的田园,远望是相邻的村庄。那里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好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风淳朴,人民勤劳,日出而耕,日落而归。幼年时期,他享受着“田园风光”和“农家乐”的生活;年岁渐长,开始懂得人间生活的滋味。

在父亲“耕读理念”的家风教导下,渐渐明白“耕”可为艰难的生活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读’’可为自己的前途提供发展机会。假期的农事生活,或为披星戴月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奋战,或为烈日当空汗流浃背的乐事,或因雷雨突袭变成急行军式的收割。在此过程中培养了他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毅力和意志,成为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如果说了解“汗水,,的意义是金国章少年生活的一个重要启蒙,在一场大病后萌发一个幼稚且不可思议的朦胧想法:“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就成为他从事神经药理学研究最早的因缘。1943年夏天,金国章初中毕业,报考浙江名校“联合高中”。回家之后染上副伤寒,发热昏迷、卧床不起约一周,虽然依靠青春活力,不治而度过鬼门关。后来,得知已被该校录取,但身体依然极度虚弱。父母为了他如期人学,特地请了当地有名中医开方调理。结果事与愿违,他出现强烈的神经系统反应,一蹶不振,遗憾地与这所高中擦肩而过。因此,金国章对中药感兴趣,好似神农一般,尝百草而知药性,自己亲身体会了中药的奥妙,在心中埋下了要研究中药的愿望。

高中毕业时,金国章获得一本有关老师的临别赠言和同学问相互鼓励的纪念册。虽然由于各种因素,失去了这本纪念册,但牢记几位老师的临别赠言,对他有很重要的启迪作用。有位老师的题词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鼓励他登高望远,报考大学。这是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名句,蕴含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另一位是高中3年的班主任廖怡如,他的题字是“科学救国”。廖怡如老师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是陈建功和苏步青的高足。抗日战争爆发前,他在国立南京编译馆任数学编译,对科学特别钟情。抗战爆发后,廖怡如老师返回家乡,任金华中学数学老师。他授课时重条理逻辑,求证数学题思路清晰。他对事重是非原则,与学生重情谊,关心国家的抗战大事,常谈论读书救国的见解,鼓励学生报考名校理工科,而用意在于“科学救国”。金国章与廖老师交往过程中,常被其称“人穷而志不穷”,一派乐观而不坠青云之志。这也给了他一生“志在前程”的启迪。

真正付诸实践是在1947年夏季高中毕业后,去杭州报考浙江大学时,发现理学院设有药学系,使金国章兴奋不已。当时的药学研究是一门新兴学科,被人们寄予无限期望。该系办学宗旨是培养研究型人才,学制5年,以阐明药物作用原理为主要目标。金国章有幸被录取就读,选择药理学专业,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作了第一步准备。老师们和国内药理学著名教授来杭授课时,对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如此地津津乐道,课堂气氛生动有趣,深深打动着他的心弦,从而坚定了研究神经药理的理想。此后,金国章对上海医学院药理学教授张昌绍的著作《现代药理学》中有关内容如获至宝,反复阅读。此书是当时国内药理学方面的权威著作,内容充实、理论新颖。年轻人心目中对张昌绍教授有如“高山仰止”的感觉,亦使金国章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机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也了解了一些国际新前沿科学。P2-4

序言

《汉书·董仲舒传》作:“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所谓“正其谊,明其道”这句话又经班固润饰,升华为“正谊明道”。在国立上海医学院(以下简称上医)创立之时,颜福庆先生将“正谊明道”作为校训。从此以后,这四个字成为了上医和上医人的代名词,更是时刻寄托着颜福庆老先生对一代又一代上医人的期望。

上医校歌中写道:“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民服务。服务价值何在乎?为人群灭除痛苦。”90年来,上医人时刻牢记颜老正谊明道的精神,治学严谨,医德高尚,言传身教,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了大批医药卫生与医学教育领域的顶尖人才,而在这些杰出的人才当中,院士无疑是璀璨耀眼的群体代表。

《正谊明道——上医院士如是说》第二辑是第一辑的延续,本书所描写的金国章、曾毅、姚开泰、秦伯益、毛江森、汪忠镐、桑国卫、李大鹏、顾晓松9位院士,与第一辑中的18位院士一起构成了上医辉煌的院士群像。他们所走的是坚守为人民疾苦而奋斗的正谊明道精神,坚守上医的严谨求实精神,坚守用心教育学生言传身教的道路。院士们在上医留下的厚重印记,将上医这一学术殿堂的氛围营造得更加浓厚,将上医的文化积淀积累得更加坚实。生生不息的上医血脉就是在这样的交流与接续中,得以传承和发展。这些从上医走出去的院士,如今已成为一个个上医学子心中的楷模与榜样。

《正谊明道——上医院士如是说》第二辑经长时间筹备,前后咨询诸多专家与校友的意见,在联系院士、协调采访、素材收集等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上医北京校友会先期完成了4位院士的稿件,在读的上医学子分为8个小组进行稿件编写。他们志愿进行前期组织安排、中期采访与后期撰写文稿的工作;同时在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上门拜访院士,与院士进行沟通与交流,整理采访素材,写成的文稿几经审核与修改,终于能够面世。在此过程中还得到许多上医校友的无私帮助。这本书可以说是集合了师生、校友等多方面的努力,最后得以结集出版。

《正谊明道——上医院士如是说》,不仅仅是一种文字记录,更是一种上医人文精神的传递。希望通过它,让更多的人了解上医往事,了解上医传统,了解在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上医大师们,也了解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无数上医人。他们的精神将激励新的上医人不断前进,勇于开拓,这是给母校90周年的一份最佳献礼。

上医坐落于上海的徐家汇,“正谊明道,严谨求实”的校训正不断地发扬光大。希望有着翩翩风骨的上医人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依循院士前辈们创立的道路,让上医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桂永浩

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

上海医学院院长  2017年10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8: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