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由于饮食习惯的原因,钙的摄入量一直相对较少。历次的中国居民膳食调查都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日钙的摄入量均达不到建议值。所以,了解如何通过合理选择食物来得到足够的钙,当食物中钙摄入不足时如何正确地选择钙补充剂,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挺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对钙需要量高的人群,如婴幼儿、孕妇、哺乳的妈妈以及对钙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的老年人。
李宁编著的《中国人应该这样补钙》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钙的相关知识,对钙补充剂和高钙食物的选择也做了详细的介绍,而且精心准备了几十道既能补钙又营养丰富、简单易学的家常美食。
本书由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专家精心打造,是专为我国不同人群编写的专业营养补钙指导书。大家对补钙并不陌生,从牛奶、荠菜、虾皮等高钙食物,到各种剂型的钙制剂,几乎每个人都在补充,但补的方法对不对、补充的量够不够、如何补充有利于更好的吸收,这些问题我们似乎都不知道明确的答案。李宁编著的《中国人应该这样补钙》从钙的基本知识入手,介绍了钙对骨骼及其他器官健康的重要作用、常见的补钙误区、不同人群补钙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最经济、实用、有效的饮食补钙法和几十例补钙的家常美食,全书配合精美彩图呈现,文字简洁,易懂易学。
钙在人体中所扮演的角色
钙在人体健康的大舞台上可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主角”。一般当提到钙时,人们总是一下子想到骨骼和牙齿。其实,这只是钙在人体所扮演的诸多角色中的一两个罢了。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看看钙所扮演的各种角色吧。
1 构成骨骼和牙齿
骨骼是由骨细胞、骨胶原纤维和骨基质组成,矿物质约占骨骼干重的65%,其中大部分由钙构成,主要以羟磷灰石的形式存在。
2 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
细胞内的钙离子是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媒介。也就是说,钙与其受体钙调素(即钙调蛋白)共同完成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骨骼及心肌的收缩,平滑肌及非肌肉细胞的活动,神经兴奋性的维持,精子及卯细胞的激活和受精作用等。
3 参与凝血过程
血液凝固是复杂的生化过程,至少有4种依赖维生素K的钙结合蛋白参与,最后使可溶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形成凝血。
4 维持神经和肌肉组织兴奋性
钙离子对维持神经和肌肉组织正常兴奋性起重要作用,血钙浓度降低时,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异常增高,可发生低血钙性手足搐搦,严重时可引起呼吸肌痉挛而造成窒息。
5 与心肌的关系
钙对心肌有特殊作用,可维持心跳的节律。
6 其他
此外,钙对毛细血管的渗透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善微循环和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以及酶的激活、激素分泌等各种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的催化、启动、运输、分泌功能,维持人体循环、呼吸、神经、内分泌、消化、血液、肌肉、骨骼、泌尿、免疫以及生殖等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维持人体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都有重要作用。它还肩负着第二信使的重任,几乎参与一切的生命现象以及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剂。
人的一生必须维持正常钙的生理水平,才能保证健康。没有钙,生命活动就会停止;缺钙,生命活动就会出现障碍,疾病就会发生。
钙是如何被人体所吸收的
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素的场所,钙作为营养素的一种也不例外。食物中的钙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经过消化后变成游离钙才能被小肠吸收。当我们吃进合钙的食物后,先进入胃,在胃酸的作用下,原来一些不溶于水的钙盐可以转变为更容易被吸收的形式,然后进入十二指肠,大部分的钙在十二指肠中被吸收,十二指肠是小肠的一部分,它位于小肠上段,与胃是近邻。
消化道中的钙在小肠以两种方式通过肠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一种叫作“被动扩散”,另一种叫作“主动运输”。当你把一滴蓝墨水滴在一盆清水中时会发生什么呢?墨水会在盆中逐渐扩散,直至均匀分布在整个盆中,“被动扩散”的过程就是这样,钙在肠道消化后,肠腔中钙离子的浓度较高,浓度较高的钙离子通过扩散运动,进入浓度相对较低的血液。而“主动运输”则不然,它是把钙离子从浓度低的地方运送到浓度高的地方,这个过程需要载体的参与,同时要消耗能量。这与我们用汽车或火车把物资从一个地点运送到另一个地点,需要车辆作为载体,同时要燃烧汽油是一个道理。而机体运送钙的“载体”就是钙结合蛋白。
机体生理状态对钙吸收的影响
钙的吸收过程受机体多种因素的调控。
年龄:钙的吸收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长,钙的吸收率下降。婴幼儿肠道对钙的吸收率超过50%,其中婴儿可达到70%;青少年约为40%:成年人只有20%~30%。55岁以上的女性和65岁以上的男性,肠钙的吸收能力会更明显地下降,这可能与老年人胃肠道以及肝脏、肾脏的功能下降有关。此外,老年人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也发生改变,如更年期妇女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也会导致对钙的吸收减少。同时年龄增大后体力活动减少,也是使机体钙吸收减少的一方面原因。
怀孕及哺乳:女性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吸收都会有所增加,钙也不例外。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
机体维生素D的水平:当身体处于维生素D不足的状态时,不论给予多少钙,仍然会出现严重的钙吸收障碍。所以从本质上来讲,一个人发生“缺钙”很可能其实是缺乏维生素D。
机体钙的水平:当人的身体在极度缺钙但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情况下,钙的吸收率会大大提高,这是钙吸收的一个突出特征。
疾病:很多病症会影响钙的吸收,我们最常见的如小肠吸收不良、长期慢性腹泻、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减低以及肝脏和肾脏的疾病,都会对钙的吸收产生很大的影响。(4-7)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正常成年人体内钙的含量为1200~1400克,约占我们体重的15%~2.0%。人体内99%的钙用来构成人体最坚硬的部分——骨骼和牙齿。而骨骼除了起到支撑人体的作用外,还是人体贮存钙的“仓库”。当我们食物中钙摄入不足或身体对钙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时,身体就会动用“库存”。这样虽然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但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库存告急”。当“库存”越来越少时,骨质疏松就“现身”了。发生骨质疏松后,骨骼支撑身体的能力就会下降,同时骨骼本身也会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严格来讲,骨质疏松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并不仅仅是由于钙摄入不够。不论是伺种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保证钙这种“原材料”的充足供应都是必须的。
而我们中国人由于饮食习惯的原因,钙的摄入量一直相对较少。历次的中国居民膳食调查都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日钙的摄入量均达不到建议值。所以,了解如何通过合理选择食物来得到足够的钙,当食物中钙摄入不足时如何正确地选择钙补充剂,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挺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对钙需要量高的人群,如婴幼儿、孕妇、哺乳的妈妈以及对钙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的老年人。
本书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钙的相关知识,对钙补充剂和高钙食物的选择也做了详细的介绍,而且精心准备了几十道既能补钙又营养丰富、简单易学的家常美食。希望通过阅读本书,能为大家的“补钙事业”提供一些帮助,祝大家的身体越来越结实。
编者
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