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恨的一瞬间
从去年年末开始,我家爱犬小黑散步时的步调变得有些紊乱。曾经力气很大的它拉着我走来走去的场景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它都只是默默地跟在我后面,有时甚至还会在神社前的石阶上栽跟头,跌到台阶下。
我感觉它是真的上年纪了,问过女儿才知道,它的年龄已经相当于人类的八十五岁了。女儿还说,估计它现在眼睛也看不清,因为即便盯着它的脸看它也不再扭头。据说小狗扭头是一种顺从的表现。而且以前打开庭院围栏的门,它就知道是要带它去散步了,会飞奔着冲过来,但是现在却无动于衷。今年开年后,它的食量突然大不如前,我十分担忧。到后来连它最喜欢的肉罐头也不吃了,我这才带它去附近的兽医院看病,结果是需要住院。期间我要去德国出差,所以总共住了十多天的院。这十多天里医生用抗生素给小黑输了液,它身上还长了虱子,所以把它的毛几乎全剃光了。
进食情况有所改善之后,我把它带回了家。它的变化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毛被剃了才知道它已经瘦成了皮包骨,一根根肋骨清晰可见,后腿的弯曲也很明显。在医院里它几乎是一直躺着在休息,大腿根部已经长出了褥疮。身上的毛被剃了约有三厘米的长度,露出了红色的肉。我在家里的玄关处铺了棉被让它在上面睡了两三天,给它擦医生开的药,观察它的情况。它的食欲一点点恢复起来,于是我把它带到室外,像平常一样给它喂食,一餐也不敢落下,细致地照顾着它。后来它基本上就待在狗屋里不出来了,食物基本上是被乌鸦野猫吃掉的。一次,我整天都在家办公,于是来到后院看看小黑的情况,却发现它竭力地站了起来走到规定的地方排便,然后又回到了狗屋。虽然距离不过五米,但对它来说走动这么远真的非常吃力,但它仍然在坚持妻子教给它的好习惯。
八月,加上盂兰盆节我得到了久违的长假,于是决定回韮崎老家度过假期。女儿要出去旅行,家佣也休假,所以我只能带着小黑一起回老家。司机佐川准备了一个纸箱,我在纸箱里铺了旧棉布,然后把箱子放在车上,让小黑睡在纸箱里。主路非常拥堵,平时两个小时不到的车程这次却花了三个小时。不过这也成了我与小黑时间最长的一次亲密接触与闲谈。我本来还担心它晕车,但后来平安无事地抵达了韮崎。到了之后小黑也很有精神,我和佐川都松了一口气,我甚至庆幸带它一起回来。
我在屋子里找了一个最舒适的地方让小黑睡觉休息,给它喂食的时候它也吃得津津有味。这里对小黑来说空气质量好、气温凉爽,这样的环境能够让它有食欲,我也就放心了。
次日清晨,我起床之后发现小黑不在睡觉的地方,于是四处寻找。绕了庭院一圈,发现它蹲在玄关入口处,我还感叹它居然走动了这么远的距离,然后把它带回来给它喂食。它的食欲又有了好转。晌午去观察情况时,它午睡得正香,我又放心地度过了一下午。当时我还想过,“院子里有水池,干脆把水池围起来,不要让小黑走动太多为好。”但结果没有付诸行动,我万万没想到这会成为我悔恨的一瞬间。
傍晚,我四处寻找小黑都没有发现它的踪影,于是拜托佐川帮我一起找。忽而发现久未投食的水池里金黄色的锦鲤浮到水面,手足无措的我打电话到春日井的锦鲤中心询问。就在这时,眼前的场景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小黑在水池小瀑布水流的击打下沉浮不定。佐川拼命用网把小黑救了上来,但小黑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小黑!我对不起你,让你受苦了……”
我在后面田地的角落里匆忙做了一个小坟墓。
小黑现在就安眠在那里。(P37-40)
我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之后,受到了许多人的鼓励与帮助,也收到了很多祝贺的话,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在韭崎自然环境的严格要求下长大,对我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是一件莫大的好事。同时,年龄越大,我越是会回想起儿时的点点滴滴。我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还有大家对我的教导,所以我也希望能为故乡韭崎做点贡献,于是修建了大村美术馆与温泉设施向大家开放。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十分珍惜与大家在同样的环境中成长、生活的缘分,希望能够与大家齐心协力,把家乡建设为更加宜居、幸福指数更高的城市。
如果将来我还能为韭崎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的话,我将感到十分荣幸。
今后也希望大家多多关照。
大村智
自然有答案——诺贝尔奖获奖演说
非常高兴能够与各位分享研究的乐趣与一部分研究成果。我今天站在这里代表了众多人士与集体,我们参与的事业成功地为人类健康做出了贡献。阿维菌素是美国大型制药企业默克公司与我的研究团队合作的成果。北里研究所于1965年开始了微生物代谢的相关研究,此后我们一直专注于发现微生物自身产出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新物质。我们潜心钻研从搜集的天然样本中分离微生物的方法,研究出了全新的能找出具有有趣性质的化学物质的筛分法并对其进行了实际应用。
每年我们能够分离出两千多种微生物,使用各类培养液令其繁殖,再通过筛分明确其生物活性,保存我们认为有用的微生物,并对我们团队以及其他研究人员开放使用。不过即便发现了表现出有趣活性的物质,若要进行深入研究也要花费大量资金,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企业来进行合作。
我们从许多微生物中找出了有着多种多样生物活性的物质,五十年来平均每年都能发现大约十种新化合物,其中对生产人类用药与动物用药有帮助的有二十六种。我们还对约一百种物质进行了有机合成,为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20世纪70年代初,担任美国化学协会会长,同时也是默克公司研究所前所长的卫斯理大学(我留学的地方)教授麦克斯·帝施勒向默克公司引荐了我。这便是我与默克公司进行跨国合作研究的契机。即便从全球视角来看,这也是大型产学合作研究的先驱。
科学研究如果独善其身是无法做出成果的。我一路走来与多个国家的多位杰出科学家进行过合作。研制阿维菌素所需的基础微生物虽然是在日本的土壤中发现的,但如果没有默克公司的优秀团队,我今天也就不会站在聚光灯下获此殊荣了。
近年来,科学的进步越来越依靠于跨学科研究人员,而阿维菌素的研究便是跨学科研究方式的开篇。通过合作研究,我们发现了许多无论从生物学层面还是从结构化学层面来说都十分有趣的物质。
这些物质当中最特别也最重要的就是威廉·坎贝尔先生(与我共同获奖)与我合作发现的阿维菌素。这是一种全新种类的寄生虫杀虫剂,它能够杀死体内和体外的病原体。默克公司在阿维菌素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更加安全有效的化合物双氢除虫菌素。
我最初送到默克公司的五十种微生物中,有一种让他们很感兴趣,是这一种微生物带来了多种代谢产物。我们对其进行遗传基因分析,之后将其命名为“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我们对二次代谢产物的探索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双氢除虫菌素已投入使用了三十年,所幸目前还没有人对其产生耐药性的报告。不过,我们仍会继续推进研究,以便能通过对遗传基因进行操作来应对突然产生的耐药性情况。
我还想谈一谈基础研究工作中所包含的哲学。所有问题与需求,其答案都藏于自然之中,这是我想强调的。微生物是能够满足我们要求的无限天然资源,今后我将继续探索能为人类健康以及经济社会带来好处的天然化合物。我也希望下一代科学家能继续这一探索。
我历时五十年形成的研究方法受到了茶道中极为重要的“一期一会”这一观念的影响。日本文化中的茶道十分重视尊敬的精神,茶道思想认为某一瞬间发生的事将不会发生第二次,机会出现之后去抓住它是非常重要的。我不仅尊敬所有工作伙伴,同时也对微生物持有深深的敬意。这种尊敬之心是所有科学研究与发现的基础所在。
最后,我要向参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在此我代表在各个阶段给予我帮助的所有人,心怀敬意地接受颁奖。
科学与艺术有共通之处吗?听科学家讲艺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大村智用充满质朴而真诚的文字为我们讲述了自己与艺术,与科学,与家乡的故事。文中首次收录了大村智的诺贝尔获奖演说辞。
大村智著,胡南夫译的《自然有答案(精)》用细腻的文字记录自己所经历的一些人和事,追溯与之相遇的情境,共处的点滴,写下关于它们的情感与记忆,时而感觉有趣,时而又令人动容。
故事令人感动,感动是一种真实,那些充满魅力的画作,那些令人尊敬的画家,那些自然清静的美景,那些令人难忘的回忆都流淌于作者的字里行间,唯美而真实!让我们循着作者的脚步,去自然中发现艺术与科学之美!
大村智著,胡南夫译的《自然有答案(精)》是一本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动人散文集。作者是一名日本的世界顶级科学家,同时又是一位艺术爱好者。两种身份的结合使得作者在感性和理性之间达到了完美的融合。在作者眼里,科学与艺术不仅不冲突,而且有共通之处,有什么共通之处呢?答案藏于本书之中。
本书最吸引人之处有三:一是作者与日本画家包括中国画家交往的一些奇闻轶事,其中有荻太郎、森田茂、片冈球子等日本知名画家,还有中国画翘楚王森然、张仃;二是作者创办了“挂满画的医院”,这在日本是一大创举,使得医院变成一个不仅能治愈生理疾病,还能治愈人心的地方。三是作者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作者热爱自己的家乡,不仅为家乡捐赠了美术馆,还致力于开发家乡的经济。作者对家乡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对宠物狗小黑的悼念尤其动人,读来情感真挚,令人身临其境,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