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某部老派电影中的一幕,背景音乐很可能就是约翰尼·泰勒·的<迪斯科小姐)。那首歌在1976年春的大部分时间里高居排行榜榜首,曲子十分悦耳,正是乔喜欢的音乐风格。
向上晃,向下晃,
往里来,四处动,迪斯科小姐。
无论那辆Z系车里放着什么歌,无论布莱恩特搭上了哪一趟梦幻航班,在他意识到有手电光直直朝他射来的那一瞬间,一切幻想都粉碎了。不难理解,他很快就感觉到了重重危险;在这些潜在的危险之中,最关键的是:他身为一个黑人男子,大半夜开着豪车出现在公园,而这还是一座被帮派暴力和各类种族问题深深困扰的城市。
在几个月以前,他与76人队签约的消息曾登上<费城论坛报)的头版;紧挨着那条新闻的,就是一则关于费城警察在过去数月中射杀数十名黑人的报道。
在过去的3年当中,费城警察开枪击毙73人,击伤P93人。在那个年代,警察们时常朝流窜的犯罪嫌疑人“呜枪警告”。
在此前的12个月里,共有5名费城警察被人射杀身亡,其中有一人是被一个15岁的孩子从公营住宅的楼顶上暗杀的;行凶者告诉当局,“我就是想杀一个条子”,这令整座城市为之震颤。
不需要再看任何新闻报道,布莱恩特也能想起这些事件来。全费城的黑人居民都不例外。
也许真的如警官们事后报告的一样,那只是一次尾灯故障引起的交通阻塞,但那一瞬间的氛围却又奇怪又紧张,而这奇怪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人高马大的”果冻豆”一一只差一点儿就有6尺10寸了一一走出车门站直身子的那一刻,警官们开始察觉到奇怪的迹象。一名警官拿手电照射着布莱思特的脸,后者则在竭力保持冷静。他很快证明了自己的身份;虽然还神志飘忽,但他很快拿定了主意:为了避免被搜车,最好的办法就是坦白驾照的事情,恳请警官从轻处理。
布莱思特递上了他的证件,但那一番关于驾照的说法却把警官给弄糊涂了。双方沟通的过程中,乔·布莱恩特突然感到一阵强烈至极的恐慌。后来其他人指出,他很可能是突然意识到,妻子会发现他有外遇。当然,也有可能他就是害怕警察。布菜恩特已经交出了他的证件和姓名。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在场的警官备感震惊一一事实上,陷入震惊的还有整个费城,以及20世纪70年代保守而狭隘的NBA文化。
布莱恩特突然转过身去,钻回了车里,警官们想当然地认为他是打算到杂物箱里去寻找驾照。然而,布菜恩特扭了扭钥匙,发动汽车扬长而去:刹那间,只剩一阵尘土在警车的前照灯光束中肆意飞舞,警官们的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过了好一会儿,警官们才回过神来:乔·布莱恩特驾车高速逃逸了。于是,他们冲回警车开始追赶,同时通过无线电发布了全面通缉令。可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要赶上那辆Z系车实在是太冒险了。乔·布莱恩特以疯狂的速度远去一一根据他们的估测,远远超过了每小时P00英里一一就像是一架冲破黑暗的飞行器。
一眨眼的工夫,他已经开出了园畔区,盲目地在市中心的街道上飞驰,并且车灯全灭。
足足12分钟之后,才有另一支警队发现了布莱恩特的踪影。
警官雷蒙德·邓恩报告称,他当时正在雪松大道上向西行驶,突然在后视镜中看到一辆没开车灯的跑车急驰而来。驾驶者狂躁地按着喇叭,示意警车给他让路。
那是一个特别的时刻。”果冻豆”布菜恩特狂飙在通往地狱的公路上,鸣笛让人给他让出空当。
千钧一发之际,布莱思特急忙掉转了车头。邓恩警官立刻开始追赶,直到车速过快才停了下来。后来邓恩报告称,为了追上“果冻豆”,他当时车速极快,很担心会失去控制。
几分钟之后,布莱恩特;中进了巴尔的摩大道上一个拥挤的路口,一辆车堵住了他的去路。
”果冻豆”试图在高速状态下掉头,可是车失去了控制。他先是撞上了一块停车标志牌,随后东倒西歪地驶向了对面的法拉格特大街,撞倒了一块禁止停车的标志牌;接着,他踉踉跄跄地开进街区,撞毁了一辆停在马路一侧的车,然后弹向了另一侧,又是两辆车遭了殃。他再一次冲向马路对面一一不幸中的万幸,这一次车飞上路缘,直直撞上了一堵墙。
制造了这一场不逊于小型龙卷风的破坏之后,布莱恩特和他的前女友呆呆地坐在他那已经遍体鳞伤的车上。或许就是在那时,他突然意识到:在这高速逃亡的过程中,他都没来得及把可卡因扔掉。等到警察来搜车时,他们即刻就会发现它。
那一瞬间,布莱恩特做出了最后一个糟糕的决定:他起身下车,拔腿跑向了夜色之中。
P5-6
乍一看,科比·比恩·布菜恩特像个爱好玩乐的年轻人,但谁都知道他不是。他正在努力证明世上没有他闯不过的难关。
特別是那个难受的新秀赛季。
他完成NBA生涯的第一个运动战进球时我恰好在现场。那是1996年2月,在夏洛特体育馆里的一记三分球。
赛后,他蹦跳着跑进了更衣室。他先是跟我击了掌,然后手指一弯,把我拉过去,亲切地打了招呼。他根本不知道我叫什么,对他而言,我只是一个手拿笔记本和录音机的路人。但是,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和这个世界问好了。
有一次,我和他单独坐在克利夫兰一间空荡荡的更衣室里。他正在等待第五十届全明星的扣篮大赛。在上场之前,他需要打发时间。
我们谈到了他现在的身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批孩子在本赛季涌入NBA,而他恰好是其中的翘楚。他谈了谈目前的困难、期望、危险,以及灯红酒绿的洛杉矶对一位18岁球员的可怕诱惑。
他还说,1991年“魔术师”约翰逊染上艾滋病的新闻给13岁的他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他说他一定抵得过那些诱惑,那些让约翰逊每年睡300到500个姑娘的诱惑。
“对我而言,这再简单不过,”科比告诉我,“因为我想要实现的目标有太多太多。”
他说得没错,几分钟之后,他就忘记了我俩在更衣室里轻松而深刻的谈话.用技惊四座的表现赢下了扣篮大赛。他本就炽热的梦想现在烧得更旺了。
次年,这位在湖人队都打不上首发的小伙子被投进了全明星的先发阵容。然后就是湖人队惨痛的1999赛季,老板杰里.巴斯决定将这套空有一身天赋的阵容力乱重组。
科比就如此孤独沮丧地迷失在了他的第三个赛季里。那时的他才刚刚年满2。。
“我想成为救世主,”他重申着对成为顶级球员的渴望之情,“我不知道我将怎样完成这个梦想,但我现在必须要找到一条路。”
他后来做到了,无论这个目标在当时看起来多么荒谬。2016年,在他职业生涯告一段落的时候,他可以回望这20年来创造的数字和纪录,宣告自己在最伟大篮球运动员的名单上有了一席之地。在2015年,科比超越偶像迈克尔.乔丹,在历史得分榜上闯进前三,仅落后于贾巴尔和卡尔.马龙。更重要的是,他18次入选全明星阵容,两夺奥运金牌,并且率领湖人队拿下了五座冠军奖杯。
尽管在克利夫兰的那个夜晚,初出茅庐的科比说他不知道如何登上顶峰,但有一个答案却是极为肯定的一一那就是无论如何,他将不惜一切代价向上攀登。这个过程将是不知疲倦的,永无止境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他能亲手击败所有人的那天。 科比前所未有地为一支球队效力了20个春秋,这样的生涯让这个冷漢而强硬,智慧而自信的家伙成了美国职业篮球领域一个巨大的谜团。他是这项运动有史以来最偏执的斗士,他的学习能力之强、赛前准备之充分,是体育界人尽皆知的秘密。尤其是他对细枝末节的要求,让每个和他接触过的人都惊叹不已。他用生活这台机器创造出了统治比赛的欲望,而随着这种渴求一并出现的,便是贯穿他生涯始终的冲突与麻烦。
比赛一场一场地打,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在整整2。个年头里,科比经受了伤病的洗礼,挺过了黑暗的时光,看着一个又一个曾经亲密的关系出现裂痕。为了追求伟大,他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在这个过程中,他变成了人们口中“口碑最两极分化的球员”。有无数人为他疯狂,同时也有无数人将他视为憎恨的对象。
从科比小时候开始,他的父亲一一前NBA球员乔。布莱恩特就试图帮他建立起最为强大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它存留在了科比的血液里,并成了他的标志。
心理学家乔治.芒福德曾与乔丹和科比长时间共事。他认为,科比明显远超常人的一点就是他那坚不可摧、无可撼动的自信。“他的自信心让他独一无二。”
科比之所以能保有如此强大的自信,是因为他基本上不接受任何质疑,芒福德这样解释说:“他不会让任何反对的观点进入他的脑子。”
自信引领着科比走出了一个少年初进联盟时的迷茫,领着他挺过了和队友教练们的争斗,领着他忍受了2003年的性侵指控,领着他走过了和父母的冲突与疏远,领着他战胜了几次重大的伤病。这份自信心撑起了他的81分表演、他的制胜绝杀和他MVP级別的表演。强大的自信让他根本意识不到数据单上那可怕的出手次数。可能也正因如此,当别人因同样的病痛躺在床上哼哼唧唧时,科比却习以为常地带着这种痛苦撑过了整个职业生涯一一芒福德如是评价科比的自信。
它也是科比生涯另一个故事的导火索。那是一个人尽皆知的故事,科比和沙奎尔·奥尼尔携手为洛杉矶湖人队拿下了从2000年到2002年的三连冠之后轰然决裂。从很多方面来看,他与这位巨人的关系引出了他随后争强好斗的人生轨迹。它揪出了科比心里对冲突的嗜好,类似的战火几乎出现在了他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
然后,就说到了本书的书名。“Shiowboat”是奥尼尔给新秀赛季的科比起的绰号。那时,他还是个急切地想向世界展示自己扣篮和突破技巧的菜鸟。
科比非常不喜欢这个外号。他认为这会让人对他产生“华而不实”的印象,他父亲当年就总被圈内人士悄悄贴上类似的标签。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绰号也代表了科比与他父亲共有的那份对比赛的挚爱,代表了他们二人华丽迷人的球风。
“我父亲是个篮球运动员,这种东西就好像流淌在我血液里,”科比解释说,“我爱篮球,我也玩其他运动,但是我从篮球中收获的乐趣远超过其他。”
孩童时代的科比常常看到父亲在意大利联赛中炫技,而意大利这片热土也成了他美国职业生涯开局失意后的避难所。
“人们对他的打法和魅力做出的反应各不相同,我就喜欢看他们如何应对我父亲的独特风格,”科比曾经对我说,“我也有点儿想体会一下他的感觉。但不得不承认他打球时真的很酷,他就是‘果冻豆’。”
萨姆·莱恩斯是科比正业余体育联合会的主教练,他在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同样强烈的热情。
“他爱秀,他简直为表演而生,”莱思斯说,“科比想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他想站在球场中央。他的穿衣、走路、谈吐无不在吸引人们的注意。他在高二的那个夏天就已经知道如何吸引人们的眼球,在取悦观众这件事上,他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魅力。”
他的另一面藏在那个名为“黑曼巴”的身体里,在陷入性侵丑闻之后,科比为了回应公众的指责,给自己起了这个绰号。他借用昆汀,塔伦蒂诺电影中冷血杀手的名字来形容自己身上同样无情的好胜之心。
科比后来将这段过程概括为“拥抱性格里的邪恶面”。当HBO的《真实体育》节目组告诉他,前队友史蒂夫,纳什将他形容为一个“超级大混蛋”时,科比大笑了起来。
“纳什的描述并没有错。”科比承认说。
尽管他那个极难相处、严格苛刻的坏人形象深入人心,但在2015—2016赛季科比还是露出了温和的一面,那一年,湖人队大多数时间都在失利的泥潭中挣扎,而科比则将所有的客场比赛变成了他的巡回告別演出。
没有什么能比科比的最后一场NBA比赛更能使人追忆起那个名为“ShoWboat”的男孩对篮球的热爱了。2016年4月,他在对阵爵士的比赛中用尽浑身解数,狂砍60分并孤身率领湖人队逆转取胜,给一段完美的职业生涯画上了更加完美的句点。
表面上,这只是两支无缘季后赛的球队在常规赛的末尾所倣的无谓的挣扎。但科比的存在却让这场比赛的意义变得远不止于此,它变成了洛杉矶球迷的一场狂欢,它让他们想起科比创造奇迹的能力,和他们2。年来对这位球星毫无保留的爱。多年来,科比始终是洛杉矶篮球的代言人。虽然曾经卓越的技术大多消失殆尽,科比依然用一次最为戏剧性的绽放写出了他职业生涯故事的终章。在洛杉矶这座最看重表演能力的都市里,科比证明了谁才是最令人心醉神迷的演员。
接下来您将读到的是本书的正文部分。我努力将他精彩纷呈的人生故事——或者说是一段“警世恒言”——借众人之口记录了下来。
本书出版时刚刚年满38岁的科比正在为篮球之后的下一段生涯做着准备。他已经创建了几家媒体公司,他可能转行写作或者制作节目。无论今后他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我们都不难猜测,他将一如既往地野心勃勃,无畏并坚韧地面对接下来的所有重要时刻。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希望他在每段事业的开始都像那个在夏洛特投进自己职业生涯首球的孩子一样——打个招呼,然后用明亮的眸子望向远方。
《真实科比》是一本科比·布莱恩特的究极解读书,书中各个细节带你全方位了解科比这个冷漠而强硬,智慧而自信的NBA超级巨星。他的故事当然还在继续,但他那些让人为之疯狂的往事,这本书已经帮你完全记录、整理妥当,保证你看多久也看不腻。
作者罗兰·拉赞比作为美国NBA资深篮球记者,从1996年12月科比进入NBA的第一场比赛开始,一步步记录科比的成长。本书从科比父辈开始讲述布莱恩特的故事,并没有任何盖棺定论只是通过各个细节向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科比、一个完整的科比。
《真实科比》全球惟一官方授权的科比传记:国内引进的首部也是惟一一本外国人写的科比传记
美国资深NBA篮球作者追踪科比20年的精心力作:罗兰·拉赞比是NBA知名的记者、作家之一,他在书中尽可能地将自己告诉我们关于他所知道的科比的故事。
至今为止科比布莱恩特全记录:对于NBA球迷和科比球迷来说,这不得不说是了解自家偶像的必备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