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经到了可以重塑自己的年纪
朋友送了我一本书,她在扉页上抄写书中的一句话:“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深有所感。
这个世界上存在很多不可思议,不过奇迹并不常常发生,不然就太没劲了。梦想实现的前提是,你想去做,无关强迫,无关刻意,甚至要带着点虔诚,真真实实地出自内心。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自己感到失望,因为一直以来活得太“乖”了,就像《七月与安生》里的七月,站在学校各种社团的招新海报前,忽然变得无所适从:“我忽然发现,自己是个很没趣的人。”
初中的时候,每日学校和家两点一线,没有太多课余活动,没有太多兴趣爱好。同班同学叫我去露营,我觉得时间太晚就拒绝;大家叫我去吃饭,我觉得人多太吵也拒绝;有男同学偷偷塞情书给我,我面无表情地撕个粉碎;听到别人讲笑话我会笑得很开心,轮到我讲笑话的时候,空气都变得冷起来。
学校里常常有文艺演出,每次看到那些弹唱的同学专注的身影,手指灵活地在弦上翻飞,我除了陶醉,还会止不住地羡慕。我曾经在半夜哭着问妈妈,为什么小时候不让我学一门乐器,这样我现在就可以多一项技能了。妈妈说:“你那时候上课已经很累了。”我无言以对。
我爸是英语翻译,按理说我应该耳濡目染,得到真传。但在我的记忆中,爸爸很少和我说英文,有时他工作太忙,我几乎一天都见不到他的面,需要家长签字的作业,我临睡前放在桌上,第二天早上起来,字签好了,人依然看不见。
小学六年级时的一堂英文课,老师让我们即兴用英文说一下自己周末做了什么。我眼神飘忽,低着头,却还是倒霉地被点了名。我支支吾吾了半天,头脑一片空白,站了几分钟,最后结结巴巴地只挤出了一句话。老师的一句“你下去吧”,让我的自尊心粉碎。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把自己的无趣、没有出众的技能,怪罪到我的家庭上,埋怨父母没有为我的人生安排详实的计划,就让我自顾自地生长,一不小心就长到这么大。
现在的我好像不是这样子的,至少别人是这样说的。每当听到有人评价“和你在一起好有趣”或者“你好厉害”的时候,我会感动,在内心偷笑,也会想起厚着脸皮跑到桂林中心广场的英语角和那些带着各种口音的外国人结结巴巴聊天的日子。
我慢慢从过去的自己脱离出来,如今这些光泽与风采,都是自己帮自己打磨上色的。
很多东西,先决条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后天自己给自己创造的条件。你现在的样子,很大程度上,是过去的自己塑造出来的。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观点:“你要学会为自己的未来花点钱。”在你能够赚钱的基础上,每个月抽出5%用于投资你的未来,虽然看起来没有多少钱,但你永远都预料不到,那点投入能给你带来多大的回报。
对于那些年轻的学生来说,每个月若只能剩下100块,该怎么投资自己的未来?举几个例子吧:
如果你觉得自己在审美上有欠缺,不管怎么打扮还是很土,那么就每月订阅几本服装杂志,学习一下常规配色和服装搭配,学习一下化妆和基本礼仪。一年下来,至少会让你在买衣服这件事上少走很多弯路,在外貌上焕然一新。
如果你觉得自己头脑很空,出口无章,那就去给自己办一张借书卡或者每个月给自己买几本书,认真阅读,仔细分析并有文字产出,积极与人分享所得。一年下来,你的眼界会比之前宽广不少。
如果你想学一些实用的技术或者技能,网上有很多开放资源,很多免费的学习网站,比如MOOC,比如网易公开课;或者买一些付费的课程,有的甚至可以为你颁发证书。一年下来,当你再做起PPT或者H5,会厉害很多。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英文口语水平,丰富词汇量,那就在网上买几本带光盘的英文杂志,跟着原文朗读,并且搞懂词句的意思。一年下来,你至少在发音语调上会有很大进步。
如果说在十几岁之前,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受着家庭的影响,那么在这之后,能决定我们变成什么样的那个人,是我们自己。
有的人攒了很久的钱,就为了买一把死贵的吉他,每天拼命地练习。别人说你干吗买那么贵的,就你这样还想做文艺青年?等到他站上舞台,展现一场完美表演的那天,那些质疑的人都会闭嘴的。
我特别喜欢的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在一封写给女儿的信里写:
“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地喜欢了,你才会去投入,才不会抱怨这些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感情。
……
P14-17
维安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温柔却很有主见的女孩,她的文字中充满着二十几岁小姑娘的勇敢,对于爱情、亲情、友情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有时让我这个年长几岁的大姐姐都自愧不如。我想,这也是读者喜欢她文章的原因吧。让我们一起继续加油,就像书名说的那样,“我们的年轻,柔软而硬气”!
——超人气作家 杨熹文
我见过很多年轻的写作者,但维安给我的感觉总是很特别。她拥有写作者谦卑的初心,她的文字真诚而温柔,她的情感总是能直达阅读者的内心。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是她作为写作者的努力与热情,相信你会在这字里行间找到一个相似的自己。——新锐人气作者 王宇昆
少女可以温软若花,也能拼搏如战马。这个小姑娘可能还没有那么深刻的人生体会,但绝对活出了她这个年纪的恣意和浪漫。她的文字亲切而不尖锐,相信很多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都能在其中找到一些共鸣和抚慰。——思想聚焦 吴雁
做电台,是一份温而不沸的情怀。维安的声音如此,文字如此,人也如此,就像寒冬里,握在手心的蜂蜜柚子茶,一切,刚刚好。
——“为你读英语美文”创始人 永清
二十岁,是别在胸口的玫瑰和松针
十八岁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和爸爸在家里喝茶,他问我以后的职业规划,我说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不过我倒是有个愿望,很想出一本书啊,虽然也不知道可以写些什么。哪怕需要自己出钱去印都好,这一辈子想写一本书。,,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何说出这样的话,在对未来尚且一无所知的时候,手无寸铁,却渴望与外界交手,无端生出了许多绮丽的念头。
爸爸惊讶之余是鼓励的态度:“那好,我给你一个目标一一在三十岁之前,争取出一本你自己的书。”
我随口答道:“好。”
这个“约定”并没有被我放在心上,爸爸好像也没有当真,我们都心照不宣地将它当作一句玩笑话。
二十一岁的时候,我的第一本随笔集出版了,也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本《我们的年轻,柔软而硬气》。
琐碎的大学生活日常,二十几岁的情绪和梦想,被印刷成铅字,送到天南地北不同的人手里,被放在床头、书架,被随意翻阅,被谈论,被记住或者被喜欢。
这些都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因为我自认并非博学多识,不精于文字,不擅长表达,甚至连讲个笑话都有些乏味。曾有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自我怀疑之中一一成绩不拔尖,找不到未来的出路:也曾不被看好,不被接纳。但是那些不太好的回忆都随着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而被推出好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沉浸在自己擅长并喜欢的东西中,开始尝试用另外一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开始正视所有过去羞赧和踌躇的时刻,开始自我推翻和重新塑造。
我开始真正地寻找那个我想要成为的人,然后不顾一切地跑向她,离她近一些,更近一些。
我想象,维安并不是一个有很多故事的女同学,但她或许是一个能够讲好故事的人,可以将生活赠予自己的欢喜和伤痛内化后熬制为一剂文字,或者抚慰,或者治愈。
在为这本书拍摄插图照片的时候,摄影师机缘巧合般地选取了两个场景:一片茂密的松树林和一家摆满玫瑰花的咖啡馆。当时受限于光线和背景,时间不多,在一天里匆匆完成。
拿到照片的时候其实很惊讶,暗暗感叹着照片中的意象和这本书的主题如此契合:玫瑰花温软娇弱,鲜艳张扬;松树正直坚韧,孤独挺拔。
这不正是二十岁时的模样吗?外在明媚柔软,内在又是如此坚强,既夹杂着脆弱,也有着坚硬的刺。
这也正是我想在这本书里表达的态度。一个年轻人可以活得很柔软,又很硬气,对周遭事物包容理解,却不妥协于违背内心的东西:不指责,不抱怨,对未来虔诚无比。
写的东西越多越明白写作是一门手艺活儿,需要沉淀、积累和升华,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感知到内在的局限。不敢以“作家”自称,只是希望自己能够不辜负这些喜欢和支持,好好在这个方向上探究下去,让自己拥有一把“锋利的刀”,剖析自己,剖析周遭,剖析这个世界。
这本书能够出版实属不易,在此我要向一直支持我的人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以及所有家人,他们都是我的骄傲。我的爸爸让我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野心的“硬气少年”,我的妈妈则影响我变成浪漫闪亮的“温柔少女”。
感谢为这本书付出的北京时代华文书局的编辑们,他们都是细致负责的做书人。
感谢“为你读英语美文”节目组,感谢我的好朋友们,感谢我的恋人。
更重要的是,感谢所有读者们的支持和包容,你们的存在,给了我造梦的机会。
书中插来来自我的学姐纸巾和阿绿,好友范翔、若昕以及学妹周欣宇,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摄影师,镜头之下,万物温柔如诉,美到沉醉。
《我喜欢一切不彻底的事物》里有一句:“一生都在半途而废,一生都怀抱热望。”
能让我坚持下去的东西不多,可一旦认定了,就不想改变。
感谢我们的相遇,愿我能继续为你讲述温而不沸的成长与生活。
维安
写于校园图书馆
Part 1 你已经到了可以重塑自己的年纪
二十多岁,学会创造价值,而不是一味消耗资源
适合的圈子,能理解你的“不合群”
你已经到了可以重塑自己的年纪
忽然努力起来,你感到很累吧
习惯了向上攀爬,走一段平坦的路都觉心虚
我今年二十出头,觉得自己忙、茫、盲
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你要输得起
终其一生,成为迷人而丰富的某某
Part 2 没遇见喜欢的人,就先遇见喜欢的事情吧
承诺总易过期,不如我陪着你
总有一个人,给你巴掌又给糖
几年未见,朋友们的恋人已经换了一批
没遇见喜欢的人,就先遇见喜欢的事情吧
最好的爱情:你很优秀,我也不差
我是很独立,并不代表不需要你
话才说到一半,没有人听完
最好的友谊:短暂分离,长久惦记
Part 3 有自己的小确幸,很柔软,又很硬气
温柔地坚持自己,不打扰别人
别想那么多,其实没那么多人关注你
世界熙熙攘攘,而你不动声色
抱歉,孤独这件事情好像永远无法消除了
有自己的小确幸,很柔软,又很硬气
我们俗不可耐,我们如此可爱
你不要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
Part 4 你本来就是孤品,何必活得像个爆款
在大学,孤独是一种常态
不要让你的物欲超过赚钱的能力
大学四年是一场隐形的加时赛
你本来就是孤品,何必活得像个爆款
上了大学就轻松了?都是鬼扯的
弯路说不定就是必经之路
不怕优秀的人更努力,就怕他们更年轻
你所谓的“忙碌”意味着什么
优秀的人都是赌徒
后记 二十岁,是别在胸口的玫瑰和松针
你费尽心力融入“圈子”,却发现自己仍然是不合群的那个人;
你羡慕别人为了梦想而努力的样子,却总是在自己试图改变的时候畏首畏尾;
你每天很忙碌,害怕一旦停下就会落于人后,却仍然觉得生活茫然无措;
你学着复制那些优秀的人所走的道路,去发现自己没有变成“爆品”反而成了“赝品”;……
成长,不是一场硝烟弥漫的战争,而是一场温而不沸的自我重建。
《我们的年轻柔软而硬气》收录了作者卷毛维安30余篇温暖励志的文章,记录了一个姑娘闪亮而坚硬的二十岁。每个人可能都会经历孤独,经历“不合群”,经历分分钟想要放弃自己的时刻。毫无意外的,你所遇到的种种困境,卷毛维安也曾深陷其中;幸运的是,她可以摆脱,你也可以。
世界喧嚣,你不能浮躁;周遭尖锐,你不如温柔。
这世界不完美,但我们依然对未来虔诚无比。
我们二十岁,年轻又彷徨;我们二十岁,已经到了可以重塑自己的时候。《我们的年轻柔软而硬气》是卷毛维安首部青春励志随笔集,全网阅读量超千万。
当“90后步入中年危机”上了微博热搜,她知道,你我这样的人都开始焦虑了。这本书里记录了一个女孩的成长,她用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经历验证了一段时间的过往,见证了二十岁柔软而硬气的青春。我们曾走过很多地方,遇见很多的人,爱这个不公平又有些冰冷的社会,也爱那些代表着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