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星著《气与抗争政治》一书,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撷取“气”这个概念,进行社会学阐释,用于解释中国式的乡村社会冲突的机理和规则,分析乡村抗争事件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社会稳定与政治稳定的区分。这些研究突破了原有的抗争政治和社会运动的理论解释,不仅为社会学研究“本土化”做了很好的学术尝试和努力,而且对于化解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政策性价值。
| 书名 | 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精)/社会政法研究系列/社科文献学术文库 |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 作者 | 应星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应星著《气与抗争政治》一书,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撷取“气”这个概念,进行社会学阐释,用于解释中国式的乡村社会冲突的机理和规则,分析乡村抗争事件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社会稳定与政治稳定的区分。这些研究突破了原有的抗争政治和社会运动的理论解释,不仅为社会学研究“本土化”做了很好的学术尝试和努力,而且对于化解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政策性价值。 内容推荐 1990年代以后,维护社会稳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中心性问题。应星著《气与抗争政治》通过几个案例的比较研究,以中国文化中“气”这个概念为视角,研究了中国乡村农民抗争政治的目标、动力和机制所发生的变化,分析了各级政府在维稳技术和策略上的变化,并探讨了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复杂的社会和政治后果。作者试图以此来克服学界在抗争政治研究中理性与情感、权利与道义之间的对立,克服在中国农村研究中存在的移植派与乡土派的对立,从而推进抗争政治理论和乡村社会的研究。 目录 初版前言 第一章 导论 序曲一 序曲二 一 社会稳定问题的突出 二 既有的研究 三 本书的视角 四 抗争政治的类型 五 研究的方法和材料 六 本书的结构 第二章 作为社会行动范畴的“气”:从传统中国到 现代中国 一 中国思想传统中的气 二 以忍御气与以气立人:日常生活中的气 三 任气行侠:抗争政治中的气 四 气在现代中国的变化 五 气及其相关概念:中西方社会的一 个比较 第三章 中国当代抗争政治的结构背景:“气”的凝聚 一 中国社会1990年代中期以来治理方式与利益格局的变化 二 “跑马圈水”与移民问题的凸现 第四章 依法抗争案例的过程叙事 一 山阳移民集体上访个案 二 银江镇抗争性聚集个案 三 水城市青山村群体性行政诉讼个案 第五章 “气”的初始释放与草根领袖的生成机制 一 气的初始释放的地方性因素 二 草根动员与草根领袖 第六章 “气”的加压与草根行动者的组织策略 一 “打压—反弹”模式与“气”的加压 二 草根动员的结构条件 三 草根动员的组织策略 第七章 依法抗争的行动策略:“气”的导引 一 合法性话语的建构 二 行动路径的选择 三 情理法的交织 第八章 群体性事件:从“气”到“气场” 一 群体性事件的过程叙事 二 “气场”的六 层分布 三 两类群体性事件的比较 四 小结 第九章 当代中国乡村抗争政治的影响 一 抗争政治的社会影响 二 抗争政治对抗争者自身的影响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一 气对于理解当代中国乡村抗争政治的意义 二 乡村社会稳定问题在1990年代前后的变化 三 延伸的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现代中国农民维权运动的历史地位 附录二 现代中国农民维权运动的二 重性——敬答谷川道雄先生 索引 修订版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