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密语与传说
在遥远的北极,夜十分宁静。寒风轻抚着大地上的浮雪,卷起晶莹的雪花,璀璨的星辰也不甘寂寞,拼命地在夜幕上眨着眼。七色的极光像一个羞涩的小女孩,妩媚地向雪地上挥洒着她那绚丽多彩的长发,点亮了大地,唤醒了沉睡中的无边雪原和重叠山丘。在那厚厚的雪层下,有一个洞口,里面一片漆黑,依稀可以听见说话声传出。
“妈妈!妈妈!”一个稚嫩的声音喊。
“怎么了?我的小宝贝。”妈妈微笑着说。
“我睡不着……”
“下午睡得太多了,是不是?小懒虫!”妈妈笑呵呵地说。
“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再讲讲梅勒好吗?”孩子撒娇地说。
“你都听过多少遍了,不腻吗?”
“不腻!”
“好,只要你想听,妈妈就给你讲。”妈妈慈爱地讲道,“一千多年前,梅勒是我们北极狐群的第一位圣贤,传说她长了一身火红色的皮毛,这在北极狐中是极为罕见的……”
听故事的这只小狐狸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迪拉。现在他被妈妈的大尾巴包裹着,感到无比的温暖。听着妈妈讲故事,他高兴地用鼻尖顶了顶妈妈的下巴,此时他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小狐狸。
迪拉和他的父母生活在芬兰北部的罗凡涅米雪原。这里属于北极,气候寒冷,虽然临近海洋,食物却比较匮乏。迪拉一家的洞深深地埋在雪层下,为使小迪拉暖和舒服,爸爸找来很多柔软的干草铺在里面,让这个属于他们三个的小窝显得十分温馨。迪拉的哥哥阿尔萨斯一岁时(狐狸已成年)离开家加入了北极狐群,过上了独立的生活。五个月大的迪拉得到了父母所有的爱,他晚上睡前总是缠着妈妈莫丽给他讲故事,白天又总是缠着爸爸亚瑟背他兜风,小小的迪拉似乎不知道什么是烦恼。
在迪拉的记忆里,自他出生后,爸爸和妈妈已带他搬过三次家。他们每在一处住一段时间就会换到另一个隐蔽的地方。他们几乎不与其他动物来往,除了有时会有几只狐狸风尘仆仆地来找爸爸,但爸爸总是找借口支开迪拉,然后神秘地和他们交谈。这让迪拉非常苦恼,正因如此他从小到大一个朋友也没有。
在罗凡涅米雪原尽头,有一个小镇——拉布尔。这里的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奔波和忙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就好像没什么能打扰到他们似的。在小镇最北边,有一座两层高的小屋,红色房顶上落着厚厚的积雪,一个方形小烟囱向天空吐着淡淡的白烟。房子门前,有一条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子路,径直通向院子的白色松木栅栏,路两旁堆砌着厚厚的白雪,院子里停着一辆黑色面包车,还有几棵耐寒的松树屹立在风中。 这座房子的男主人名叫乔恩,中等个头,有点发福,经营着一家小超市;女主人玛丽,又高又瘦,一头金色鬈发,是一个家庭主妇。乔恩和玛丽有两个孩子,男孩皮特,在小镇的小学读五年级,女孩贝尔在这所小学读二年级。孩子们不算调皮,却令乔恩和玛丽很头疼,他们总在夏天叫嚷着要去海边捡贝壳,冬天又想去雪原找北极熊,看得出他们都很喜欢小动物。
“乔恩——关掉电视,该送孩子们上学了,”玛丽抱怨着,“我一直在提醒你,一会儿准迟到!”
“好吧,好吧,如果你坚持不让我看完早间新闻的话——”乔恩不情愿地应道,他正躺在棕色的布沙发上看电视。玛丽边收拾早餐用过的盘子,边不时地把脑袋探向楼梯上方。
“皮特、贝尔,你们要再这样磨蹭就不要怪老师批评你们了!”玛丽尖声催促道,然后虎视眈眈地盯着正在看电视的乔恩。
“哦——我在等孩子们……我想,我想现在就该出发了……”乔恩不舍地关掉电视,披上厚厚的皮夹克,抓起一条灰色大围巾搭在脖子上,推开门走了出去。
“我们来了——”皮特喊道。两个孩子又蹦又跳地从楼上冲了下来,踩得木楼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贝尔,你的帽子戴反了,”玛丽朝孩子们喊道,“还有你,皮特,你要是再这么戴围脖的话,我保证下个冬天不再给你织新的!”
皮特发出咯咯的笑声,此时他正把围脖紧紧捆在嘴巴上。
今天亚瑟带迪拉去小镇北边抓旅鼠,现在的迪拉什么都不会,亚瑟只让他站在一旁看着。但迪拉似乎不感兴趣,他心不在焉地观摩着这一机械的动作,一边同情着旅鼠们苦难的命运,几乎昏昏欲睡。
突然,迪拉听见附近有些奇怪的声响,他四处张望,发现了乔恩一家。他溜到这座小屋的栅栏旁,坐在雪地上静悄悄地向里注视着。
乔恩已经把汽车开到了门口,发动机发出轰轰的声响,尾气管大口大口地向外吐着烟。
迪拉的目光很快就被这家人吸引。这时,玛丽打开了院子的松木门,身后跟着蹦蹦跳跳的皮特和贝尔。男孩戴着厚厚的蓝手套,圆圆的蓝帽,围着一条黄围脖,穿着毛茸茸的花外套,看上去像个雪人。贝尔背着书包,穿着一件粉色的厚大衣,戴着高高的白帽,帽尖上还有一个大大的毛球,看上去可爱极了。
虽然亚瑟不止一次叮嘱迪拉要远离人类,但强烈的好奇心像胶水一样把他牢牢地粘在了地上。他目不转睛地望着眼前的一切——会冒烟的房子,轰轰作响的汽车,五颜六色的衣服……人类真有趣!
“上车吧,宝贝们!”乔恩摇下车窗,亲切地说。 玛丽走到车的一侧,把车门拉开,“皮特,上课时要认真听讲,你们老师已经不止一次向我告状了!”
“知道了,妈妈。”皮特不耐烦地敷衍道,说着便向车门走去。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