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千字文/少年读国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萧史编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启蒙教育读本中重要的一种,由南朝萧梁时期的周兴嗣编撰而成。它是用一千个互不重复的汉字编成的一篇四言长诗,通篇音韵谐美,首尾意义连贯,毫无牵强硬凑的痕迹,系统地介绍了天地、自然、修身、处世、地理、农艺、祭祀、饮食、起居等方面的丰富知识。

为了让小朋友更好地了解《千字文》,萧史对这一古老典籍进行了全新诠释。首先,根据《千字文》的内容进行分节,每节的原文采用大字注音,以方便儿童诵读;其次,附有准确的译文,同时根据每节的内容,配以相关的精彩故事或文化常识,既可增强阅读的趣味性,便于亲子共读,也可扩大阅读面,以加深对原文精髓的理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则故事还配有原汁原味的古代插画,或反映当时生活情境的文物照片,以尽量还原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内容推荐

“三百千”“四书”等国学书籍是我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本套书选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意义明确、少年儿童易于诵读的启蒙教育读本,原文采用大字注音,并附有准确释义,同时根据每节内容,配以相关的精彩故事或文化常识(典故),而且每则故事还有原汁原味的古代插画,以反映当时的生活情境,汇集丰富多彩的中华元素,深度解读国学经典启蒙,打造与众不同的国学盛宴。

本书是其中的《千字文》,由萧史编著。

目录

开天辟地

二十八星宿

二十四节气

置闰法

隋侯珠

环境与生命

伏羲结网

神农尝百草

鸟国的传说

仓颉造字

尧舜禅让

成汤灭夏

武王伐纣

成康之治

四大五常

汉女罗敷

负荆请罪

皇甫绩自责

祁奚荐贤

魏照学师

宓子贱治单父

跋扈之祸

尺璧寸阴

木兰从军

苏武牧羊

不贪为宝

语出惊人

兄妹著书

清官郑板桥

召公治政

礼乐制度

举案齐眉

兄弟折箭

管宁割席

宽容化世仇

嗟来之食

制 怒

重学轻财

东西二京

书籍与文明

关于书法

壁经出世

姜太公钓鱼

伊尹辅成汤

名臣周公

桓公首霸

商山四皓

武丁得相

晋楚争霸

张仪连横

假途灭虢

践土会盟

萧何制律

韩非之死

白起攻赵

王翦破楚

壮心不已

李牧守边

大禹治水

秦并六国

封禅

史鱼刚直

善待乡邻

墨子反战

周处自新

两疏散金

迷途知返

书市读书

装醉脱险

节俭的季文子

贵族生活

尽善尽美

祭祀

三纸无驴

桥玄除奸

辕门射戟

广陵散

阮籍长啸

蔡伦造纸

天下名巧

任公子钓鱼

东施效颦

惜时读书

鲁国少儒

千古奇文

试读章节

韩非之死

韩非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法家学派的杰出代表,出身韩国贵族,是荀子的学生。韩非主张法治,认为君主只有用严刑酷法和权术加威势相结合的办法,才能治理好国家,即商鞅(yang)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相结合的统治术。商鞅主张制定和公布法律,严格执法;申不害主张君王要掌握运用驾驭臣民的权术;慎道主张君王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大权不能旁落。这为封建统治者推行中央集权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韩非本是韩国人,当时韩国正日渐衰败,他多次劝韩王采用富国强兵的办法,都未被采纳,于是便在家里著书立说。后来他的著作传到秦国,秦始皇见后如获至宝,把韩非请到秦国,与他促膝长谈三天三夜,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此后,秦始皇实行的政策大都是按韩非的理论制定的。但韩非的才华引起李斯等人的嫉妒,他们害怕韩非受到重用会威胁自己的地位,于是便诬陷韩非,把他关进监狱中。韩非悲愤交加,自杀而死,他最终死在自己制定的严酷法律之下。

白起攻赵

战国末年,秦国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当时赵国是唯一可以和秦国抗衡的国家。公元前262年,秦国进攻赵国,在长平受到老将廉颇的顽强阻击。廉颇采取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的作战方针,坚守长平三年,挫败了秦军速胜的阴谋。秦国见速胜不行,便使用反间计,让赵王相信秦国最害怕用赵括代替廉颇。赵王果真上当,派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了廉颇,而秦国则暗中派名将白起主持军务。

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策略对敌发起进攻。他任秦国将领三十多年,战功卓著,令六国闻风丧胆。白起到达长平后,布置好埋伏,故意几次败给赵括,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结果陷入秦军的包围圈。赵括冒险突围,被乱箭射死,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从此赵国一蹶(jue)不振,再也无法和秦国抗衡了。

王翦破楚

战国末年,秦国连续消灭韩、赵、魏国后,也想早日把楚国消灭。秦王赢政问青年将领李信灭楚需要多少兵力,孥信说不超过二十万。他又问老将王翦(jian),王翦认为至少需要六十万兵力。赢政认为王翦年老没有胆量,便拜李信为大将,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王翦见秦王不听自己的意见,便以生病为由,辞官回家养老。起初,秦军连克数城,进展顺利。但不久李信便中了楚将项燕的伏兵之计,大败而回。

秦王赢政闻报大怒,下令将李信革职查办,然后向王翦认错,并拜他为大将,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楚。王翦采取固守城池的战术,任凭项燕怎么挑战,也不出战。两军相持了一年后,楚军认为王翦确实是防守自保,于是决定东撤。王翦见时机成熟,下令追击正在撤退的楚军。秦军个个如猛虎下山,楚军被杀得溃不成军,乱作一团,楚将项燕也在作战中阵亡。从此,楚国再也无法组织起有力的抵抗,不久便被秦国灭掉,成为秦国的一个郡县。

壮心不已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的军事家,公元前284年,在赵、秦、韩、魏、燕五国联合攻齐的战争中,率军配合乐(yue)毅作战,取得辉煌战果,被拜为上卿,名震诸侯。廉颇心胸坦荡,知错即改,他和蔺(lin)相如之间“将相和”的故事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

战国后期,廉颇曾驻守长平,采取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的策略,与秦军对峙(zhi)三年,挫败了秦国速胜的阴谋。秦国见速胜不成,便使用反间计,到处宣扬说秦国最害怕的是赵括。结果,赵王中计,派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接替廉颇。赵括上任后,一改廉颇的正确策略,贸然出兵,结果四十万赵军被坑杀,赵国一败涂地。长平之战后,廉颇临危受命,击退了燕国对赵国的进攻。此后,赵悼襄王听信小人之言,弃用廉颇,廉颇在赵国没有用武之地,只好投奔魏国。虽然身在魏国,但廉颇时刻心系赵国,随时准备再为赵国效力。然而,由于仇人郭开从中作梗,赵王不再信任廉颇,廉颇没能回到赵国,最终客死他乡。

P112-119

序言

中国自古就重视对儿童的早期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可以达到启迪儿童智慧,培育儿童品德,使之健康成长的目的,这种教育被称之为“启蒙”。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启蒙教育读本中重要的一种,由南朝萧梁时期的周兴嗣编撰而成。据说,当时梁武帝为了教育儿子们学习知识,让人从王羲之写的碑文中拓下一千个不重复的字,命周兴嗣编一篇适合儿童阅读的韵文。周兴嗣只用了一个晚上,便完成了这篇韵文,结果他的头发一夜之间也变白了。这就是一直流传到今天的千古绝唱——《千字文》。

《千字文》是用一千个互不重复的汉字编成的一篇四言长诗,通篇音韵谐美,首尾意义连贯,毫无牵强硬凑的痕迹,系统地介绍了天地、自然、修身、处世、地理、农艺、祭祀、饮食、起居等方面的丰富知识,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千字文》问世后立即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各地蒙馆私塾把它当作儿童识字的课本,而且还被社会上的许多行业所采用,历代著名的书法家,如怀素、欧阳询、宋徽宗赵佶、赵孟頫、文徵明、朱耷等人也都竞相书写,使其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部极具魅力和影响力的作品。

为了让小朋友更好地了解《千字文》,我们对这一古老典籍进行了全新诠释。首先,根据《千字文》的内容进行分节,每节的原文采用大字注音,以方便儿童诵读;其次,附有准确的译文,同时根据每节的内容,配以相关的精彩故事或文化常识,既可增强阅读的趣味性,便于亲子共读,也可扩大阅读面,以加深对原文精髓的理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则故事还配有原汁原味的古代插画,或反映当时生活情境的文物照片,以尽量还原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这样,经过重新诠释,使这一典籍面目焕然一新。相信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一定会让这本书伴你走过非同寻常的童年时光。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3: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