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古文观止(上)/古典散文小品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出版社 知识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吴楚材、吴调侯编写的《古文观止(上)》成书于康熙三十四年,选材上起《左传》、《国语》,下止于刘伯温、归有光,全面地反映了从周至明数千年的文体变迁,所选之文多为千古名作,能于“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但同时也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册中,得其上品,一览而收全功。其内容则涉及历史、哲学、文学、政治、宗教、艺术……几乎可以说是一部小型规模的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

内容推荐

吴楚材、吴调侯编写的《古文观止(上)》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是自清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选录了上起先秦、下迄明末的222篇文章,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全书共分为12卷,篇幅长短适中,易于阅读和理解,篇目和分卷比较匀称,所选的文章以汉唐二代为多,以散文为主,兼顾骈韵二体。

目录

卷一 周文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周郑交质隐公三年

 石碚谏宠州吁隐公三年

 臧僖伯谏观鱼隐公五年

 郑庄公戒饬守臣隐公十一年

 臧哀伯谏纳郜鼎桓公二年

 季梁谏追楚师桓公六年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僖公四年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五年

 齐桓下拜受胙僖公九年

 阴饴甥对秦伯僖公十五年

 子鱼论战僖公二十二年

 寺人披见文公僖公二十四年

 介之推不言禄僖公二十四年

 展喜犒师僖公二十六年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

 蹇叔哭师僖公三十二年

卷二 周文

 郑子家告赵宣子丈公十七年

 王孙满对楚子宣公三年

 齐国佐不辱命成公二年

 楚归晋知蕾成公三年

 吕相绝秦成公十三年

 驹支不屈于晋襄公十四年

 祁奚请免叔向襄公二十一年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襄公二十四年

 晏子不死君难襄公二十五年

 季札观周乐襄公二十九年

 子产坏晋馆垣襄公三十一年

 子产论尹何为邑襄公三十一年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昭公元年

 子革对灵王昭公十二年

 子产论政宽猛昭公二十年

 吴许越成哀公元年

卷三 周文

 祭公谏征犬戎周语上

 召公谏厉王止谤周语上

 襄王不许请隧周语中

 单子知陈必亡周语中

 展禽论祀爰居鲁语上

 里革断罟匡君鲁语上

 敦姜论劳逸鲁语下

 汉向贺贫晋语八

 王孙圉论楚宝楚语下

 者稽郢行成于吴吴语-

 申胥谏许越成吴语

 春王正月隐公元年

 宋人及楚人平宣公十五年

 吴子使札来聘襄公二十九年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虞师晋师灭夏阳僖公三年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檀弓上

 曾子易箦檀弓上

 有子之言似夫子檀弓上

 公子重耳对秦客檀弓下

 杜蒉扬觯檀弓下

 晋献文子成室檀弓下

卷四 战国文

 苏秦以连横说秦

 司马错论伐蜀

 范雎说秦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颜躅说齐王

 冯媛客孟尝君

 赵威后问齐使

 庄辛论幸臣

 触龙说赵太后

 鲁仲连义不帝秦

 鲁共公择言

 唐雎说信陵君

 唐雎不辱使命

 乐毅报燕王书

 谏逐客书

 卜居

 宋玉对楚王问

卷五 汉文

 五帝本纪赞

 项羽本纪赞

 秦楚之际月表

 高祖功臣侯年表

 孔子世家赞

 外戚世家序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屈原列传

 酷吏列传序

 游侠列传序

 滑稽列传

 货殖列传序

 太史公自序

 报任安书

卷六 汉文

 高帝求贤诏

 文帝议佐百姓诏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过秦论

 治安策(一)

 论贵粟疏

 狱中上梁王书

 上书谏猎

 答苏武书

 尚德缓刑书

 报孙会宗书

 光武帝临淄劳耿弁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前出师表

 后出师表

卷七 魏晋唐文

 陈情表

 兰亭集序

 归去来辞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北山移文

 谏太宗十思疏

 为徐敬业讨武璺檄

 滕王阁序

 与韩荆州书

 春夜宴桃李园序

 吊古战场文

 陋室铭

 阿房宫赋

 原道

 原毁

 获麟解

 杂说一

 杂说四

试读章节

初②,郑武公娶于申③,日武姜④,生庄公及共叔段⑤。庄公寤生⑥,惊姜氏,故名日寤生,遂恶之⑦。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⑧,公弗许⑨。

一注释

①选自《左传·隐公元年》。郑伯:指郑庄公。郑属伯爵,所以称郑伯。克:战胜。段:郑庄公之弟。鄢:郑地名,在今河南鄢陵县境内。

②初:当初。

③郑武公:名掘突,郑国第二代君。中:国名,姜姓,后为楚所灭。

④武姜:郑武公的妻子。 “姜”是她娘家的姓, “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谥号。

⑤共(g6ng)叔段:郑庄公的弟弟,名段。段后来逃亡至共,因此称共叔段。共,春秋时国名,在今河南辉县。

⑥寤生:难产的一种,胎儿的脚先出来。寤,通“牾”(w6),逆,倒着。

⑦遂:因而。恶:厌恶。

⑧亟:多次。于:向。

⑨弗:不。

译文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妻子叫作武姜,她生下了庄公和公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开始讨厌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及庄公即位①,为之请制②。公日:“制,岩邑也③,虢叔死焉④。佗邑惟命⑤。”请京⑥,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⑦。

注释

①及:到。

②制:地名,即虎牢,在今河南荥阳西北。

③岩邑:险要的城镇。

④虢(gu6)叔:东虢国的国君。虢分东、西、北三国,此指东虢,为郑国所灭。

⑤佗:通“他”,别的,另外的。

⑥京:地名,在今河南荥阳东南。

⑦大叔:即太叔,对共叔段的敬称。大,通“太”。

·译文

等到庄公即位后,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形势险要的地方,虢叔曾死在那里。如果请封其他城邑,我唯命是从。”武姜又请求让共叔段去京邑,庄公答应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日①:“都城过百雉②,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③,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④,非制也,君将不堪⑨。”公日:姜氏欲之,焉辟害⑥?对日:“姜氏何厌之有④!不如早为之所⑧,无使滋蔓⑨,蔓难图也⑩。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㈣。”

注释

①祭(zhbi)仲:即祭足,郑国大夫。

②都城:都邑的城墙。雉:丈量单位。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③参国之一: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参,通“三”。

④不度:不合法度。

⑤不堪:忍受不了。这里有不好控制的意思。

⑥焉:怎么。辟:通“避”。

⑦厌:通“餍”,满足。

⑧所:安排,处理。

⑨滋蔓:滋生,蔓延。这里指势力愈发壮大。

⑩图:图谋,谋划。这里有控制的意思。

⑧姑:姑且,暂且。

译文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历代的制度规定:国内的城邑,最大的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这样,您将不好掌控。”庄公说:cc姜氏想要这样,我要怎么才能躲开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点处理,以免祸根滋生蔓延,否则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难以铲除十净,伺况是您那受到龙爱的弟弟呢?”庄公说:“不仁义的事情做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你暂且等等吧。”

既而大叔命西鄙①、北鄙贰于己②。公子吕日③:“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㈤?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⑤。公日:“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⑦,至于廪延⑧。子封日可矣,厚将得众⑨。”公日:“不义不眶⑩,厚将崩⑩。

注释

①既而:不久。鄙:边疆。

②贰于己:意思是原来属于庄公管辖的地方同时也听命于自己。

③公子吕:郑国大夫,字子封。

④若之何:怎么办。

⑤无:通“毋”,不要。

⑥无庸:不用。

⑦贰:指原来同时属于庄公和自己(太叔段)的西鄙、北鄙。

④廪延:郑国邑名,在今河南延津北。

⑨厚:指所占的土地扩大。众:指百姓。

⑩暖:通“昵”,亲近。这里有拥护、拥戴的意思。

①崩:本指山陵崩塌,这里指垮台。  译文

不久之后,太叔段控制原来属于庄公管辖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公子吕对庄公说:“一个国家不能被两个国君统治,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请允许我去效命于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不用,他会自取灭亡的。”

太叔进而又把这两处完全纳入到自己的统辖之内,一直扩展到廪延。子封说:“可以行动了!否则,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更多百姓的拥护。”庄公说:“没有正义,人民就不会拥戴他,实力再雄厚,最终也会垮台。”P2-3

序言

古文宜选习?曰:“无庸也!”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则选尚已。古文至今日,操选政者,代有其人,骏骏乎有积薪之叹矣!尚宜选乎?日:“无庸也!,,详略互见,醇疵错陈,则选又尚已。且余两人非敢言选也,即焉云耳!即之奈何?集古人之文集,古今人之选而略者、详之,繁者、简之,散者、合之,舛错者、厘定之,差讹者、校正之云尔。盖诸选家各有精思深意,以抉古人之奥,读之者取此置彼,则美者或遗;一概观览,则劳于睹记,此余两人所以汇而集之也。

至于考订之下,偶有所得,则亦谨附之,以备参究,不敢雷同附和,以取讥于大雅。若夫声音之间,点画之际,诸家或以为无益于至义而忽之,而不知童子之所肄习,终身勿能忘;况考试之时,一有不合,即遭摈斥,可不慎欤?余两人之从事于兹也,有年矣!兢兢焉一义之未合于古,勿敢登也;一理之未欠慊于心,勿敢载也;一段落、一勾勒之不轨于法度,勿敢袭也:点画之不协于正韵,勿敢书也。

山居寂寥,曰点一薮以课子弟,而非敢以此问世也;间有好事者有所许可,辄手录数则以去,乡先生见之者,必日:“诸选之美者毕集,其缺者无不备,而讹者无不正,是集古文之成者也,观止矣!宜付之剞劂,以公之于世。余两人默然相视良久,日:“唯唯!弗敢当!弗敢当!诚若先生言,抑亦何敢自私。退而辑平曰之所课业者若干首,付诸梓人,以请政于海内君子云。

康熙戊寅仲冬山阴吴乘权楚材、大职调侯氏题于尺木堂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4: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