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名人传(无障碍阅读青少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法)罗曼·罗兰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名人传(无障碍阅读青少版)》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作者倾注他全部的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和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垫和成功。

作品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罗曼.罗兰把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英雄”。他对于英雄的观点,不是通常所称道的英雄人物。罗曼·罗兰所指的英雄,只不过是“人类的忠仆”,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具有伟大的品格,能倾心为公众服务。罗兰自己也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为了突出英雄的这一本质,罗兰改变了常规传记的写法,舍弃了对传主生平的一般知识性介绍,而集中精力去把握人物高度统一的精神品格,在这种把握中又投射进自己对英雄们的敬仰之情。

内容推荐

《名人传(无障碍阅读青少版)》由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位大师的传记组成,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人苦难和坎坷的一生。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突显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

出于对贝多芬的无限敬重,作者把名人传的首席位置给了贝多芬,《贝多芬传》被放在《名人传》的最前面。在记述贝多芬时,作者不仅记述了他光辉的一生,而且以耳聋、爱情挫折为线索,写出了贝多芬的痛苦,以及对命运的反抗。

《米开朗琪罗传》被放在《名人传》第二的位置,在记述米开朗琪罗时,罗曼·罗兰紧紧抓住雕塑家内心的痛苦,深刻剖析了米开朗琪罗作为一个内心软弱的基督徒的一生,写出了他在巨大的外在压力和内心痛苦之下的挣扎和反抗,以及这种反抗带来的巨大痛苦。

托尔斯泰是作者思想成长路上的启示者和引路人。因此,在托尔斯泰的传记中,我们感受到更多的尊敬。罗曼·罗兰让我们看到了托尔斯泰作为一个真正追求精神价值的人是如何不断超越自我的,从幼年的磨难,青年的堕落,到以后不断地反省和剖析,这个伟大的灵魂都在不断为了人性的光辉而艰难跋涉。

目录

栏目设置

阅读导航

贝多芬传

第一章 苦难的童年

第二章 奋进的青年

第三章 战胜病魔

第四章 痛苦的折磨

第五章 最后的悲剧

现读现考一

米开朗琪罗传

第一章 巨人的崛起

第二章 梅蒂希斯家族神庙

第三章 战争的年代

第四章 友谊或者爱情

第五章 圣彼埃尔教堂的建筑师

第六章 家庭和朋友

第七章 最后的日子

第八章 死神的来临

现读现考二

托尔斯泰传

第一章 欢乐的少年时代

第二章 涉世之初在喀山

第三章 年轻的地主

第四章 军旅生活

第五章 在彼得堡

第六章 出国考察与兴办教育

第七章 新婚之后

第八章 英雄史诗和安娜悲剧

第九章 走向人民

现读现考三

第十章 撕下一切假面具的《复活》

第十一章 晚年

现读现考四

读后感

好句好段摘抄

参考答案

试读章节

第二章 奋进的青年

贝多芬童年时遭遇了太多的苦难,这造就了他青年时期拥有一副壮实的骨骼,尽管他身材不高,但他却磨砺了自己伟岸倔强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他的额头宽广,棱角分明,突隆显现,乌黑的头发浓密厚实,好像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四处逆立,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他常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鼻子宽而方,竞像是一头狮子的相貌。略显秀气和细致的嘴巴,下唇比上唇稍显突出,脸庞的下巴左边还有一个深陷的小酒窝,说话之间有着一副令人喜爱的微笑和高兴的神气。

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却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他通常的表情是严肃和忧郁的,显露出心灵深处一种无法医治的哀伤。

贝多芬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向往着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那时,欧洲的各国都由国王统治着,法国人民要求民主,反对压迫,坚决要求打倒暴虐国王的独裁统治,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这就是1789-1794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这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其他国家的统治者看到这种情况,非常害怕自己国家的人民也起来革命。因此,他们预谋联合起来,想迅速镇压这场来势凶猛的革命军。于是,奥地利和德国首先联合起来,向法国发动了战争。这时,贝多芬来到了当时革命新思想的中心地波恩大学,他报名去听了哲学课,接受了最初的革命思想,心中涌动着爱国主义的精神和感情。

1789年7月14日,正义勇敢的贝多芬在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奥洛葛·希那哀特歌颂法国人民的诗篇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诗中这样写道:“斩断了专制的锁链.是你们自由的境地,侯王的封土,已是我们祖国的边疆。”

1792年7月14日,当战事蔓延到德国波恩时,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搬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去了,从这个时候一直到他逝世,他几乎没有离开过维也纳。尽管人到了维也纳,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资产阶级的反封建运动,对于他所信仰的共和及民主主义思想,起了很大的影响,他拥护共和的思想越来越肯定明朗,这在他后来的生活和创作中更加明显地看到这种思想的显现。

贝多芬十分珍惜这样的时光,他渴望能向著名作曲家海顿学习作曲法。遗憾的是,当时的海顿名气很大,每天忙于作曲和应酬,根本抽不出时间来教贝多芬。而且酷爱学习的贝多芬发现海顿并没有帮助他纠正作品里的错误,他在失望中中断了向海顿的学习。但贝多芬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他不辞辛劳,访遍了维也纳的音乐家.逐个求教.很快他就赢得了声誉,最初是以他那神奇的钢琴演奏。

维也纳的贵族富豪家里常常举办小型音乐会。贝多芬曾在布鲁宁夫人家中认识了华尔斯坦伯爵,后经伯爵的介绍,又慢慢结识了许多社会名流和文学艺术界人士。有一次,华尔斯坦伯爵把贝多芬介绍给了李希诺夫斯基公爵,李希诺夫斯基公爵特别爱好音乐,并且十分富有,他从伯爵那里知道了贝多芬弹得一手好钢琴。公爵家里每周五都要举办音乐会,其规模和影响在维也纳是非常出名的,因此,到他家听音乐会的人,总是满满当当的,座无虚席。不久,公爵就为贝多芬举办了钢琴演奏会。宽大的客厅中,贝多芬在钢琴前开始演奏起来,他的演奏充满了激情,奔放而热烈,震撼着每一位听众的心弦,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过像这样充满活力、非凡出色的钢琴演奏会。

贝多芬获得了成功。他的名字在维也纳迅速地传扬开去。一下子轰动了整个维也纳。他的演奏是世界钢琴演奏史上一种卓越的成就。他把戏剧性的、炽热的激情和民歌风格的、宽广舒缓的意趣融为一体。

以后,每隔两三年,他就举行一次演奏会,不断地把新的创作介绍给听众。同时,他还到欧洲各地巡回演出,誉满全欧洲。

名师鉴赏

本章先是细致生动地刻画了贝多芬的肖像,将一个不畏强权和意志坚强的斗士形象刻画出来。接着介绍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对贝多芬的民主共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最后写贝多芬离开家乡,来到维也纳拜师求学,经过自己的刻苦学习,三年期间获得巨大成功,誉满欧洲。

对贝多芬的肖像刻画细腻传神,仿佛对方近在眼前,与读者对视。作者重点抓住贝多芬的眼神来写,“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将贝多芬坚毅和顽强的性格表现了出来。

知识链接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是1789年在法国爆发的革命,它是法国特定的历史时期,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着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所取代。

……

P6-8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5: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