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日俘日侨遣返录(1945-1946)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梅桑榆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日本于上世纪30年代发动的侵华战争,致使中国大部分国土沦陷,数以千万计的无辜平民惨遭屠戮,大量矿产资源被掠夺。自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军民实行全面抗战,到1945年日本投降,在绵延八年,烽烟万里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浴血奋战,380多万将士为国捐躯,3000多万平民伤亡,9500多万平民失去家园,成为流离失所的难民。

1945年中日战争结束后,羁留在中国的日本战俘与侨民共三百余万!

三百多万日俘日侨在战祸余波的冲击下。发生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梅桑榆所著的《日俘日侨遣返录(1945-1946)》运用大量史料,客观地再现了日本战犯的下场、战俘的结局、日侨的命运,披露了300多万日俘日侨从集中到遣返的种种内幕,其中许多内情鲜为人知。

内容推荐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羁留在中国的日本战俘与侨民共:300多万!300多万日俘日侨在战祸余波的冲击下,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战俘集体自杀,逃亡越狱;在战败的绝望中以最后的疯狂焚毁军营,藏匿军火,强奸杀人;在没有出路的逃亡中为求活命而偷盗抢劫;兵临绝境的关东军为降与不降而内讧火并,日俘日侨联合举行暴动……日侨更是劫难重重,在悲惨的逃亡路上被抢劫强奸,遭追击拦截,有的惨死于同胞的枪口之下,有的逃进原始森林变成“野人”,有的将百万财产付之一炬后自杀,有的因生活无着而卖淫街头……尽管中国当局不念旧恶,以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对日俘日侨实行宽大政策,积极采取措施遣送其回国,但其中故事仍令人嗟叹:成千上万的女日侨突击寻夫,异国情侣生离死别,遣送船海上爆炸,受尽蹂躏的慰安妇惨死异国……梅桑榆所著的《日俘日侨遣返录(1945-1946)》这部纪实作品运用大量史实,客观地再现了日本战犯的下场、战俘的结局、日侨的命运,披露了300多万日俘日侨从集中到遣返的种种内幕,其中许多内情鲜为人知。

目录

第一章 侵略之国的结局

 一、三巨头密晤波茨坦

 二、惊涛骇浪中的舢板

 三、动乱迭起的八一五前后

 四、从“密苏里”号战舰到南京城

第二章 战祸制造者的下场

 一、战争狂人东条英机求死不得

 二、剖腹太痛苦,他选择另一种死法

 三、两任陆军大臣的抉择

 四、“战犯大家庭”——巢鸭监狱

 五、日本战犯装疯,美国军医受骗

 六、七战犯走上绞刑台

 七、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伏尸雨花台

 八、冈村宁次被判无罪内幕

第三章 八一五之后的侵华日军

 一、最后的疯狂

 二、归功于兔的重大发现

 三、撒网撒出的秘密

 四、没有出路的逃亡

 五、兵临绝境

 六、假如冈村宁次不下那道命令

 七、反战日本人最后的功劳

第四章 八一五前后的日本侨民

 一、劫难重重的东北日侨

 二、在惊恐与饥饿中熬煎

 三、4万日侨逃离兵燹之地

 四、于危难中挺身而出的日本军妓

 五、她在死人堆里度过了5天

 六、自焚家产的百万富翁

 七、被剥光衣服示众的日侨

 八、“打死这些没心肝的人

 九、血腥的报复

 十、女日侨夜访警备司令部

 十一、被解雇的日本妓女

第五章 被遗弃者的命运

 一、自杀者填满了屯里的水井

 二、400里逃难九死一生

 三、逃入原始森林的一家人

 四、数百名妇孺惨死于同胞之手

第六章 日俘集中营

 一、形形色色的日俘集中营

 二、日俘日侨联合暴动

 三、日俘收容所的故事

 四、南京街头的愤怒

 五、妓院内,日俘行凶

 六、人性复归,甘服劳役

 七、狗性难改,被判死刑

第七章 日侨集中区(营)

 一、最庞大的日侨集中区——东北

 二、卑顺的面孔,仇恨的内心

 三、李立三智识国民党军阴谋

 四、日侨集中待运站的“野人”

 五、光怪陆离的北平日侨小社会

 六、上海日侨集中区生活

 七、国民党军少将怒打日本跑堂

 八、有声的反驳与无声的讽刺

 九、饱食终日的台湾日侨

 十、假军人、假百姓深夜行劫

 十一、何应钦与冈村宁次密商留用日侨

第八章 关于女日侨的故事

 一、成千上万的女日侨突击寻夫

 二、青年军官雪野救情人

 三、汽车兵为情人险遭活埋

 四、爱情为君奉

 五、警卫排长为情人甘犯“叛国罪”

 六、命运最悲惨的女人——随军慰安妇

第九章 从集中地到港口

 一、300万日俘日侨是怎样进行遣送的

 二、令何应钦恼火的秘密协定

 三、告归国日侨书

 四、码头上的骚乱

 五、被死神追逼的遣送船

 六、“江岛丸”号遣送船爆炸之谜

 七、被阎锡山收编的日俘

 八、东北百万日侨归故乡

 九、侵华日军总司令部从此在中国消逝

试读章节

一、三巨头密晤波茨坦

1945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首都柏林,已经成为一片废墟,举目所见,尽是断壁残垣和流离失所的人们。然而,距柏林30英里的波茨坦,竞在弥天的战火中幸存下来,基本保持着昔日的姿容。也许正因为如此,美国、英国、苏联三国政府首脑才选择了这个城市,在此举行一次非同寻常的会议。

这是三国首脑所举行的最后一次战时会议。

这次会议使波茨坦城从此名垂史册。

会议从7月16日开始,到8月2日结束,为期18天。会议持续时间之长,讨论问题之广泛,为三巨头会议中前所未有。会议的代号为“终点”,它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可以说比任何一次会议的代号都富有含义。

使这次会议蒙上一道神秘色彩的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开会之前,竟自告奋勇,要去会见在柏林的200余名新闻记者,向他们说明对这次会议保密的重要性,并要求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封锁任何消息。当然,这样的小事怎能劳首相大驾?会议决定还是让新闻秘书代劳。

当时,美、英两国与苏联之间漫长而持久的冷战尚未开始,所以三巨头会晤的气氛基本友好。

当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斯大林抵达波茨坦后,美国新上任的总统杜鲁门设宴为他洗尘。

65岁的斯大林酒量仍然惊人,餐桌上的佳肴并未引起他的注意,使他发生浓厚兴趣的是那些澄澈悦目、香醇味浓的各种美酒。这位大元帅竟怀着孩童般的好奇心,叫服务人员把酒瓶外的罩布拿去,让他看看每一种酒的商标。当他发现那些酒均产自加利福尼亚州时,笑着对杜鲁门说:

“等到会议结束,我要专程到这个州去一趟。”

杜鲁门不解其意,问道:

“阁下此行用意何在?”

斯大林说:

“我要采购一吨酒运回苏联,慢慢地品尝。”

斯大林此语虽然只是戏言,但杜鲁门却趁机投其所好,将餐桌上的每一种酒都送给他几瓶,作为与这位共产主义老大哥的见面礼。

宴会结束后,杜鲁门对他的随行人员谈起对斯大林的第一印象时说:

“这位‘乔大叔’倒是一位和蔼可亲、令人愉快的伙伴。”

“乔大叔”,是当时欧美一些国家对斯大林含有嘲讽而又不无亲切之意的称呼。

然而,这位和蔼可亲的“乔大叔”却在会议进行数日之后,因要求美、英两国同苏联共同承认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而与杜鲁门发生了分歧,使会议陷入僵局,并因此揭开了美、苏之间冷战的序幕。此是题外话。  第一次全体会议于7月17日下午5时,在塞西林霍夫宫正式举行。

这里原是威廉亲王的王宫,以霍享索伦王朝命名。这座三层楼的褐色岩石建筑,位于风光秀丽的格里布尼茨湖畔,战时曾用作医院。全体会议是在该楼的接待室举行的。其室之大,足以容纳三国首脑及各自率领的助手们。三方主要人员围一圆桌而坐,两边是他们的助手与顾问。通过一个巨大的凹式窗户,可以欣赏格里布尼茨湖畔优美的园林景色。会议的主要入口处及会议室内均挂着三国国旗。

在这次马拉松式的会议上,三巨头讨论了有关德国、波兰、西班牙、意大利、南斯拉夫等国的诸多问题。然而,这次会议最具重大历史意义的是于7月26日美国、英国、中国三国政府联合发表的“波茨坦公告”。而会议结束仅仅12天,太平洋战争势态的发展便导致了日本的投降。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会议期间有一段颇有趣味的插曲——三巨头除了在决定世界前途的问题上争斗外,还在宴会上进行了一场“音乐战”。

在这场“音乐战”中,斯大林、杜鲁门总是得到尽情享受,而对音乐兴趣不大的丘吉尔总是为他们做出牺牲。但丘吉尔是最后的胜利者。

7月19日晚,杜鲁门首先设宴招待斯大林和丘吉尔。宴会上的音乐是由一个很有天赋的尤金·利斯特中士演奏的。杜鲁门很欣赏肖邦的曲子,因此他曾要求利斯特演奏他所喜爱的圆舞曲。但利斯特却不知道这一乐曲,而且也无乐谱。不过杜鲁门的随行人员后来很快设法从巴黎弄来了这一圆舞曲的乐谱。

斯大林和杜鲁门一样,喜爱古典音乐。利斯特的演奏使他大为赞赏。在一曲奏完的间歇,他斟满一杯伏特加,向东道主提议:为年轻的演奏家干杯。青年中士受宠若惊,使出浑身解数,演奏得更加起劲。

这次宴会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1时方告结束。

7月21日晚,轮到斯大林做东道主。他决心拿出更好的音乐,以胜杜鲁门一筹。他派人乘飞机专程去莫斯科,请来了一名获奖音乐家和一名著名钢琴演奏家。另外还有两名虽不漂亮但演奏水平却十分高超的女小提琴手,使杜鲁门大为赞赏。

当宴会持续到次日凌晨1时的光景,丘吉尔已感到腻烦。他走到杜鲁门身边,低声问道:

“阁下,你打算何时回去?”

杜鲁门兴致勃勃地说:

“怎么啦?多么好的音乐,我爱听极了!我要待在这里,宴会何时结束,我就何时回去。”

丘吉尔大发牢骚说:

“我可腻透了!我可不爱这些音乐。我想回去!”

首相阁下说是这么说,但出于礼貌,他还是耐着性子,坚持到凌晨1时半宴会结束。

事后,杜鲁门对人一面模仿丘吉尔当时的表情,一面说:

“首相阁下先是对我‘怒视’,后是‘生气’,最后终于发起了牢骚。”

听者不禁大笑。

丘吉尔对助手扬言,一定要对杜鲁门和斯大林进行“报复”。7月24日晚,轮到他做东道主时,他搬来了英国皇家空军管弦乐队,要他们在宴会上一刻不停地演奏,并务必坚持到次日凌晨两点。而他则坐在一旁,面带一副恶作剧般的得意神情,观察杜鲁门和斯大林的反应。

住在德皇威廉街2号的美国代表团的司号兵们,受到这些马拉松式音乐会的影响,也爱好起音乐来。遇到元首们不开“音乐战”,他们就大奏其乐,以致使音乐迷杜鲁门受到吸引,亲自去向号手们表示祝贺。

这次会议创下了一个记录,成为九次盟国军事会议中最富音乐气氛的一次。而“音乐战”的结果,使三巨头和某些助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欣赏音乐的胃口。

在丘吉尔动用庞大的皇家空军管弦乐队获得“音乐战”最后胜利的第二天,日本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美国的军事人员拟出了以进攻日本本土作为军事行动主要目标的报告,得到杜鲁门和丘吉尔的同意。

为确保进攻成功,美国将调集大批军队和物资,预定于11月1日首先占领九州,任何其他军事行动都不得延误或有损于这一最高军事行动的实施。

美、英双方一致同意,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计划仍将由美国参谋人员制定。英国舰队将继续协同作战,并调10个远程轰炸中队参战。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英国将尽早地控制这一地区,蒙巴顿将军将统率英国与荷兰的军队,在他扩大了的战区作战。本战区作战的主要目的,按其顺序是:彻底解放马来亚半岛;向缅甸暹罗(泰国)边界上的日军施加压力;占领暹罗的重要地区,以及爪哇或苏门答腊的桥头堡阵地。

P1-5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5: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