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的“京”取自刘强东初恋女友的名字;他收养了十个孩子,在他们结婚之前都会负责;他曾经因为看了一篇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在吃饭时忍不住泪流满面。看了这些,你是不是又对刘强东有了新的认识?
人们总是喜欢归类,或者在某人身上贴标签。比如,觉得马云性格张扬,马化腾很儒雅,李彦宏低调沉稳,而刘强东霸气外露。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多面体,而作为一家企业管理者,其管理风格也不会呈现非黑即白的严格区分。恰恰相反,能够随着时代和企业发展状况而不断做出调整,才是一个称职的企业管理者。
《刘强东赚钱是自然而然的事》由修娜编著,供读者们阅读。
本书《刘强东赚钱是自然而然的事》由修娜编著,本书选择了刘强东本人管理方面的经典语录,配以背景分析,让读者可以更直观、更详实的了解刘强东的管理风格、管理特色。每篇小文最后的思考与启示,更可帮助读者提高管理经验、开拓管理思路。
技术很重要
我不知道京东将来对信息系统的要求是什么,但是我知道我设计的架构不会有什么瓶颈,系统功能可以随着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增加。
——2009午刘强东接受《创业家》杂志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一个公司好比一个庞大的系统,每个人都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具体环节,大家相互配合,让系统运转自如。刘强东虽然学的是社会学,但是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在他眼里,京东是一架高速运转、靠技术支撑的机器。只有不断优化系统流程,京东的盘子才能越转越快。
早年,刘强东曾经自学编程,对系统开发很有一套。创建京东后,这门技术又有了用武之地。他亲自担任首席架构师,参与设计公司的信息系统,将自己对公司管理的理念融入到系统之中,实现了技术与管理的最佳融合。
刘强东设计架构公司的信息系统,并不是靠凭空想象,而是以实际需要为基础的。以商品位置追踪功能为例。2008年之前,公司的信息系统是没有这项功能的。那一年,因为订单量过大,商品到达客户手中的时间延长,京东的客服电话几乎被打爆。通过这次事件,刘强东意识到,让客户及时了解商品所在位置,能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又能有效减少京东客服的工作量。于是,刘强东马上组织开发人员,说明目的,让技术人员以最快速度开发这项功能。因为既了解公司,又了解技术,刘强东的说明总是简单明了,容易被技术人员理解。刘强东试着用技术掌握京东的每一个环节。大到采购名单,小到包装产品需要多大的箱子,都能通过信息系统找到答案。通过技术管理公司,公司的运转史精确高效了。
京东的信息系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刘强东说的那样,它会随着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增加新内容。它会一直是最先进的,以保证京东一直高速运转下去。思考与启示
做企业不是过家家,饭做多了可以下次吃。做企业要求精确高效,标准化水平越高越好,尤其是做零售这种实业型企业,非以技术为支撑不能立。企业领导者应该不断优化企业的运营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911超强的进化能力
不同的时间、年龄要面临不同的环境,那时候在柜台觉得很快乐,而今天,带领更大的团队去迎接更大的挑战也一样快乐。
——2012年刘强东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如是说背景分析
刘强东靠在中关村卖电子产品起家,京东上线之前没有任何的电子商务背景。京东最核心的管理团队,也大多是电子商务“小白”。这一方面和刘强东对公司的定位有关,在他心中,京东本质上不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而是一家零售公司。所以,刘强东选人,不看重专业背景,更看重这些人身上是否有做零售的气质:灵活,进化能力强。
从自建物流这件事中就能看出这一点。最开始,京东也和其他电子商务公司一样,运用第三方物流。可是没多久,第三方物流的弊端就暴露出来:成本高、速度慢、服务差。刘强东意识到自建物流的重要性,下定决心建设自己的仓储物流系统。
自建物流需要大量资金,这些年,刘强东先后进行了几轮融资,大部分资金都用于此。截至目前,京东庞大的物流体系已经初见成效。全国3万多名配送员,每天忙碌于全国1000多个配送站,为用户提供最快捷的服务。而物流优势,也形成了其他人不能轻易超越的鸿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
京东的进化能力,还体现在它适应市场环境、不断壮大自己的过程中。京东商城上线之初,主要经营3C类电子产品,和当初线下业务差别不大,只是将生意从线下挪到了线上而已。随着京东的发展,刘强东迫切地感受到,走垂直发展道路,只经营单一品类,不利于增加客户数量、形成规模优势。所以刘强东将京东进化成一只电子商务“超级航母”,经营上千万种产品,满足用户吃穿用住行各方面的需要。
思考与启示
有的企业就像恐龙,看起来是个庞然大物,处在行业上游,不可一世,但是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进化,最终随着时间流逝被淘汰,只留下博物馆里一具供人观赏的骨架。最好的企业应该像杂草,环境再恶劣,也能疯狂生长。
P10-12
刘强东的管理风格是怎样的?说实话,回答这个问题,挺有难度。想了很多,最后都被推倒。
闲来看一档节目,提到现在的某某名人像历史上的某位,我突然受到启发,也想试着用比较的方法,将刘强东与历史上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画上约等号,以期在读者心中先勾勒出刘强东管理风格的概貌。
刘强东的管理风格中,“霸气”是个不能不提的方面,这一点像极了他的老乡项羽。项羽有大志,年轻时看到南巡途中的秦始皇威风凛凛,发出“彼可取而代之”的感叹;老乡刘强东同样志在四方,在开饭馆亏损、打工还债后,骑着自行车再次到中关村站柜台,创业梦想像踩不死的小强。
你也可以试着了解他一手创立的京东,那是一家从成立之初到现在从不会妥协的公司,和供货商谈判、和对手竞争,创始人刘强东从来都是只知进、不知退。京东内部,刘强东同样是说一不二的“独裁者”,高管向供货商要了一个价值300元的箱子、让秘书代打卡两次,都会被他“无情”地开除。
还有人将刘强东的管理风格归结为朴素,甚至略带草莽气质,这一点像极了武松。他敢一人深入虎穴,擅长以少胜多。京东历史上有三次价格战,2008年与传统渠道商的价格战、2010年与当当的图书价格战、2012年与苏宁的家电价格战,三次战役都是刘强东主动发起,且竞争对手都比自己强大数倍。强敌面前,刘强东越战越勇,以完胜收场,比武松更胜一筹。
也有人说刘强东管理上的强势像曹操,从不轻信,控制欲强。他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开越野车穿越沙漠。刘强东可以连续几天驾驶,从来不会轻易放开方向盘,因为一旦把方向盘交给别人,就等于放弃了主动权。刘强东的信任,从来都是建立在亲自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每一天,再忙他也会抽出时间看客户的留言和投诉,随时掌握公司的细微情况。每一年,他都会穿上京东的红色快递制服,骑上摩托车,做一次快递小哥,亲自检验京东的物流系统。
还有一点,我觉得应该提及,但是又没有找到可以类比的合适对象,索性直说。京东的“京”取自刘强东初恋女友的名字;他收养了十个孩子,在他们结婚之前都会负责;他曾经因为看了一篇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在吃饭时忍不住泪流满面。看了这些,你是不是又对刘强东有了新的认识?
人们总是喜欢归类,或者在某人身上贴标签。比如,觉得马云性格张扬,马化腾很儒雅,李彦宏低调沉稳,而刘强东霸气外露。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多面体,而作为一家企业管理者,其管理风格也不会呈现非黑即白的严格区分。恰恰相反,能够随着时代和企业发展状况而不断做出调整,才是一个称职的企业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