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76卷)》是第76卷。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76卷)》共收11篇传记。邓颖超、钱学森、田汉、吴溉之、袁任远、赵苍璧、戎冠秀、维经斯基、陈明仁、王孚善、何振吾。传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真实地反映了人物一生的本质特点;写作方法符合历史人物传记体例要求;语言朴实、通顺、感人。充实和补充了党史,成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党史教科书。
邓颖超
五四爱国运动震动了全国。1919年5月5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学生郭隆真奋起呼吁,倡议组织妇女爱国团体,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在爱国热情的感召下,邓颖超等人率先响应。她们组织各班代表在6日下午开会,筹组妇女爱国团体。经过20天紧张的筹备工作,25日,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成立。邓颖超在成立会上发表演说并被推举为评议委员、演讲队长。后来,她又担任了天津学生联合会演讲部长。
演讲队的活动开展得生气勃勃。她们宣传抵制日货、抗日爱国,主张民族独立、国家独立、争取妇女自由平等权利,反对包办婚姻,还走街串巷,深入市民家庭,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演讲队的美名在天津不胫而走。
邓颖超还组织女师学生排演新剧,用艺术的形式进行宣传。她曾在《木兰从军》和《安重根》两剧中扮演主角。邓颖超60多年后回忆这件事情时说:“我演戏总是演男的,而恩来总是扮演女的。因为那时候男女不能同台演戏,封建习俗可厉害哩!男女授受不亲。”①
“觉悟社”是五四运动中天津影响最广泛、作用最突出的进步学生组织。邓颖超参加了1919年9月16日举行的成立会议,成为它的发起者、第一批社员和骨干分子。北京《晨报》曾称“觉悟社”是天津学界中最优秀、纯洁、奋斗、觉悟的青年小团体。
本着“革心”、“革新”的精神,“觉悟社”先后请李大钊、徐谦、包世杰、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等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和时代精英来指导工作,听他们讲解社会思潮。
在1919年12月21日的社员会议上,有人提议社员用抽签办法决定代表个人的号数代替个人对外的姓名。邓颖超抽的是1号,所以她的代名为“逸豪”。《觉悟》第一期上,邓颖超便以“壹”署名,发表了题为《为什么……?》的文章。
“觉悟社”的成立,推动了天津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发展。
邓颖超积极参加了“双十节”的大规模示威游行,她走在队伍的最前列。游行队伍冒着警察的枪托和大棒的威胁,冲出重围。邓颖超不顾自己被打吐血,带领男女讲演队员,一面沿路讲演,一面分发传单,成功地组织和参与了这次抗议活动。“双十节”事件以后,在抵制日货的斗争中,邓颖超被选为天津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教育和演讲两个委员会的筹备委员,继而当选为演讲委员会委员长。随着12月20日和27日天津两次国民大会的召开,学生运动开始与各界人士相联系,并取得了各界民众的支持。
面对爱国运动的浩大声势,反动当局决心施以残酷镇压。天津学生联合会、天津各界联合会都被查封了,爱国学生遭到逮捕。周恩来、邓颖超等“觉悟社”社员被迫开始进行地下斗争。1920年1月29日,他们举行了更大规模的请愿斗争,群众请愿代表周恩来、郭隆真、于方舟、张若名4人被逮捕。负责留守工作的邓颖超等人马上分头联络绅商各界,开展营救工作。他们发动学生自愿签名,去代替被捕的代表受监禁,引起了社会群众的广泛同情。邓颖超等人为狱中战友聘请了以刘崇佑大律师为首的律师团,开展合法斗争,同时发动群众向当局施加压力。她们甘冒被学校开除的风险,经过一系列监狱内外的斗争,终于使周恩来等4人安全获释,取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P4-5
《中共党史人物传》是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由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持编纂的大型历史丛书。从1979年至2015年,在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会的主持下,陆续编辑出版89卷包括1000余位党史人物的传记,总计2500余万字。该套丛书由陈云同志题写书名,收录的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
承担此项工作的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是1979年成立的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致力于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和传记的编纂与出版工作。现主管单位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会员由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教学研究机构和学者组成。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成为了解和研究各位传主生平和党的历史的重要参考。近年来,仍有许多读者不断来信要求购买;但由于该书是陆续出版的,且发行多年,早已脱销。为满足读者需要,我们决定再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再版时,我们对中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邓小平的传记做了全面修订。同时请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学者,审看了比较重要的100位党史人物传记。由于《中共党史人物传》出版时间跨度很大,陆续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收入此套丛书的部分完成较早的传记已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本次再版时,党史人物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对稿件进行了细致的审定和编辑加工: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原版体例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尽可能做了规范化处理;校正了原版传记中的一些错漏之处;特别是在人名、地名、名词术语的核实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一些难以核查的问题仍维持原貌,留待以后考证。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编校质量方面,都较此前有所充实和提高。尽管如此,仍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将来的进一步修订,也有利于在今后的人物传记的续编工作中改进。
我们希望,本套大型传记丛书的再版对于推动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党史知识、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献上一份厚礼!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2017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