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二节 地理人口概况
第三节 方言概述
一 内黄方言的系属
二 内部差异
三 方言调查情况
四 研究概况及本书的写作意义
五 本书使用符号说明
第一章 语音系统
第一节 声母
一 声母表
二 声母说明
第二节 韵母
一 韵母表
二 韵母说明
第三节 声调
一 声调表
二 声调说明
第四节 声韵调配合关系
一 声韵配合关系
二 声韵调配合总表
第五节 音变系统
一 韵母变化
二 合音
三 连读变调
四 轻声
第六节 同音字表
第二章 语法系统
第一节 词缀
一 名词词缀
二 形容词词缀
三 几个表音词头
四 语缀“儿”
第二节 谓词变韵(D变韵)
一 动词变韵
二 形容词的变韵
第三节 代词
一 人称代词
二 疑问代词
三 指示代词
四 指示叹词
第四节 副词
一 范围副词
二 时间副词
三 程度副词
四 语气副词
五 情态副词
六 否定副词
第五节 介词
一 引进处所、时间
二 引进关涉对象
三 引进工具、依据
四 引进原因、目的
五 引进施事、受事
第六节 连词
一 联合连词
二 偏正连词
第七节 助词
一 时态助词
二 语气助词
三 多功能助词“嘞”
第八节 句子
一 比较句
二 处置句
三 被动句
四 重动句与述补结构
五 疑问句
六 复叠句
第三章 词汇分类表
第四章 语料标音
一 情景会话
二 曲儿(儿歌)
三 谜(谜语)
四 谚语
五 歇后语
六 古气(故事)
七 民间小调
附录一 河南内黄方言动趋式动词的变韵
附录二 内黄方言常用变韵动词表
说明
附录三 内黄方言可进入“VD+NP受事+NP方所”结构的常用动词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