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鹰和狐狸
鹰和狐狸约定互相友好相处,毗邻而居,以为这样可以密切交往,巩固友谊。于是,鹰飞上一棵大树,在那里孵化小鹰,狐狸则在树下的灌木丛里生育儿女。
一天,狐狸出去觅食,鹰也在仔细观察,寻找食物,就飞进灌木丛,把小狐狸抓来,同自己的小鹰一起饱餐了一顿。
狐狸回来后,知道了发生的事情,不仅为自己的儿女之死而悲痛。也为自己无法报复而伤心,因为他是走兽,无法追逐飞禽。于是,他只好站在远处诅咒敌人,这是缺乏能力的弱者仍可以做到的事情。
鹰背叛友谊的行为终究没有能躲过严厉的惩罚。
一些人在地里用山羊献祭,鹰从树上飞下去,从祭台上抓起燃烧着的肠子。在他把那肠子带进巢里后,突然刮起了大风,干枯的树枝被肠子的火星燃着。那些小鹰还没有长好羽毛,就都被烧着,落到了地上。
这时狐狸迅速跑过来,当着鹰的面把所有的小鹰都给吃掉了。
这则故事说明,那些背弃友谊的人即使能躲过受害者的报复,也逃不过神祗的惩罚。
二 鹰、穴鸟和牧人
鹰从一处高高的悬崖上飞下来,抓走了一只羊羔。
穴鸟见了那情景,惊羡不已,也想仿效一下。于是他啪啦啪啦地从空中飞下来,落到一只公羊的背上。然而在他把爪子扎进羊毛后,爪子便被羊毛缠住了,任凭他扑动翅膀,怎么也飞不起来。
牧人看见了,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便赶紧跑过来,把他捉住,截去了他翅膀上那些强劲的羽毛。
傍晚时,牧人把穴鸟带回去,给自己的孩子们。孩子们询问那是一只什么鸟,牧人回答说;“我明明知道他是一只穴鸟,可他自己却想成为鹰。”
这则故事是说,与强者竞争毫无意义,失利时还会招来耻笑。
三 鹰和屎壳郎
鹰追逐兔子。
兔子正无处可以求救,出现了机遇。他看见~只屎壳郎,便向屎壳郎求助。那屎壳郎一面鼓励他,一面注视着鹰,要求鹰不要抓走向他求援的兔子。鹰瞧不起小小的屎壳郎,当着屎壳郎的面把兔子吃了。
屎壳郎记住了这件事情,从此总是注视着鹰巢,只要鹰一产卵,他便飞上去,推滚那些卵,使它们掉下来砸碎。
鹰不得不到处躲避屎壳郎,最后逃到宙斯那里,恳求给他一个安全的地方孵育小鹰。
宙斯让鹰在他自己胸前的衣褶里产卵,屎壳郎见了,就滚了一个粪球,飞上天空,从那里把粪球扔进宙斯的衣褶里。宙斯站起来,想抖掉那粪球,无意中把那些鹰卵也抖掉了。
据说从此以后,凡是在屎壳郎出现的季节,鹰是不孵卵的。
这则故事告诫人们,对任何人都不要藐视,因为不可能有人如此懦弱,以至于受了侮辱也不会为自己进行报复。
四 负债人
在雅典,有个人负了债,债主催他还债。
起初他进行推托,要求延期偿还。当债主不答应他的要求时,他便把自己仅有的一头老母猪赶出来,当着债主的面出售。
有个买主走过来,询问那母猪是否能下崽,负债人说,那母猪不但能下崽,而且还非同寻常,会在农神节下母猪,在雅典娜@节下公猪。
买主对负债人的话感到诧异,这时债主说:“请你不要惊奇,这头母猪在狄奥倪索斯节还会给你生下小山羊呢。”
这则故事表明,许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胆敢为不可能的事情作伪证。
P1-4
自古以来,寓言都是一种为人们普遍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在欧洲寓言史上,历史最久远、影响最大的当推古希腊的《伊索寓言》。
古希腊的地理范围与今天的希腊大体相仿。它的主要部分是巴尔干半岛南部地区.此外还有爱琴海中诸岛屿、克里特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此外,古希腊人很早便向海外移民,他们在意大利半岛南部沿海、西西里岛、今法国南部沿海地区、北非沿海地区以及黑海沿岸还建有许多移民地。古希腊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古希腊人人数并不很多,但他们却在距今数千年之前,便利用大自然赋予的优越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奋发精神,创造出了令后人赞叹不已的灿烂文化,这里有长篇文学巨制荷马史诗,有杰出的舞台戏剧艺术,有精美的雕塑、绘画创作等,《伊索寓言》则是他们丰富的智慧和杰出的文学创作才能的另一种体现。
伊索被公认为古希腊最杰出的寓言作家。不过他虽然享誉古今,但关于他的生平人们却知之甚少。现今关于伊索生平最重要的一段历史记述见于古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一约前430年)的《历史》第二卷。希罗多德在记述埃及历史时提到:“罗多皮斯……是萨摩斯人赫菲斯托波利斯之子雅德蒙的女奴,并且与写作寓言的伊索同为一个主人的奴隶。”希罗多德认为伊索是赫菲斯托波利斯的奴隶的重要证据是,当伊索被得尔斐人加害,得尔斐人遵照神示要求,召请人去领取为伊索被害而付的赔偿金时,只有上述雅德蒙的同名孙子去认领。罗多皮斯是一位名伎。希罗多德认为,“罗多皮斯的壮年是在阿马西斯为王的时期。”阿马西斯是埃及国王,公元前570一前526年在位。古希腊人的“壮年”概念一般指四十岁左右。由此人们一般认为,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入。
根据一些其他材料,伊索可能出生于小亚细亚的弗律基亚,曾经在一个名叫克珊托斯的人家为奴。他由于天资聪颖而获得自由后,曾游历各地,给人们讲述各种寓言故事,深受人们喜爱。据说伊索曾受吕底亚国王克洛索斯(公元前560-前546年在位)的信任,派他出使得尔斐。得尔斐是古希腊的著名圣地,那里的阿波罗神坛发出的神示受到人们高度的崇奉。据称伊索讲述的寓言中有的涉及得尔斐神示,揭露祭司的虚伪,从而引起祭司们的忌恨。得尔斐人见他前来,便设下圈套,诬陷伊索偷了神庙的金器,判伊索死刑,把他推下山崖。上述希罗多德提到的得尔斐祭司为伊索之死交付赔偿金即指此事。古代曾流传过伊索传记,基本上就是根据这些情节结合伊索的寓言故事而编写的,并非真正的信史。
公元前5世纪有一幅瓶画,画着一个外貌丑陋的老头.躬身而坐,面对一只狐狸,显然这就是人们想象中的伊索。如同古代寓言本身主要是普通劳动者源自生活实践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人们的共同智慧一样,伊索的这一形象也集中体现了人们的理想:出身卑微,但富有智慧;形象丑陋,但心灵高尚。
根据现有史料,古希腊的寓言传统远远早于伊索生活的时代。首先,勿用说寓言本身源于口头创作,我们在通常被认为产生于公元前9一前8世纪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即可看到寓言的存在。例如在《伊利亚特》第二十二卷中,特洛亚人被希腊军队打败后溃逃回城,特洛亚王子、特洛亚军队主要将领赫克托尔留在城外。他见希腊军队主要将领阿喀琉斯追来后,迅速逃跑。二人一逃一追,绕城三周后停了下来,准备决斗。赫克托尔提议决斗前双方订一个协议:不管谁杀死谁,都不要侮辱对方的尸体。阿喀琉斯因好友帕特罗克洛斯被赫克托尔杀死报仇心切,愤恨地声称,他们之间不可能有协约可言,接着引用了两个比喻:
有如狮子和人之间不可能有信誓,
狼和绵羊也永远不可能协和一致。
很明显,阿喀琉斯的回答包含了“狮子和人”“狼和绵羊”的寓言故事,而且其含义在阿喀琉斯看来是不言而喻、普遍知晓的。
又如通常认为稍晚于荷马的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约公元前8一前7世纪)在自己的诗歌《劳作与节令》中也曾引用过寓言。他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种种邪恶,希望人们不要互相使用暴力,应公正相处时,便以鹞鹰欺凌夜莺的故事为反证(第203-211行)。
……
《伊索寓言》也很早便传入我国。根据现有史料,伊索寓言是在明朝时期随着“西学东渐”潮流首先传入我国的西方著作之一。利马窦(1552-161O年)是第一个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他于1582年到达澳门,后来到北京定居。他在中国生活期间著译甚丰,其(《畸人十篇》(1608年)中便曾介绍和称引过伊索寓言。他介绍伊索时称伊索是“上古明士”,并说伊索当时的名气很大,“其门下弟子以千计”。他在这部著作中称引了伊索寓言《肚胀的狐狸》《狮子和狐狸》《马和驴》《驴和马》等。在利马窦之后.又有传教士庞迪我(1571-1618年)对伊索寓言作过介绍。庞迪我是利马窦在北京时的助手,著《七克大全》(1614年),在其中称引过《大鸦和狐狸》《兔子和青蛙》《狮子、狼和狐狸》等。
我国第一个伊索寓言译本是《况义》。该译本由法国传教士金民阁口授,我国天主教士张赓笔录,印行于明天启五年,即公元1625年。译本正文收寓言二十二则,附录收寓言十六则,共三十八则。纵观内容,广泛流传的伊索寓言《大鸦和狐狸》《衔肉的狗》《狮子与狼与狐狸))《田野的老鼠与城市的老鼠》《两只青蛙》《青蛙和牛》《乌龟和老鹰》《北风和太阳》《寡妇和母鸡》《驮盐的驴))等皆见于其中。以上寓言的情节有些与现今流传的《伊索寓言》不尽相同,译本重在达意。 我国第一个从英文转译的《伊索寓言》译本出版于1840年,标题为《意拾喻言》,英文标题是ESOF's FABLES,注称“由博学的蒙昧先生用中文撰写,再经他的门生懒惰先生编成现在的形式”。《意拾喻言))含寓言八十二则,堪称壮观。译本称译文为“意译”或“逐字直译”,译文中包含许多纯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反映了当时的翻译风格。此后直至当代,又不断有各种形式的译本或译述本出版,表明伊索寓言在我国流传之广泛。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外国文学翻译介绍事业一派蓬勃兴旺的形势下,伊索寓言继续保持着它的强大生命力,受到许多译者和出版者的重视,出现了许多译本,琳琅满目。
现在这个译本也是根据德国托伊布纳的《希腊罗马作家丛书》中《伊索寓言汇编》1970年版古希腊文译出的。托伊布纳的《希腊罗马作家丛书》是著名的古典原著丛书.该《伊索寓言汇编》中除收集了传统的伊索寓言抄本故事外,也收集了一些其他改编或转述本的故事,不过对后者进行了选择性编录,共得《伊索寓言))故事三百四十六则,翻译时作了精选。
王焕生
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也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
《伊索寓言精选》,顾名思义,精选了《伊索寓言》中的经典作品,包括:《鹰和狐狸》、《鹰、穴鸟和牧人》、《鹰和屎壳郎》、《负债人》、《野山羊和牧人》、《猫和母鸡》、《伊索在船坞里》、《狐狸和山羊》等。
《伊索寓言精选(精)》由伊索编著。
《伊索寓言精选(精)》由伊索编著
伊索寓言的基本特点是故事简明、生动,思想鲜明、耐人寻味。伊索寓言大部分由拟人的动物故事构成。这些动物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又显得很自然逼真,这是寓言创作者对动物习性深刻认真地观察和对周围的生活深入体会的结果。伊索寓言给人们的教训是多方面的。它通过狮子、狼等这些强大动物揭露强者的横暴和凶残本性,通过小羊、兔子等这些弱小动物表现纯朴和天真,通过这些动物的生活经历和交往再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通过这些动物的不同遭遇告诫人们要友爱、真诚,克服各种恶性,做事要顺应自然规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