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计算之美(计算机女科技工作者成长之路)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编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杨芙清:解码科学方程式,关于科学的五句话

撰文/一颗豆

2017年6月7日八点半,北京大学初夏的清晨。一如其他每个清晨,阳光穿梭过古朴的校园、年轻的面庞,悄无声息地落在这里。循着阳光,北京大学理科一号楼静静地隐秘在树荫之中。

五楼,朝南的窗户口,摆着一杯清水。而捧着它的人,正慢慢回忆着跨越半个世纪以来,在她生命中一日不曾缺席的、关于科学的、关于北大的种种过往。

她是杨芙清,今年85岁,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关于她与科学的故事,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便开始了。她在中国的计算机领域留下了很多第一。

我国第一个全部用高级语言书写的操作系统——DJS240机操作系统是她成功主持的;我国第一个规模大、功能强、支持多道程序运行的计算机(150机)操作系统也是她主持研制的,这一成果曾在当时极大地缩短了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杨芙清用一句话,总结了这段光辉而漫长的岁月,“学习计算机科学并不那么难,创新也没有那么神秘”。

简单、自信,却让人忍不住咋舌,难道她是一名天生的学者,骨子里流淌着数学的基因?其实不然,杨芙清说,像很多人一样,她也曾经退怯、迷茫,甚至不知道自己潜质何在。

可冥冥之中,她却从百废待兴坚守到了今天。也许其中,有些我们可以借鉴的,杨芙清关于科学的秘密方程式。

“其实没有什么学霸,不过是笨乌先飞。”——杨芙清

学生时期的杨芙清,曾经并不知晓自己的数学潜质。是一名“大鸭蛋”老师,启发了她与数学之间的缘分。

那是她的中学数学老师,一名南京大学毕业的“怪才”,“怪”在不识人间烟火又异常严格。那时候他出的考卷常常很难,同学们抓耳挠腮也只能换来一个大大的零分,因而得名“大鸭蛋”。

但有一回,“大鸭蛋”的卷子却没有难倒杨芙清。而且出乎意料的,这位严格的老师给了杨芙清120分(满分100分),因为她在考试中用了两种方式来解答一个问题。瞬间,这个来自大名鼎鼎的“大鸭蛋”的120分,让杨芙清有了一种“抬头挺胸”的感觉。她开始窃喜“我是不是真的很有数学天赋呀”?

关于收获和勤奋之间,在杨芙清的身上发生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当杨芙清尝到数学的甜头之后,她对这个科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渴望再次被认可的她,开始变得特别的努力,比其他人都要加倍的努力。渐渐的,同学们开始叫她“小先生”。

数学考试前,会有人让杨芙清辅导功课。那段时间,她小小的身影,站在黑板前,如同一个真的小先生一样,带给了杨芙清满满地关于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孩童时代的丰富阅历是兴趣的根源。”——杨芙清

杨芙清是一个成长于传统书香世家的女孩。成长的过程中,总是有些“合规矩”“合礼数”的要求禁锢着她的一言一行。比如说过年时做了一件新衣服,是不可以穿着到处显摆的,需要在外头套着一件罩衫。等到年初一或有客人来的时候,才能脱掉罩衫,露出里面漂亮的新衣服。

然而这样的“规整”岁月,并没有局限住探索的心。

她看小说。不让出门的时候,杨芙清就躺在木板上,一本一本地看武侠小说。不但看,还练。对着房前天井的墙壁,练着“绝世武学”。

她参与文艺活动。1949年4月23日,无锡市解放,过了一夜的解放军。从那以后,杨芙清开始参加解放时的各种活动。如救济清寒同学义演,那时候演的是红旗舞,她们去军区的文工团学跳红旗舞,在无锡市人民剧场演出,在20名解放军乐队的伴奏下挥舞红旗。之后,当腰鼓、洋鼓传到无锡,她也是第一批学的人。

年轻的杨芙清似乎对世界充满好奇。她总在不断的学习和尝试不同的东西。杨芙清说这些晕染和熏陶,培养了她的好奇心,而这份好奇心在后来自然过渡成了兴趣和创新。

P13-16

目录

夏培肃:严谨治学?甘为人梯

杨芙清:解码科学方程式,关于科学的五句话

胡启恒:肩负历史使命,担当社会责任

丁晓青:中文信息世界的奠基人

王珊:国产数据库系统的自强之路

耿国华:用数字技术还原历史容颜

金芝:通向不同世界的秘密

黄河燕:一生做好一件事

史元春:从小城姑娘到清华教授的计算机情缘

王丽宏:网络安全的守卫者

张艳宁:天道酬勤,做好每一件事

李文新:用编程与未来快乐对话

王蕴红:兴趣比性别更重要

张冬梅:中国硅谷女精英,要做就做到好

卢宇彤:和超级计算机一同成长的女科学家

冯丹:育人,科研两不误

张黔:好奇心是开启科学研究的钥匙

吴华:研究“语言”的理科生

王巨宏:IT女的世界很精彩

徐文渊:找破坏的路,守安全的门

王晓英:情系西部,无悔青春

序言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巾帼不让须眉”的佳话,从古代的穆桂英、花木兰、梁红玉,到现代科技界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中国的居里夫人何泽惠、代中国计算机女科学家夏培肃等都是先例。当我们纵观中国计算机事业60年发展历程的时候,就会发现:一批批女科学家、女科技工作者也在续写着同样的巾帼英雄史。

《计算之美——计算机女科技工作者成长之路》一书是在我的前任姚期智院士倡议下,在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工作委员会的具体推动下,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负责编印的。本书从我国千千万万个计算机女科技工作者中,挑选出了夏培肃院士、杨芙清院士、胡启恒院士、丁晓青教授、王珊教授等21位有代表性的优秀女性科学家、学者或科技工作者,记录了她们的事迹,讲述了她们的求学、成长经历、为科研所做的努力以及为人才培养付出的心血,为计算机科学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编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在新形势下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我们国家的计算机学科目前恰逢一个大发展时期。在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行动计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就更显突出。

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青少年。《计算之美——计算机女科技工作者成长之路》一书正是由此出发,希望鼓励对计算机学科感兴趣的中学生,尤其是女中学生学习计算机科学,为她们树立榜样,厘清计算机学科发展方向,以期推动计算机学科女性人才的培养。

希望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能从本书中汲取营养,激发科学兴趣,点亮科学梦想,走进这美轮美奂、充满了智慧、趣味和女性魅力的计算之美的世界。

是为序。

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工作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未

内容推荐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编的《计算之美:计算机女科技工作者成长之路》是一本关于杨芙清院士、胡启恒院士、史元春、黄河燕等21位中国计算机领域女科学及专家的访谈录,本书将讲述了她们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勇攀科学高峰的科研故事。中国计算机领域的飞速发展,离不开这一群杰出的巾帼英雄的贡献,她们工作中是什么样子的,她们科研路上难忘的故事是哪些,她们的人生求学历程是怎样的。

本书将为大家展现计算机科学领域这一道靓丽的女科学家风景线,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大家领略女科学家的科学及人生之旅。

编辑推荐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编的《计算之美:计算机女科技工作者成长之路》从我国千千万万个计算机女科技工作者中,挑选出了夏培肃院士、杨芙清院士、胡启恒院士、丁晓青教授、王珊教授等21位有代表性的优秀女性科学家、学者或科技工作者,记录了她们的事迹,讲述了她们的求学、成长经历、为科研所做的努力以及为人才培养付出的心血,为计算机科学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4: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