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编著的《偷袭珍珠港/时刻关注/二战经典战役纪实》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于1941年12月7日清晨空袭美国太平洋舰队驻地珍珠港的战役内容。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或奇袭珍珠港。
| 书名 | 偷袭珍珠港/时刻关注/二战经典战役纪实 |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编著的《偷袭珍珠港/时刻关注/二战经典战役纪实》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于1941年12月7日清晨空袭美国太平洋舰队驻地珍珠港的战役内容。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或奇袭珍珠港。 内容推荐 1941年12月7日,一个令所有美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山本五十六的指挥下,千里奔袭,偷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驻地一一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受到重创,自此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帷幕,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范围迅速扩大,并真正演变成为了世界规模的大战。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编著的《偷袭珍珠港/时刻关注/二战经典战役纪实》致力于全面忠实地记录此次战役的前前后后,并以此纪念在那次战争中所有为了人类的正义与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勇士。 目录 第一章 日本不惜一战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整个国际形势发生重大转变……日本否决“北进”计划,采纳东条英机的“南进”攻势,为达到目的,不惜对英美一战…… No.1 日美矛盾凸显 No.2 “南进”还是“北进” No.3 东条英机上台 第二章 偷袭计划出笼 山本就任联合舰队司令,重视海军航空潜力。到1941年,他确信与美、英作战已不可避免,即着手筹划“珍珠港”计划…… No.1 九年前的演习 No.2 嗜赌成性的山本 No.3 决定历史的源田中佐 No.4 信心十足的山本 第三章 鹿儿岛练兵 早在4月间,山本就命令部队开始作战训练。空投鱼雷的训练地点选在和珍珠港条件相似的九州鹿儿岛…… No.1 针对性强化训练 No.2 图上推演 No.3 山本计划终获准 第四章 谍影重重 进攻“珍珠港”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是:日本在夏威夷当地建立了一个有效的情报网……与此同时,美军弗雷德曼中校领导的小组发明了自动破译密码仪器“魔术”…… No.1 “襟裳”号建功 No.2 功不可没的吉川 No.3 未被重视的“魔术” No.4 开往夏威夷的日本客轮 第五章 日本人的外交欺骗 为了掩盖真实的企图,日本一直要求和美国展开积极的对话和磋商。除了外交欺骗,为确保偷袭的突然性,日军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战略欺骗和伪装…… No.1 和谈烟雾弹 No.2 战略欺骗 No.3 假意撤侨 第六章 第三号作战密令 为了在开战之初便一举摧毁美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日军决定以6艘航母和2艘战列舰为主力组成机动部队偷袭珍珠港。机动部队于11月21日在单冠湾集结…… No.1 开战日 No.2 单冠湾集结 No.3 美国人判断失误 No.4 离弦之箭 第七章 日军驶向珍珠港 1941年11月26日清晨,日本舰队正式踏上征途,驶向无垠重洋。舰队实行夜间灯火管制,全程保持无线电静默。12月7日凌晨,飞机起飞,飞向瓦胡岛…… No.1 美国人盲目乐观 No.2 气势汹汹的南云舰队 No.3 短兵相接 第八章 空袭开始 渊田美津雄中佐发出的信号弹在蓝天上拖着长长的黑尾巴,坠向碧海,攻击开始……在日海军著名鱼雷机王牌飞行员村田的领导下,日军扑向美国的战列舰…… No.1 虎、虎、虎 No.2 第一波攻击 No.3 战火中的英雄 No.4 第二波攻击 第九章 偷袭的败笔 南云举棋不定,空袭的成果已超出了他的想象;*后,他否决了渊田美津雄第三轮攻击的建议,放过了美军修船厂、干船坞和潜艇基地…… No.1 夭折的第三波攻击 No.2 日本人的失误 第十章 美国人的怒吼 就军事观点而论,日本赢得了胜利,但在心理上,日本输了。美国人在珍珠港的爆炸声中猛醒,团结成强大的力量…… No.1 弥天大谎不攻自破 No.2 美国对日宣战 No.3 美军轰炸东京 试读章节 1941年的夏天,也许是20世纪最炎热的夏天,不论是在美国,在欧洲,在日本,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 一场空前的巨大风暴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席卷着整个欧洲,将这片大陆上的一个个国家纷纷卷入到纳粹的铁蹄之下。6月22日,德军突然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在6,000门大炮雷霆般的轰击下,德国坦克和步兵如潮水般涌进苏联边界。苏联在德国300万大军的猛攻下丧师失地,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德军便突破苏联边界600公里。疯狂压倒了理智,野蛮征服了文明,人类文明受到空前威胁,反法西斯战争使整个国际形势发生重大转变,战争的阴云也使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各国无不根据新的形势重新审视对外政策方针。 虽然这场风浪正逐渐在欧洲和亚洲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吞噬着每一个国家,但是在千里之外的美国,却依然平静而繁荣。战争的阴云似乎还完全没有侵袭到这片广袤的土地,宽阔的海洋就像一道巨大的屏障,保护着美国的繁荣和安定。只是,这道屏障究竟还能维持多久? 美国首府华盛顿,天气异常闷热,空气中没有丝毫微风在吹动,而在白宫美丽的穹顶下,此时却有一个人内心正掀起狂风巨浪,他就是弗兰克林·罗斯福。 ’ 年近六旬的他此时几乎已快登上人生的顶峰。对于一个因小儿麻痹症而行动不便的人来说,他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已足以让他载入史册。而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就像个船长一样,他正引导着美国这艘大船克服重重危机,驶向光明的未来。可是此时,多年的政治生涯和敏锐的洞察力告诉他,一场异乎寻常的巨大风浪正在前方若隐若现,美丽的天空后面似乎是无尽的阴霾。经验告诉他,如果成功穿行过去,他将成为美国的英雄,一个堪与华盛顿和林肯媲美的英雄,同时他也会成为一个世界的英雄,一个拯救了世界的英雄;如果失败,那么他带领的这艘美国大船将和整个世界一起。沉入无尽的黑暗和鲜血之中。而此时,在华盛顿,在整个美国,却没有几个人有他这样的担忧、有他这样的洞察力。这也难怪,美国的经济在他的带领之下正缓慢、但不断加速地从经济大萧条的泥潭中腾飞,此时的美国,也几乎恢复到了大萧条前的繁荣和富足,大战的阴霾并没有打乱这个距战场万里之外的美丽国家,反而使它益发显得像个世外桃源。虽然此时在大西洋上,美国回航舰队正遭受到德国潜艇日益严重的威胁,但从总体而言,战争却给美国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它正成为世界工厂,源源不断地为世界提供着工农业产品、武器弹药和能源。 此时让罗斯福感到心烦意乱的不是那个长着小胡子的疯子——希特勒,至少目前还有英国和苏联在遏制这个疯子的疯狂脚步,让他感到颇为心烦的是另一个国家,一个几乎大多数欧洲人都无法理解的国家——日本。此时,日本正在东亚和东南亚疯狂扩张,势头无人可挡,英法等国自身难保,更无力捍卫自己的殖民地,而美国此时孤立主义盛行,严重制约着罗斯福采取必要的手段去遏制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势。 他低头看了看桌上的报告,这是美国国务卿赫尔刚才送过来的。赫尔刚刚结束了和日本驻美国大使野村吉三郎的新一轮会谈,此前的60多次美日两国政府会谈都无果而终,新一轮的谈判却还在毫无生气地进行着。 美日争端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末期。日本就开始与美国争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说来也很具有讽刺意义,打开日本国门,使得它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竟然是美国人,这段历史很少有人提起。这个美国人就是马修·培里将军,当他1853年叩开了紧锁着的日本门户之后,一批开明且精力充沛的日本人,自此跃入了一个以实力、以海权为主的世界。他们推翻幕府,建立了君主专制和资本主义相结合的政体。日本人从此一直相信,既然必须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去,那就应该活得很好。为此,日本必须具备世界第一流的海军。就这样,美国人马修·培里将军可以说无意间成为现代日本帝国海军之父,而这群他一生都看不懂的门徒子孙,却在百年之后痛击了他自己的子孙。这也许是命运给美国和日本开的众多玩笑中的一个,也许是第一个。 日本人醉心于向外扩张,即使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爆发的时候,日本也已经视美国海军为日本在太平洋最主要的对手。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到1941年,日本军舰在质和量上都已经可以与美国在太平洋上相抗衡,而且日本舰艇在武器与重量方面甚至还略胜美国舰船一筹。此时的美国上下,在经历了一战的血雨腥风之后,普遍对战争抱有本能的排斥和厌恶心理。罗斯福也不希望美国卷入战争,并企图在未来诡谲的年代避免战争。但是,由于他在海军部任职多年,他不得不时时地考虑战争的可能性。从1933年起,罗斯福一直致力于对抗日本的活动,他从事这些活动多是谨慎而静悄悄地进行,免得公众惊慌。他倾向于禁运作战物资,并支持建设海军,以便帮助国家复兴并在军事上同日本抗衡。虽然他的活动都是谨慎而且静悄悄的,但是控制着参议院的孤立主义者还是给了他诸多的限制。因此,在公开场合,他总是避免对日采取强硬路线,并将执行这种消极路线的责任交给了国务院。 罗斯福又一次拿起这份报告。其实,不用看他也知道谈判的结果是什么,他对这次谈判特别关注,并且还亲自召见过日本谈判代表野村,警告日本不要继续向荷属东印度推进。他还表示愿意以石油换取印度支那的中立化,维持太平洋的和平。但是由于双方在根本利益上的尖锐矛盾,虽然屡经谈判,但在谈判桌上依然唇枪舌剑,谁也不肯退让半分。 刚才,赫尔前往白宫,向他提交了这份谈判报告并汇报了谈判情况。赫尔竭力要求罗斯福对日本实行禁运,以示报复,罗斯福却依然犹豫不决。不是他不明白现在美国和世界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也不是他不想采取行动,只是国内重重的反战声浪使他无法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他曾宣布召开修改中立法的国会特别会议,但是,在参议员博拉、克拉克、范登堡以及库格林神甫和查尔斯·林白上校的领导下,孤立主义者针对修改中立法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攻势,仅仅在3天之内,就有100万份电报和信件涌向国会。而且,让他无法贸然采取行动的最主要原因是民意: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尽管有80%以上的公众同情交战中的盟国,有50%至60%的公众一贯赞成援助英法,但大多数人都明确表示希望美国避免参战。 但是,目前的形势却是已经到了非采取行动不可的时候了。7月17日,日本电告日本驻法国大使,不管维希政府持何态度,日本军队将于7月24日开进南部印度支那。7月28日,日本不顾美国一再强烈反对,悍然在印度支那南部登陆,随即占领了西贡和金兰湾。日本此举大大激怒了美国,赫尔竭力劝说罗斯福对日本实行新的禁运,以示报复。 P11-13 序言 1940年春夏之际,希特勒以“闪电战”横扫西欧,荷兰和法国相继败降,英军退守英伦三岛,美国仍持孤立主义在大洋彼岸置身事外。日本帝国统治者为了建立他们梦寐以求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南下太平洋成了日本最重要的战略目标,而美国则是他们实现这一梦想的一大障碍。 1941年初,为了摧毁美太平洋舰队主力,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进行了初步的谋划。珍珠港是当时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军基地,也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驻扎地,这样,珍珠港就成为日本攻击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聚焦之地。1941年2月,山本指示第11航空舰队参谋长大西泷次郎海军少将,秘密制订出一个初步的作战计划草案,后者又把任务交给舰队参谋源田实海军中佐。源田制订了一套可行的方案提交给山本,山本对其作了一些充实和修改,并正式将其命名为“Z计划”。但是该计划具有极大的冒险性,山本力排众议,甚至不惜以辞职相威胁,最终,日本海军军令部不得不批准了“Z计划”。 在诸多准备基本就绪后,11月5日,山本根据军令部的指示下达了“联合舰队绝密第1号作战命令”,下令对珍珠港发动袭击。在24小时内,山本又发布了第2号命令,初步确定袭击时间为12月8日,星期日,凌晨3时30分(东京时间。夏威夷时间为12月7日,星期日,上午8时)。 美国对日本的偷袭行动并非全不知情,美国利用“魔术”解码破获了日本许多重要的情报,而且在开战前,美国的“华德”号军舰还击沉了一艘日本小型潜艇,美国的雷达站也曾发现日机来袭,但是由于一系列的错误判断,美军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致使日军突袭成功。 12月7日早上6时,南云机动部队接到了进攻命令,担任最大波攻击任务的183架飞机立即在渊田美津雄海军中佐的率领下,扑向珍珠港。 此时,美军太平洋舰队停泊在珍珠港内的舰船计有战列舰8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29艘、潜艇5艘、辅助舰船30艘,岸上机场停有飞机262架。另有2艘航空母舰、8艘重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因有任务而不在珍珠港。由于是星期天,大部分官兵离开了战斗岗位,整个珍珠港呈现出一派假日景象,没有一点戒备。 7时49分,渊田美津雄命令报务员发出突击信号,各飞行突击队立即展开攻击队形,7时55分(预定时间为8时,提前了5分钟),成批炸弹暴雨般倾泻到美太平洋舰队基地四周的希凯姆机场、惠列尔机场和福特岛机场,将机场上成比翼排列的数百架美机炸成一堆堆废铁,摧毁了机库。仅仅几分钟,日本人彻底炸掉了珍珠港的防空设施。渊田在他的座机上观察了美国人挨炸的情况后,向“赤城”号航空母舰上的南云拍发了袭击成功的信号:虎!虎!虎!此时,一直在“长门”号上焦急等待消息的长官山本五十六和他的参谋们顿时如释重负、欣喜若狂。 7时57分,日本鱼雷机从几个方向突入,向福特岛东西两侧的美国军舰发射鱼雷。8时05分,日本水平轰炸机从正西方向进入,再次轰炸了福特岛东侧停泊的战列舰,同时轰炸了高炮火力集中的伊瓦机场。不少美国军舰还来不及作战斗准备就沉入了海底。8时40分,最大攻击波攻击结束,日机顺利完成首次空袭任务后安然返航。 日军担任第二波攻击的168架飞机,于7时15分起飞,8时46分展开攻击队形,从瓦胡岛东部进入,8时55分开始攻击,俯冲轰炸机主要攻击美国舰船,水平轰炸机则继续攻击各机场,战斗机在空中掩护。与此同时,潜入港内的日本袖珍潜艇施放水雷,发射鱼雷,攻击美舰,封锁港口。 这是一场海上、水下、空中,闪电式的立体袭击战,山本五十六一战成名。此次偷袭也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 日本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一定胜利,但是在战略上却犯了严重的错误,挑战了一个它无法战胜的强大国家——美国,更重要的是,它在道义上遭受惨败,与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为敌,这注定了等待它的只有失败和耻辱。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