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亲密关系?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它有以下四个特点:长时间的频繁互动;思想、情感、行为相互依存;共享彼此的物质;将对方视作心理自我的一部分。心理学著作《亲密关系》中界定了亲密关系的六个关键词:了解、关心、依赖、互动、信任和承诺。该书作者布雷姆将亲密关系限定为伴侣和朋友两种,而其他心理学家则将范围拓展到亲子、兄弟姐妹和事业伙伴等,甚至有人认为,只要双方愿意花时间经营,就可以建立亲密关系。
在由隋岩著、京师心智组编的《心理学与亲密关系》中,我们借鉴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理论,只讨论伴侣和亲子这两种亲密关系。不管是古代的宗族社会,还是现代的多元社会,人都生活在伴侣关系和亲子关系当中。孩子从出生到成年期间,生活在与父母建立的亲子关系中;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庭后,生活在伴侣关系和与自己的孩子建立起来的亲子关系中。
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它有以下四个特点:长时间的频繁互动;思想、情感、行为相互依存;共享彼此的物质;将对方视作心理自我的一部分。每个人都生活在亲密关系之中,完美的亲密关系能够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帮助我们获得幸福人生。
由隋岩著、京师心智组编的《心理学与亲密关系》以家庭系统排列的方式解读伴侣关系、亲子关系,从家族系统、夫妻关系、原生家庭、被排除的家庭成员等方面讨论亲密关系,用家庭中常见的问题做例证,帮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爱的序位”如何在亲密关系中发挥作用。
隐匿的关系地图——原生家庭系统
原生家庭,指的是一个人在结婚前所处的家庭环境,成员包括比人的父母与其兄弟姐妹。与原生家庭相对的是新生家庭,即原生家庭里的儿女组成的新家庭,新生家庭的成员中不包括夫妻双方的父母。在家庭系统排列中,原生家庭与新生家庭是相对的概念。
在原生家庭中,父母关爱子女,子女孝敬父母。在新生家庭中,丈夫和妻子结为一体,互助互爱,双方按照彼此的协定经营属于自己的家庭生活。新生家庭中,丈夫也好,妻子也好,应尽量从原生家庭中走出来,以独立的姿态经营新的生活,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新生家庭的成员已经摆脱了原生家庭的影响。因为,每个人都来自原生家庭,是原生家庭的产物。在近代的家庭治疗资料中显示,每个人出生、成长的原生家庭对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原生家庭的气氛、生活习惯、交流方式、互动关系等,会影响这个人的方方面面。同时,这些因素也会被其带到新生家庭中,其中不乏一些负面的因素。
那么原生家庭会在哪些方面影响新生家庭的婚恋关系呢?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是否获得安全感、是否感到自己的独特性、是否被父母肯定、是否被父母关爱、是否有着未了的情感包袱、是否得不到物质的满足、是否与父母间有着未解的心结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择偶观和婚恋观。比如,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未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那么他在成年之后,就会从配偶身上寻找安全感;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很少得到父母的正面肯定,那么他就会在新生家庭中不断渴求得到配偶的肯定。而那些未解开的心结,未完结的情感包袱,未得到的满足,并不会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过去就过去了”,它们会一直存在,跟随从原生家庭出来的子女进入新生家庭,影响夫妻关系和新生的亲子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未能获得的满足,不论是物质要求也好,是情感需求也罢,他都会期望在新生家庭中获得。
比如,一个男人从来没有和某个女人维持三年以上的恋人关系。在过去的20年中,他在不同的际遇中遇到了不同的女人,有过无数次恋爱经历,但每次都无法修成正果,常常为了某个问题而大吵一架,最后不欢而散。于是,他觉得也许自己命犯天煞孤星,认为此生注定会孤独终老了。
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天煞孤星,如果真的有,那么他连众多不欢而散的恋爱关系都不会拥有。之所以他的恋情无法维持长久,问题很可能出在他的原生家庭系统中。因为,原生家庭中的每一次强烈事件都会对人产生影响,其中离别和死亡的影响力是最大的,而漫长的、糟糕的成长记忆同样会毁掉一个人对幸福生活的信心。
不管一个人多大年纪,不管他有什么样的性格癖好,想要拥有一段持久、稳定的恋爱关系,必须处理好过去生活留给自己的问题,反思过去,与过去的痛苦和解,才能真正开始新的生活。背着过去问题的人,永远无法感受到幸福,自然不会在恋爱关系中有幸福感,因此他们的恋爱关系也无法维持长久。被原生家庭束缚的另一个极端体现则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男主角安嘉和是一个家庭暴力者,他是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事业有成,受人尊重。在外人眼中,他是一个世间少有的好男人,但在妻子面前,他是一个性格扭曲,有严重暴力倾向的丈夫。
安嘉和有过两段婚姻。在第一段婚姻期间,他长期殴打妻子,导致妻子无法承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在结婚三年后自杀。在第二段婚姻中,安嘉和因为怀疑新婚燕尔的妻子有外遇,长期殴打妻子,甚至为了销毁证据错手杀人。
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过来说,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安嘉和自幼父母双亡,这使他从小缺乏安全感,对他人和社会都不甚信任。作为兄长,安嘉和为了保护弟弟不受他人欺辱,经常与他人争吵甚至拳脚相向,这也正是他暴力倾向的源头。正是由于他的大男子主义与狭隘的心胸,才导致第一任妻子自杀身亡。第一次婚姻失败之后,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心理上的问题,在开始第二次婚姻后,一切都没有改变,他对待第二任妻子的行为,不过是之前的悲剧重演。
安祖因为能和自己最喜欢的女生结婚而感到幸福。可是婚后,他发现妻子总喜欢挑刺,妻子阿雅不是指责他这里做的不好,就是讽刺他那里做的不对,如果他辩解,两人就会大吵一架。为了维持婚姻,安祖选择了忍耐。作为“受害者”,长久的忍耐让感觉非常压抑,几乎要崩溃了。
有一次,安祖出差路过阿雅的老家,顺便拜访了岳父岳母,并在岳父家住了一段时间。在和两位老人家相处几天后,安祖终
于找到了妻子爱挑刺的原因。原来,妻子阿雅的行径和岳母如出一辙。岳母总喜欢用大嗓门说话,对岳父做的事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即使岳父并没有犯多大错,她也一副特别不满意的表情。
安祖趁着岳母外出时悄悄地对岳父说:“我发现,阿雅和妈好像啊!”
“有其母必有其女呗。”岳父调侃道,“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她们娘俩啊,也就是用挑三拣四来展现一下个人价值,用你们年轻人的话说,就是在刷存在感。所以呢,不用太放在心上。”
听过岳父的“经验之谈”,安祖从心底生出了勇气,他好像找到了和阿雅友好相处的方法。
一份来自婚姻咨询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一半以上濒临崩溃的婚姻关系都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决定其未来的婚恋观。比如一个人生长在父母长期争吵或离异、有外遇、有家庭暴力等情况的家庭中,那么这个人的婚恋观十有八九不会正常,他会无意识地把原生家庭遗留的问题带到新生家庭中,从而导致其婚姻关系的崩溃。一个人在原生家庭的影响下,尤其是负面影响之下,想要找到经营新生家庭的方法,不仅需要学识,还需要智慧。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新生家庭的问题都要归咎于原生家庭,毕竟新生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复杂,出现的问题,既可能来自原生家庭,也可能来自新生家庭本身。所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我们研究原生家庭中的问题,是为了鼓励人们正视原生家庭遗留下的问题,从而找出解决之道,只有如此才会使新生家庭幸福美满。(P34-37)
什么是亲密关系?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它有以下四个特点:长时间的频繁互动;思想、情感、行为相互依存;共享彼此的物质;将对方视作心理自我的一部分。心理学著作《亲密关系》中界定了亲密关系的六个关键词:了解、关心、依赖、互动、信任和承诺。此书作者布雷姆将亲密关系限定在伴侣和朋友两种,而其他心理学家则将范围拓展到亲子、兄弟姐妹和事业伙伴等,甚至有人认为,只要双方愿意花时间经营,就可以建立亲密关系。
在本书中,我们借鉴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理论,只讨论伴侣和亲子这两种亲密关系。不管是古代的宗族社会,还是现代的多元社会,人都生活在伴侣关系和亲子关系当中。孩子从出生到成年期间,生活在与父母建立的亲子关系中;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庭后,生活在伴侣关系和与自己的孩子建立起来的亲子关系中。
家庭系统排列(Family Constellations),是目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又称为“心灵工作法”(soul work),由德国心理学家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最早研究发展起来,是系统排列的一种。它的宗旨即用现象学的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找出引发家庭系统内部问题的根源。
家庭系统排列研究家庭生活、两性关系、亲子关系、身心健康、灵性成长等众多课题。它基于家庭中存在的“爱的序位”这一基础,深信每个家庭系统中都有着固定的序位,而系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位置,彼此之间构成秩序,一旦秩序被打乱,对个人和家庭系统来说都是灾难性的,悲剧会延续到家族中的下一代。比如,家庭成员主动僭越或者被迫从家庭中排除。
家庭系统中存在着隐藏的规律,它悄无声息地运作着,左右着每个家庭成员的命运。家庭中发生的负性事件常常是因为有人违反了这条隐藏的规律,而负性事件的发生会有连锁反应,使家庭重复发生负性事件。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产生问题的根源,那么悲剧就会像家族基因一样,延续到无辜的下一代。
本书以家庭系统排列的方式解读伴侣关系、亲子关系,从家族系统、夫妻关系、原生家庭、被排除的家庭成员等方面讨论亲密关系,用家庭中常见的问题做例证,帮助读者更具体地了解“爱的序位”如何在亲密关系中发挥作用。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惑,比如不满父母与自己的交流方式,却始终找不到解决方法;不明白为什么婆婆和儿媳妇永远像冤家一样;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和每一任男朋友的相处模式都像妈和儿子……你大可翻开这本书,在某一页的某个段落或许就有你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