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第八部长篇小说,被他称为“心中最宠爱的孩子”。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语气,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在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里,狄更斯借“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某些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历程,表现出他的人生态度、道德理想。作品所展示的绘声绘色、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具有鲜明深刻的时代特点。
为了帮助中小学生做到无障碍阅读,我们邀请了全国各地知名的一线教师组成编委会,他们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出发,从宏观阅读和微观阅读两个方面,对作品进行精读赏析,在完整呈现名著原貌的基础上,又从导读、旁批、注释、名师赏析、延伸思考这几个角度加以解读。
狄更斯著的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讲述了:
科波菲尔是个遗腹子,继父对她和母亲横加虐待。世事变迁,科波菲尔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作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处在何时,都要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
接着佩格蒂打开一扇小门,带我看了我的卧室。这是我见过的最完美、最让人喜欢的卧室了——它位于船尾,整洁有序。墙上挂着一面小镜子,镜子的高度正好适合我。房间里有一张小床。刚好够我睡。还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一个大杯子,里面插着海草,它们为这张桌子平添了许多色彩。房间墙壁刷得像牛奶一般白,鲜亮刺眼。不过,我发现船屋充满了鱼腥味,这味道简直无孔不入。我悄悄地把这一发现告诉佩格蒂,她说她哥哥是贩卖海货的。外面的一间小木屋里,经常能看到一大堆海货,那些海里的小动物们彼此聚结,不管钳住什么,都不肯松开。
我们来的时候,一位系着白围裙,彬彬有礼的妇女迎接了我们,还有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小艾米莉和她在一起。我走上前去想吻她一下,可她害羞地躲了起来。后来,一个面容和气的汉子走了进来,从佩格蒂对他的礼数来看,我断定这个人是她的哥哥。果不其然,佩格蒂对我介绍说,他就是这一家的主人——佩格蒂先生。
佩格蒂先生向我问好,交谈中我发现,汉姆和那个小艾米莉都是佩格蒂先生收养的孩子,他们的父亲,都葬身大海。我又询问起葛米治太太。
可是刚说到这里,佩格蒂,我说的是我自己的那个佩格蒂,对我使了个眼色,让我不要再问下去了,我只好闭上嘴巴,看着同样默不作声的大家。直到睡觉的时候,佩格蒂才告诉我说,葛米治太太是他伙伴的遗孀(shuang),那伙伴死的时候很穷。佩格蒂说,佩格蒂先生自己也是个穷人,可是他内心似金。
待到晨曦(灯)降临,我跟小艾米莉一起跑出门外,到海滩上拾小石子玩。
我们边聊边走,走了很远。走回佩格蒂先生的家时,我们天真地轻轻互吻,洋溢着欢笑进屋吃早饭。
我爱上了小艾米莉,那份爱情,跟后来长大成人后那份刻骨铭心的爱一样真挚,但更加纯净,没有杂质。
我们总是在那片苍老的海滩上闲逛。至于什么门当户对,小艾米莉和我全都没有这类烦恼,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过未来。
很快我就发现,葛米治太太虽然寄住在佩格蒂先生家,但是她好像不那么讨人喜欢。葛米治太太很容易伤心烦躁,在这么小的一个屋子里,她经常哭丧着脸抱怨这抱怨那,弄得大家都很尴尬。
佩格蒂先生经常会去一家叫乐意的酒馆。这事是在我来后的某天晚上发现的。那天晚上,佩格蒂先生不在家,八点多钟的时候,葛米治太太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钟表,随后说,他一定又去乐意酒馆了。她还说,她早晨就知道他要去那儿。
这一天葛米治太太一直都不高兴。上午,壁炉往外冒烟,她就哭了起来。喊着“我是个孤苦伶仃
的苦命人,什么都跟我过不去呀!”这是葛米治太太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常说的一句话,“什么都跟我过小去!”。
那天寒风刺骨,在我看来,葛米治太太专用的那个炉边位子,似乎是最暖和、最舒适的地方了,她那张椅子无疑也是最舒服的所在,可是那一天。好像一切都让她觉得不顺眼。她老是埋怨天气冷,还总是哭着重复“我是个孤苦伶仃的苦命人,什么都跟我过不去!”
吃饭时她也是如此。因为我是贵客,所以优先给我上菜,紧跟着就是葛米治太太。不过她还是会吃着吃着就抱怨鱼太小,或者米饭不好吃,于是又哭了起来,非常伤心地把前面说过的那句话又说了很多遍。
佩格蒂先生在晚上九点来钟回来时,葛米治太太正十分痛苦地坐在一个角落里织东西。葛米治太太除了可怜巴巴地唉声叹气之外,什么话也没有说。
“出什么事啦?”佩格蒂先生双手一拍说道,“别这样,高兴起来吧,老小妞!”
可是葛米治太太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她掏出一块黑色绸子手帕,擦了擦眼睛,然后把它放在外面,接着她又拿它擦了一会儿眼睛,擦完仍旧把它放在外面备用。
过了好一会儿,葛米治太太又开始说,自己是一个孤苦伶仃的苦命人,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都跟她作对。
我坐在那儿听着这番话,禁不住心里想,除了她葛米治太太外,这不幸已经扩散到其他一些人身上了。可是佩格蒂先生并没有反驳,他只是想让葛米治太太高兴起来。
葛米治太太说完这番话,起身离开,睡觉去了。佩格蒂先生除了深表同情之外,没有流露出任何别的感情,葛米治太太走了之后,他朝我们大家看了看,并向大家解释说:“她这是又在想那个已经归西的人了!”
P12-14
世界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经典著作。它们涉及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等各个学科。这些著作不仅在当时产生过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后世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智慧已经成为全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日趋繁荣,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学习这些优秀的文化成果,而文学作品无疑是人类文明宝库中非常重要的瑰宝。阅读名著对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由此,我们推出了《语文新课标指定必读丛书》。
《大卫·科波菲尔》系丛书系列之一。它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第八部长篇小说,被他称为“心中最宠爱的孩子”。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语气,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在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里,狄更斯借“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某些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历程,表现出他的人生态度、道德理想。作品所展示的绘声绘色、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具有鲜明深刻的时代特点。
为了帮助中小学生做到无障碍阅读,我们邀请了全国各地知名的一线教师组成编委会,他们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出发,从宏观阅读和微观阅读两个方面,对作品进行精读赏析,在完整呈现名著原貌的基础上,又从以下角度加以解读。
导读:对作者及其作品做了初步的介绍,便于同学们在阅读前,对作品的全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旁批:对文中的精彩词句和语段给予提示和解释,以引起同学们由此及彼的思考。
注释:对原著正文中涉及的一些字词、成语、地名、人名等方面加以解释。
名师赏析:具体分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旨精神,并对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典型语言等方面进行鉴赏。
延伸思考:从作品的实际内容出发,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后做更深入的思考。
留一点儿时问给读书,多一点儿空闲给思考。从名著中汲取知识和智慧,在读书中感悟人生、成长成才。与名著同行,与经典为伴,相信这样的人生会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