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寻茶问道(与一杯茶相遇的美好)
分类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作者 白子一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资深茶艺讲师白子一著的《寻茶问道(与一杯茶相遇的美好)》是一本关于茶文化的书籍,更是一幅活泼泼的寻茶地图,从彩云之南、江浙、安徽、福建、两湖、两广,到丝绸之路上的新疆,乃至国外,到处留下她寻茶的身影、喝茶的芳踪、人生的感悟、用心的考证。

内容推荐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漫漫茶路也是这样,一路披荆斩棘,蜿蜒崎岖,能有志于茶,敢于踽踽独行,以苦为乐的人,终能感受到那种难以言说的一路芬芳。

《寻茶问道(与一杯茶相遇的美好)》是资深茶艺讲师白子一十多年来茶山游历、学习经验的总结,以云南、江浙、安徽、福建、两湖、两广、新疆等三十多个知名茶区以及代表性的名茶为线索,通过荼山游学的方式,展现茶山的风貌,制茶的工艺、历史,品茶的文化、体悟。

目录

云南

 勐库大雪山

 昔归

 布朗山茶事

 景迈古茶园

 易武刮风寨

 曼松猫耳朵

 冰岛

 生熟普洱

 月光美人

 凤庆滇红

安徽

 祁门安茶

 黄山毛峰

 祁红工夫

福建

 安溪铁观音

 武夷岩茶

 桐木正山小种

 福鼎白茶

岭南

 潮州凤凰单丛

 梧州六堡茶

江浙

 西湖龙井

 苏州碧螺春

四川

 四川花茶

湖北

 黄州英山云

新疆

 新疆茯砖

湖南

 安化探源

山东

 莱芜老干烘

国外

 大吉岭红茶

 英国下午茶

 日本茶道

后记

试读章节

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儿必是先到自己的茶室,在茶桌前静坐,闭上眼睛闻满室的幽香,这时紧张的神经一下就放松下来。抬眼望着满屋子的荼,那一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茶儿们安住在紫砂罐儿里,一排排整齐地在架子上,罐上贴着哪一年的什么茶怎么来的。朋友看过后打趣我说,你这存的不是茶,是记忆。这种有岁月可回头的确幸,是他物不可及的。偶尔跟自己玩个游戏,盲点一下第几架、第几排、第几罐的茶,拿出来喝喝,也是别有意思。今天盲点了一罐,翻看茶签儿:曼松古树猫耳朵,2014年师父送的,顿时打翻记忆一坛。

师父是个“老江湖”,常年在荼山里跑,什么路上哪里有个坑哪里有个洼都熟悉。他是带我走上普洱茶这条“不归路”的人。后来我也跟在他屁股后面开始跑荼山,当然这是后话,刚开始一定是学艺阶段。师父隔三岔五地会从云南顺丰快递茶给我,收到快递信息时就眼巴巴地跟踪快递信息,这眼巴巴里满是期待和忐忑,因为这云中锦书中有可能是挖好坑的考题,掉进坑中多次以后也学会严谨和小心翼翼,对茶更是越来越敬畏。收到快递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这次的茶跟以往特别不一样,条索色泽油润,看上去像生普,粗闻千茶香也是生普特有的香气,可是它却小得出奇,千茶只有指甲盖那么大。打电话给师父,天马行空地一顿瞎猜,师父幽幽地回了一句:“你喝喝再说。”

赶紧取水备器,候水时看着干茶仔细思量:采摘标准是两叶而不是单芽,为什么会这么小呢?难道是其他地方的小叶种用普洱生茶的工艺做的?温杯洁具之后,拨茶入瓯,静置几秒后,轻取盖碗试闻茶香,蜜香、果香,还有阳光的味道迎面扑来。这香气不柔弱、不轻浮,却也不似普通古树茶那么沉稳,而是浓郁热烈,带着满身的阳光正能量和义薄云天式的豪气,似初亲政时的康熙爷,斗志昂扬、能量满满、英雄少年。

“这个真的是特别。”我不禁赞叹,茶汤入口,竟然是古树茶才有的饱满,滋味不是小清新和傻白甜,能量充足同时内涵满满;气质不似其他古树茶一样略显深沉,而是朝气蓬勃和向上蒸腾的。若是一位老夫喝完,定会跟了这茶一起发发少年狂。饮罢几杯,它不似其他普洱茶喝完后峰回路转生出霸气的生津和回甘,也不似有些普洱茶一样留下兰香顺着津液缠绵,它留在口中久久不散的是蓬勃向上的力量,这股力量能使人胸中顿生豪气,忘掉一切畏惧。

给师父打电话汇报品饮所得,师父说这是曼松古树的猫耳朵。曼松属于倚邦产区,倚邦在象明境内,是古六大茶山之一(古六茶大山:蛮砖、倚邦、曼撒、莽枝,攸乐、革登)。倚邦曾经最辉煌:单从茶上讲,清代雪渔《鸿泥杂志》中记载,六大茶山中惟倚邦、蛮砖者味较胜。论地位。从明隆庆四年(1570年)到清光绪末年,倚邦一直是古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和行政主管地。倚邦最命运多舛:1942年和1949年的两场大火和随后的一场瘟疫,让它元气大伤,从此版纳的茶叶重心转到了易武。倚邦最特别:倚邦产区的茶,不同于云南其他地区的茶,是个罕见的小叶种。

关于倚邦小叶种的来源有两个说法:一是武侯遗种,二是自然变异。在武侯遗种说中,有一种说法是诸葛亮南征途中与士兵走散,诸葛亮散下茶籽为记号,后来茶籽变成了茶树;另一种说法是诸葛亮跟当时追随的濮人走散,为了安顿濮人撒下茶籽让他们安居。武侯遗种说中的核心点是倚邦茶区的小叶树种来自四川。很多专家例如云南的张芳赐教授则认为倚邦的小叶种是云南的大叶种偶然自然变异来的,至今学界并无最终定论。

倚邦小叶种普遍做成干茶,有成年人手指肚一样大,俗称“驴耳朵”,猫耳朵是里面最小的品种,成品茶只有指甲盖大小,而且叶比芽小,大概是在树上和泡在杯子的样子,取名的人觉得比较像猫耳朵吧。产猫耳朵最有名的地方是曼松。很多人也许知道易武、班章、冰岛,但是有可能不知道曼松,然而普洱茶在明清两代的繁荣有一多半是曼松谱写的。曼松的猫耳朵因开水冲泡永立不倒,象征江山的稳固长青,在明代开始被列为贡茶,开启了长达几百年的兴盛,兴盛时期为了保证茶山和茶叶的安全,朝廷还专门派官兵把守。

P45-49

序言

寻茶问道,一路茶香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漫漫茶路也是这样,从荒山、从莽野、从湖泊、从绿洲,一路披荆斩棘,蜿蜒崎岖,能有志于茶,敢于踽踽独行,以苦为乐的,就能感受到那种难以言说的一路芬芳。

白子一茶路上的乐此不疲,一定是寻香而至,为茶而忙。我们看到的她那份为茶奔波的辛苦、疲惫,对她可能是诗与远方,是云淡风轻里的甘之如饴。

翻看白子一的《寻茶问道》,就是一幅活泼泼的寻茶地图,从彩云之南,江浙、安徽、福建、两湖、两广,到丝绸之路上的新疆,乃至国外,到处留下她寻茶的身影、喝茶的芳踪、人生的感悟、用心的考证,这一点很让我服气。为什么呢?我在她这个年龄时,仅仅借出公差的机会去过福建的武夷山和四川的蒙顶山,对茶还停留在懵懵懂懂的阶段。长江后浪推前浪,从白子一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年轻人习茶的那份不懈努力,后生可畏。

该书里最能触动我的,是莱芜的老干烘,这个茶很少有人写过,也不为多数人熟悉,它不属于六大茶类,但却是极生活化的一种适于普罗大众品饮的特殊茶类。莱芜老干烘属于粗茶,是把粗枝大叶茶的烘焙至焦糖化,粗喝起来类似高火的低端岩茶,所以泡起来简单,喝起来不苦涩,茶汤里无论浓淡,总带着几分甜甜的焦糖香与高火香,虽不鲜美,但却是莱芜地区人们漫长冬季里的醇厚与温暖。粗茶淡饭保平安,茶里蕴含着普通百姓的生活智慧。我年少的时候,喝过老干烘,茶陪我渡过“三更灯火五更鸡”的中学时代。记得那时,春去冬来,在学校圈起的高墙里,端着一只有着磕碰痕迹的搪瓷缸子,闷着半缸子浓酽的老干烘,苦涩的喝着,望着天空的北雁南飞,心头是温暖的。茶,苦尽甘来,俨然是那个枯燥时代心灵的一种期望和慰藉。

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浓酽有浓情。浓淡清香,各有味趣,这就是让人冷暖自知的茶。茶从东汉以来的“益意思”、久服“悦志”,一直到唐代皎然的“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茶”与“道”便如影随形。行踏春芜看茗归,寻茶问道,寻茶悟道,茶在心中,道就在脚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上下求索。

静清和

2017年10月于济南

后记

闲日偶读董其昌画论,其谈曰:“读倪云林画,如嚼橄榄,舌有回甘。”回甘可能是很好的余味,余味隽永,则是最美妙的味之体验了。味有人生味,有天地味,有可知味,有未知味。古人常用味来表达对事物的探知,如王右军得书之真味,李杜得诗之本味,东坡又得词之大味。东坡先生不仅知诗味,更知茶味,他夜晚办事要喝茶:“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粟宜窗征。”创作诗文要喝茶:“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睡前睡后也要喝茶:“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更有《水调歌头》词记咏了采荼、制荼、点茶、品茶的经过。

古今爱茶之人甚众,皆因为得到了茶之本色之美,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味是得到真美之后精神上的情思和遐想,是在亲身求索后的本真体悟,是在洁净内心里的唱咏。此番作为必绝浮燥之心,求真谛之志,涉万重山水,而其本体又需聪颖独慧,境界如皓月明空。子一于此深有独悟,她承家源,弃高学业,乘幽控寂,典御十方。她既品茶之乐趣,又咀嚼茶之无奈。她一直在茶香中跋涉,有休憩,但没有停顿;有低谷,但又一往无前。她用自己的勤思妙悟去索求茶之真源。她是一个勤奋的求索者,同时她的勤奋和感知又激励了更多爱茶之人,这种求索是如此的美好、醇香、幸福。

晚清名人梁童钷,谈及岩茶时,概括为“香、清、甘、活”四字。而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微乎,然亦必瀹以山中之水,方能悟次消息。我理解,如此苦心无非求真茶,求真味。唐时太宗皇帝为玄奘取经,特作《圣经序》,并谓“胜朝盛事”。玄奘也得真经并功德无量。子一茶书出版,特记简短文字以作后记,惶恐惶恐,荣幸而又感慨!

海华

丁酉年仲秋姑苏一玉兰堂

书评(媒体评论)

翻看白子一的《寻茶问道》,就是一幅活泼泼的寻茶地图,从彩云之南、江浙、安徽、福建、两湖、两广,到丝绸之路上的新疆,乃至国外,到处留下她寻茶的身影、喝茶的芳踪、人生的感悟、用心的考证,这一点很让我服气。为什么呢?我在她的这个年龄时,仅仅借出公差的机会去过福建的武夷山和四川的蒙顶山,对茶还停留在懵懵懂懂的阶段。长江后浪推前浪,从白子一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年轻人习茶的那份不懈努力,后生可畏。

——知名茶人静清和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