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著夏丏尊编译朱塞佩·巴尔托利绘的《爱的教育/步印彩色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是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通过一个叫安利柯的小学四年级男孩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爱的教育》讲述了很多发生在学校和生活中的平凡小故事,娓娓记叙师生之情、父子之爱、同学与朋友之谊,展示人性的善良与纯洁,讴歌爱祖国、爱社会的精神。这些小故事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饱含着真挚的情感,读来让人动容,教孩子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会爱,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正直的人。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欢读《爱的教育》,有些国家把《爱的教育》作为小学生的教科书来学习。
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著夏丏尊编译朱塞佩·巴尔托利绘的《爱的教育/步印彩色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是一个意大利的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日记本,上学的快乐,写作业的烦恼,无伤大雅的恶作剧,父母的劝诫和期望……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现在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但他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父母用耐心和爱心,朴实的道理,和身体力行的榜样作用教导他,如何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体验到生活以外的愈多宝贵知识和人情,摆脱人生最初的迷惘和错误的倾向,健康而快活地成长。
义侠的行为
十月二十六日
卡隆的为人,我看了今日的事情就明白了。我因为二年级时候的女先生来问我何时在家,到校稍迟,人了教室,先生还未来。一看,三四个小孩聚在一处,正在戏弄那赤发的一手有残疾的卖野菜人家的孩子克洛西。有的用三角板打他,有的把栗子壳向他的头上投掷,说他是“残废者”,是“鬼怪”,还将手挂在项颈上装他的样子给他看。克洛西一个人坐在位子里,脸色都苍白了,眼睛看着他们,好像说“饶了我吧”。他们见克洛西如此,越加得了风头,越加戏弄他。克洛西终于怒了,红了脸,身子都发颤了。这时那个脸很讨厌的勿兰谛忽然跳上椅子,装出克洛西母亲挑菜担的样子来。克洛西的母亲因为要接克洛西回家,时常到学校里来的,现在听说正病在床上。许多学生都知道克洛西的母亲,看了勿兰谛装的样子,大家笑了起来。克洛西大怒,突然将摆在那里的墨水瓶对准了勿兰谛掷去。勿兰谛很敏捷地避过,墨水瓶恰巧打着了从门外进来的先生的胸部。
大家都逃到座位里,怕得不做一声。先生变了脸色,走到教桌的旁边,用严厉的声音问:“谁?”一个人都没有回答。先生更高了声说:“谁?”
这时,卡隆好像可怜了克洛西,忽然起立,态度很坚决地说:“是我!”先生眼盯着卡隆,又看看呆着的学生们,静静地说:“不是你。”
过了一会儿,又说:“绝不加罚,投掷者起立!’’
克洛西起立了,哭着说:“他们打我,欺侮我。我气昏了,不知不觉就把墨水瓶投过去了。”
“好的!那么欺侮他的人起立!”先生说了,四个学生起立了,把头俯着。
“你们欺侮了无罪的人了!你们欺侮了不幸的小孩,欺侮弱者了!你们做了最无谓、最可耻的事了!卑怯的东西!”
先生说着,走到卡隆的旁边,将手摆在他的腮下,托起他俯下的头来,注视了他的眼说:“你的精神是高尚的!”
卡隆附拢先生的耳,不知说些什么。先生突然向着四个犯罪者说:“我饶恕你们。”
我的女先生
十月二十七日
我二年级时候的女先生,今日准时到家里来访我了。先生不到我家已一年,我们很高兴地招待她。先生的帽子旁仍旧罩着绿色的面罩,衣服极朴素,头发也不修饰,她原是没有工夫打扮的。她脸上的红彩比去年似乎薄了好些,头发也白了些,时时咳嗽。母亲问她:
“那么,你的健康怎样?先生!你如果不再顾着你的身体……”
“一点没有什么。”先生回答说,带着又喜悦又像忧愁的笑容。
“先生太高声讲话了,为了小孩们太劳累自己的身体了。”母亲又说。
真的,先生的声音,总能让我们清楚听到。我还记得:先生讲话总是连续着一息不停,弄得我们学生连看旁边的工夫都没有了。先生不会忘记自己所教过的学生,无论在几年以前,只要是她教过的总还记得起姓名。听说,每逢月考,她都要到校长先生那里去询问他们的成绩。有时站在学校门口,等学生来了就叫他拿出作文簿给她看,查他进步得怎样了。已经入了中学的学生,也常常穿了长裤子,挂了时计,去访问先生。今天,先生是领了本级的学生去看绘图展览会,回去的时候转到我们这里来的。我们在先生那一班的时候,每逢星期二,先生常领我们到博物馆去,把种种的东西说明给我们听。先生比那时衰弱了许多,可是仍旧非常起劲,遇到学校的事情,讲起来,很快活。两年前,我大病在床上卧着,先生曾来望过我,先生今日还说要看看我那时睡的床,这床其实已经归我的姊姊睡了。先生看了一会儿,也没有说什么。先生因为还要去看望一个病了的学生,不能久留。听说是个马鞍匠的儿子,发麻疹卧在家里呢。她又夹着今晚非改不可的作业本,据说,晚饭以前,某商店的女主人还要到她那里学习算术。
“啊!安利柯!”先生f艋走时向着我说,“你到了能解难题、做长文章的时候,仍肯爱你以前的女先生吗?”说着,吻我。等到出了门,还在阶沿下扬声说:“请你不要忘了我!安利柯啊!”
啊!亲爱的先生!我怎能忘记你呢?我成了大人,一定还记得先生,会到校里来拜望你的。
P9-10
孩子对故事有着与生俱来的渴望,他们通过故事触碰更广大世界的酸甜苦辣,如同当初他们迫切地伸出小手触碰周遭世界一样。一个好故事给孩子心灵的触动,大人永远无法想象,它们是不经意问落在孩子心中的种籽,在他们漫长人生阅历的浇灌中,这种籽会生根发芽,愈长愈丰盛。
这套《步印彩色世界儿童文学名著》,为孩子们挑选了25个故事,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名著,是因为其不受时代所拘,不被地域所限,写故事的人早已作古,故事却仍像刚脱纸砚一般,穿越漫漫时空,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为筛选这套书的文本,我们精挑细选、慎之又慎,以期给孩子一套译文精良的全译本。一部外国文学名著是否好看,要看译者是不是能把原作的情韵和语气传神地再现出来,即是否做到了所谓的“信、达、雅”。我们搜罗每一种书能找到的所有译本,反复比对斟酌,最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译者名单中有了一串闪闪发光的名字:已故的民国老人张友松,古稀之年的老一代翻译家陈筱卿、孙法理、刘月樵,还有功力沉厚的当代翻译家方华文、王之光……我们相信文字是有情感的,那些饱蘸译者情感的文本,更是蕴含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为文配图古来有之,中国历来“图”“书”并称,“图书”者,有书必有图之谓也。优秀的插图一方面能更好地阐释文字的意义,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一方面则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提高阅读者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而对美的鉴赏力,是儿童人格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爱因斯坦甚至认为,它可以成为科学研究的心理动力,并能启迪创造而成为发现科学真理的动因。
引进自意大利老牌出版机构Fahbri的这套插图本文学名著,有2500余幅精美手绘插图,它们制作精良、规模宏大,足以弥补时下名著插图良莠不齐之弊。这些插图出自意大利著名插画家萨尼、皮诺、朱塞佩·巴尔托利等人之手,大多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以写实风格为主。整套书的插图风格统一,与内容非常契合。这些插图,无论是在趣味性、创造性和艺术性上,都是上乘之作,既能恰当地阐释名著的内容,又能培养孩子的审美鉴赏力。
需要说明的是,这套书成书时间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原画作已经遗失,图片只能从意大利原版书翻拍,虽尽全力修复,因时间所限,能力所囿,部分图片尚不能尽如人意,敬请读者诸君谅解。在文本校订上,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讹误仍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赐教,以期日后能不断完善。
步印文化
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