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拿苍蝇拍的红桃王子/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周锐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拿苍蝇拍的红桃王子》是作者周锐的第一本童话集,收录了作者早期创作的三十余篇中短篇童话作品,篇篇精彩,富有幽默感。其中《拿苍蝇拍的红桃王子》这篇优美的童话讲述了这样一个幽默诙谐的故事:从前有一个红桃王子,他一直很疑惑为什么他的手上要拿一把斧子,这斧子到底是干啥用的。直到有一天,一只可恶的苍蝇叮在了他的……

内容推荐

《拿苍蝇拍的红桃王子》是周锐的童话集,分为微型童话、短篇童话、系列童话(节选)三部分,收录了(<哼哈二将》(节选)、《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节选)等51篇优秀作品。

周锐的童话幽默生动,不乏张力,有着深邃的思考、隽永的智慧,深刻而简练,精致而朴实。故事极具可读性,给人轻松的阅读感觉,像嗑瓜子一样无负担。这些奇奇怪怪的故事,在大笑中读罢,回味不尽。

周锐就像一个诗人,总是将人物性格、行为中的一个个细节,借助于幻境,塑造成一个个奇谑的意象,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某种诗意的品格。

本书所收篇目,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杨唤儿童文学奖等。

目录

再版说明

总序

微型童话

 三个木头小姑娘

 JQKA号轮船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草地上的空罐头

 东西木兰村

 肚子里的纪念碑

 理发狮和被理发狮

 阿拖的尾巴

 白鸽子和红气球

 不好看的书

 换星星

 口袋里的爸爸妈妈

 留下的歌

 烟头儿星

 ZUI后一个冬天

 要你赔

 在兴拔河的地方

 霉气公司

 用奖杯吃饭的餐厅

 手多手少

 不好意思

 阿牙

 一个牙疼作家写的牙疼童话

短篇童话

 勇敢理发店

 ZUI佳放映员

 拿苍蝇折的红桃王子

 挤呀挤

 扣子老三

 未来考古记

 九重天

 森林手记

 我被枪毙三个月

 电子琴密码

 蜃帆

 炒命

 废城蜡烛

 出窍

 隐胎

 月亮上找到你的笑

 B我消灭A我

 梦游的朋友

 拯救伶仃草

 咔!咔!咔!咔!

系列童话(节选)

 肚皮上的塞子——选自《阿嗡大夫》

 叫坏人说实话——选自《特别通行证》

 等待天偷星——选自《哼哈二将》

 赤膊鸭怎样变成了鸡毛鸭——选自《鸡毛鸭》

 一百零八号鱼——选自《幽默水浒》

 越背越轻——选自《书包里的老师》

 今天不一样——选自《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

 希儿把爸爸从牢里救出来——选自《希儿的故事》

附录

 作家相册

 作家手迹

试读章节

服装公司的橱窗里,有三个木头小姑娘。穿红衣服的是红姑,其他两个是黄姑和绿姑,穿着黄衣服、绿衣服。她们整天隔着大玻璃朝街上的行人眯眯笑,但谁也没看见她们动过一动,谁也不知道她们想些什么。

只有到了深夜,街上没有一个行人的时候,她们才会伸伸腰,揉揉腿,互相交谈一阵。

“你们看见没有?”红姑对伙伴说,“街上穿红衣服的小姑娘是那么多。”

“可不是,”黄姑赞同说,“而且好像越来越多了。大家都喜欢红颜色,我真羡慕你,红姐。”

红姑很高兴,但她故意说:“黄衣服也不错嘛。”

“不,”黄姑噘起小嘴,“再没比黄衣服更难看的了,街上没什么人穿它了。我真想把这身黄衣服脱下来扔掉,可是我又没有别的衣服。好红姐,”黄姑讨好地对着红姑笑,“咱俩是好朋友不是?”

“怎么啦?”红姑警觉地问,她猜到黄姑要说什么。

“咱俩换换衣服吧。”

“不行!”红姑把脸沉下来。

“你不是说,黄衣服也不错吗?”

“算啦,别来这一套!”

“我只穿三天,就还给你。”

“一天都不行。”红姑毫不通融,“每天,人们都用喜爱的眼光盯着我的红衣服。要是哪一天大家不这么看我了,我会受不了的。”

“黄妹,”一直沉默着的绿姑劝黄姑道,“别缠着红姐了。再说,很快,等到所有的小姑娘都穿上红衣服,人们就会觉得别的颜色新鲜,就再也不会有这么多人穿红衣服了。”

红姑撇撇嘴说:“绿妹,大概是因为穿绿衣服的人也不那么多,你才对我讲这种酸话吧?”

绿姑很文静地笑了笑,不再说什么了。

绿姑没说错,没过多久,小姑娘们不再爱穿红衣服,街上开始时兴黄衣服了。

这天深夜,轮到红姑讨好地对着黄姑笑了。

“黄妹,咱俩是好朋友不是?”

“怎么啦?”黄姑眼皮都不抬一抬。

“我想,咱俩……”

“想换换衣服是不是?”

“好黄妹,你能答应吧?!”

黄姑“哼”一声:“我可不像你那样小气,我愿意把衣服借给别人。而且不只借一天,借个十天、二十天都不在乎!”

“太谢谢啦!”红姑喜出望外地要脱红衣服。

“你干什么,小心着凉!”黄姑挖苦红姑道,“我说‘借给别人’,没说借给你呀!”

红姑脸红了,呆呆地又把扣子扣上。

“绿姐!”黄姑故意大声招呼绿姑,“你穿我的黄衣服吧,咱俩换换,别客气!”

绿姑又文静地一笑:“不用了,我还穿我这一身绿衣服吧,我喜欢它。”

“傻瓜!傻瓜!傻瓜!”红姑朝绿姑斜一眼,心里这样说。

又过了没多久,街上时兴绿衣服了。

这次,红姑没敢再提换衣服的事,怕又碰钉子。

黄姑可高兴了,她可以向绿姑开口呀。绿姑那样温和,她俩又那样融洽……

“绿姐,把你那绿衣服借给我穿几天,没问题吧?”

绿姑说:“衣服当然可以借。不过我想,你是黄姑,应该有自己的颜色。老是赶时髦,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那多没意思呀。”她说完,又一笑,还是那样文静。

黄姑愣住了。

P3-5

序言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曲折而辉煌的历程。回顾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我们心潮涌动,激情难抑。

在中国,“‘儿童文学’这名称,始于‘五四’时代”(茅盾《关于“儿童文学”》)。更具体地说,作为一种新式文学类型的儿童文学是从20世纪初叶开始逐渐为中国人所认识和流传开来的。当时代进入五四新文化运动,这种具有现代性观念和形式的文类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因而“儿童文学”这名称很快被国人所接受。“儿童本位”、“儿童文学”,一时成了文学界、教育界、出版界“最时髦、最新鲜、兴高采烈、提倡鼓吹”(魏寿镛等《儿童文学概论》1923年版)的热门话题。

尽管“儿童文学”这名称是在20世纪初才出现在中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儿童也即我们的祖先对文学的接受是一片空白。正如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有其独特性一样,在中国文化传统与文学传统的影响和作用下,中国古代儿童接受文学的方式与阅读选择也有其明显的独特性,这有民间讲述、蒙学读本传播和儿童自我选择读物三种途径,尤其是民间讲述。证诸史实,中国古代儿童接受的文学形式,主要是民间群体生产的口头文学作品,其中大量体现为民间童话与童谣。学界的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民间童话的遗产相当丰富,例如“灰姑娘型”文本《酉阳杂俎·吴洞》比之欧洲同类型童话还要早出七八百年。因而有论者这样断言:“中国虽古无童话之名,然实固有成文之童话,见晋唐小说。”(周作人《古童话释义》)正因如此,当我们回顾历史时,那种认为中国儿童文学是从1909年商务印书馆编印《童话》丛书,或是从1921年叶圣陶创作《小白船》开始的说法是需要商榷的。如果我们承认民间文学是文学,民间童话与童谣(已被古人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作品)属于儿童文学范畴,那么,很显然,中国儿童文学的来龙去脉自然可以提前到“儿童文学”这一名称出现之前。我们认为,那种对民族文化与文学传统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是需要加以讨论和正视的。对待历史,我们必须采取审慎和“同情的理解”的态度。

我们一方面需要尊重历史,同时需要用发展的观念考察和疏证历史。尽管中国儿童文学的来龙去脉可以追溯到“儿童文学”这一名称出现之前,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则是全部中国儿童文学历史中最为丰富最激动人心最值得大书特书的篇章。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是指起始于20世纪初叶用现代语言与文学形式,表现现代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与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是一种自觉地全方位地服务服从于中国少年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至今已有一百年上下的历史。1902年黄遵宪尝试用白话文创作的儿童诗《幼稚园上学歌》,190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孙毓修编译的童话《无猫国》,1919年《新青年》杂志刊发周作人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女儿》,是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发兴起的重要文学事件与表征。特别是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周作人于1920年发表提出全新儿童文学观念的论文《儿童的文学》,郑振铎于1921年创办中国第一种纯儿童文学杂志《儿童世界》,叶圣陶于1923年出版中国第一部原创短篇童话集《稻草人》,冰心于1923年推出原创儿童散文《寄小读者》,这是中国儿童文学新观念、新作品、新思维形成与奠基的标志性象征与成果,其中的重中之重当数叶圣陶的《稻草人》。这部辑录了23篇短篇童话,体现出“把成人的悲哀显示给儿童”(郑振铎《<稻草人>序》)的为人生而艺术的儿童文学思想的童话集,得到了鲁迅的高度肯定与赞誉,被誉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鲁迅《(表)译者的话》)。“稻草人”的道路实质上就是高扬现实主义精神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成长、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经由20世纪20年代叶圣陶开创、30年代张天翼《大林和小林》的推进,源远流长地延续至今,形成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主潮,体现出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规范与审美追求。

……

经典性、权威性、可读性和开放性是《百年经典》锁定的主要目标。

第一,《百年经典》是有史以来中国儿童文学最大规模的系统梳理与总结。我们将精心选择20世纪初叶至今100年间的100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100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百年经典》的入围尺度界定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其作品的社会效果、艺术质量、受少年儿童欢迎的程度和对少年儿童影响的广度,是否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穿越时空界限的精神生命力。二是看其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贡献,包括语言上的独特创造,文体上的卓越建树,艺术个性上的鲜明特色,表现手法上的突出作为,儿童文学史上的地位意义。三是看作家的创作姿态,是否出于高度的文化担当与美学责任,是否长期关心未成年人的精神食粮,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

第二,《百年经典》是现当代中国儿童文学最齐全的原创作品总汇。这表现在:囊括了自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以来中国五代儿童文学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入围的100位作家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多民族特色,同时又有海峡两岸三地的全景式呈现;百部作品涉及现代性儿童文学的所有文体,因而也是文体类型最齐备的中国儿童文学原创总汇。

第三,精品的价值在于传世久远,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我们认为,只有进入广大少年儿童的阅读视野并为他们喜爱、接受的作品,才具有经典的资质与意义。我们将以符合当代少年儿童审美习惯与阅读经验的整体设计和策划组合,让新世纪的小读者和大读者接受并喜欢这些曾经深深感动过、滋养过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同时,我们也把《百年经典》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儿童文学品牌工程,计划在今后收入更多新人的优秀之作,努力将本书系打造成新世纪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建设、推广基地。

《百年经典》既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与传承工程,又是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精品重塑新生的推广工程。我们坚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必将在不断实现艺术创新与高贵品质的进程中,对培育中华民族未来一代健全的精神性格、文化心理、国民素质产生更加积极、深广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高端选编委员会

(王泉根执笔)

2005年12月16日于北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0: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