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恩铭编著的《中国文学与人生十五讲》以中国文学为讲授内容,共分十五讲,围绕文学与人生之关联将课堂教学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将文学家与文本结合起来,将文本与知人论世结合起来,授课者通过大量的文学文本阅读,以文学家或者文本为个案展开教学,试图构建一个时间序列上承接有序的教学体系。通过教师讲授增强大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关注程度,使学生更多地提高审美意识和借助文学文本体验生活的能力。课程定位于审美性和人文性,以文学文本为主要对象,将文本与社会、人生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思考意识,进而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培养学生文学阅读的想象力与再认识的能力。
第一讲 文学经典中的人生图景再现
一、文学为人生的意义
二、有仇要报:人生的一种意义指向
三、壮志欲酬:人生的共同追求
四、离别相聚:人生的抒情形态
本讲小结
第二讲 人文典范:中国古代士人的生存样态
一、屈原:叩问生命
二、司马迁:发愤著书
三、陶渊明:隐于世外
本讲小结
第三讲 初唐诗歌里的人生故事
一、故事里的人生
二、诗意的生活空间
三、《绿珠篇》里的古典和今事
本讲小结
第四讲 唐诗经典文本的往事再现
一、《黄鹤楼》:当故事成为背景
二、王昭君和卫八:杜甫笔下的历史与现实
三、中晚唐诗人笔下的魏晋往事
本讲小结
第五讲 《遣悲怀》与元稹的“婚”、“宦”世界
一、《遣悲怀》与元稹早期的恋爱和婚姻
二、《遣悲怀》与元稹的仕宦生活
三、《遣悲怀》与悼亡主题的书写
本讲小结
第六讲 柳宗元的心灵世界(上)
一、青年时代:跌宕激情的人生里程
本讲小结
第七讲 柳宗元的心灵世界(下)
二、永州十年:柳宗元的焦虑性体验
三、柳州四年:柳宗元的勤勉奋进
本讲小结
第八讲 言情本体观与唐宋词人的生命体验
一、唐宋词人的言情本体观
二、唐宋词中抒情形象的嬗变
三、唐宋词人审美心理的复杂性
本讲小结
第九讲 唐宋词解读的“有我”与“无我”之境
一、唐宋词人审美体验的层次感
二、作者、词文本与读者之间
三、词文本的误读与重读
本讲小结
第十讲 路长人困蹇驴嘶——苏轼词作中的自我书写
一、密州:经典文本中的仕途初体验
二、黄州:困境中的人生体悟
三、惠州、儋州:回归自然的审美状态
本讲小结
第十一讲 追忆情结与传播效应:对柳永、秦观词作的解读
一、柳词的追忆与想象
二、秦观词里的追忆情结
三、从柳词看传播过程中的接受效应
本讲小结
第十二讲 花:李清照的词世界
一、自是花中第一流
二、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今看花月浑相似
本讲小结
第十三讲 从入梦至托梦:《水浒传》中的宋江形象
一、梦中传书:宋江地位的确立
二、梦中解难:小说的故事演进
三、死后托梦:宋江的最后申诉
本讲小结
第十四讲 思、史、诗:纸上的故乡行旅
一、乡音无改鬓毛衰:《故乡》里的生活图景
二、隔水青山似故乡:《边城》里的爱情故事
三、散上峰头望故乡:《呼兰河传》里的底层生态
本讲小结
第十五讲 《干校六记》里的人生往事
一、《干校六记》的基本内容
二、《干校六记》以外杨绛的相关作品
三、同时期相关的主题书写
本讲小结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