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编著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章回小说,也是迄今为止这类题材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小说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愤怒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 书名 | 水浒传(小学生版彩图注释版四大名著)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明)施耐庵 |
| 出版社 |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施耐庵编著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章回小说,也是迄今为止这类题材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小说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愤怒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内容推荐 《水浒传》的故事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真实历史事件。据《宋史》等史料记载,北宋时,一支以宋江为首、共有三十六个头领的武装力量一度“横行齐魏”,“转略十郡,军官莫敢撄其锋”。虽然这支武装力量最后被名将张叔夜降服,但水浒故事还是在民间被广泛传播。南宋末年成书的《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了“晁盖智取生辰纲”、“宋江怒杀阎婆惜”、“张叔夜招降义军”等故事,这可以算做《水浒传》的雏形。元代时,大量“水浒戏”登上舞台,深受百姓喜爱。到了施耐庵生活的时代,由于社会黑暗,水浒故事越发受到人们的喜欢,施耐庵便在这时根据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水浒故事,创作完成了《水浒传》。 目录 第壹回 九纹龙投奔延安府 第贰回 鲁提辖攀打镇关西 第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肆回 杨志卖刀 第伍回 七星聚义 第陆回 智取生辰纲 第柒回 火并王伦 第捌回 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玖回 武松打虎 第拾回 潘金莲药鸩武大郎 第拾壹回 母夜叉开黑店 第拾贰回 武二郎醉打蒋门神 第拾叁回 及时雨青州遇险 第拾肆回 小李广射雁 第拾伍回 宋江误上贼船 第拾陆回 黑旋风大战浪里白条 第拾柒回 宋江浔阳楼题反诗 第拾捌回 粱山好汉劫法场 第拾玖回 瘸关索杀妻翠屏山 第贰拾回 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第贰拾壹回 柴进陷狱高膺州 第贰拾贰回 高俅兴兵剿梁山 第贰拾叁回 宋江大破连环马 第贰拾肆回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第贰拾伍回 声俊义被逼上粱山 第贰拾陆回 忠义堂群雄排座次 第贰拾柒回 李逵元夜闹东京 第贰拾捌回 粱山好汉受招安 第贰拾玖回 混江龙太湖结义 第叁拾回 涌金门张顺归神 第叁拾壹回 征方腊损兵折将 第叁拾贰回 宋江神聚蓼儿洼 试读章节 第壹回 九纹龙投奔延安府 话说大宋朝哲宗皇帝在位年问,东京开封府有个轻浮放荡的破落户子弟,自小不成家业,就好耍枪弄棒,因擅长踢球,人们就叫他高俅。高俅先是在小苏学士苏东坡门下做了一名书童,后来被推荐给了驸马王晋卿。这王晋卿乃是哲宗皇帝的妹夫,是个喜欢风流浪子的人,跟高俅可以说是一拍即合,臭味相投,因此十分看重他。 一日,王驸马要给自己的小舅端王送一件礼物,便叫高俅送去。高俅到了端王宫,恰好见端王和几个手下正在踢球。也是高俅时运到了,那个球腾地起来,端王没接到,一直滚到高俅脚下。高俅一时兴起,胆量倍增,使了个鸳鸯拐,就将球踢还给了端王。端王大喜,次日便跟王驸马把高俅讨来做了自己的亲随。高俅善于逢迎钻营,深受端王喜爱。 没过多久,没有留下后代的哲宗皇帝就死了。因为没有太子,哲宗的弟弟端王被立为天子,帝号徽宗。宋徽宗有意抬举高俅,不到半年,便封高俅做了掌管全国最高军事职权的殿帅府太尉。 高俅上任那天,下属都应来参拜,只有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因病未来。高俅大怒,派人前去传唤。王教头被逼无奈,带病而来,被高俅狠狠训斥了一番。王教头认出是高俅,出了衙门就大叹一声,暗想:“看来我的命是难保了!本以为是什么高殿帅,原来不过是那个小混混高俅!之前他学使棒时,曾挨过我父亲打。他如今发达了,成了太尉,我在他下面做事,他不正好报仇!我该怎么办?”王教头无妻室,只有年过六旬的老母。左思右想,王教头最后决定带着母亲,去投靠镇守延安府的名将老种经略官。 王教头母子离京后,走了一个来月,这天借宿到一个大庄院。这村名为史家村,共有三四百户人家,都姓史。其中有一个男青年名叫史进,从小不务正业,只喜欢耍枪弄棒。他母亲说他也不管用,被气死了。他父亲只好由着他,花了很多钱财四处找师父教他武功;又请人为他刺了一身花绣,肩膀胸腹共有九条龙,人们都叫他九纹龙史进。 那天,王教头见史进将一条棒使得似风车儿转,不禁失口道:“棒倒使得挺好,却还有漏洞,打不赢真正的英雄好汉!” 闻听此言,史进十分不服,叫道:“你过来!我和你比试一下!”王教头无法推托,只好上前拿了一条棒,将那棒一举,冲着史进怀中只一下,史进的棒便已脱手,人也向后倒下了。史进爬起来后,立刻搬过一张凳子,请王教头坐下,俯身跪下,拜他为师。 在王教头的指导下,史进把各种武艺都学得样样精通。见他熟练掌握了,王教头便坚决告辞,带着老母往延安府去了。 不到半年时间,史进的父亲抱病辞世。又过了几个月,史进听说附近的少华山出现了一批强盗,山寨上聚集着六七百人,为首的名为神机军师朱武。他们四处打劫抢钱,官府已悬赏三千贯,寻找能制服他们的人。 史进于是叫庄客杀了两头肥牛,备下好酒,请来各家各户,让他们在家中草堂上坐下。史进对大家说:“山上这批强盗早晚会骚扰到村里。今日我请诸位来商议,是为了先做好准备。如若他们来,只要我在庄上打响梆子,大家就应拿着枪棒过来救援;若是其他各家有事,也应如此。”众人都表示赞成。 这天,少华山大头领朱武对两个兄弟跳涧虎陈达与白花蛇杨春说:“听说县里悬赏三干贯寻人捉拿我们,我担心将来必定会有打斗。但山寨中钱粮不足,必须再去华阴县多抢一些。只是若要去华阴县,需路过史家庄。史家庄那个史进很厉害,该怎么办才好?” 陈达很不服气,大声嚷道:“我现在就去打下那史家庄,然后再杀进华阴县!” 陈达下山便直袭史家庄,正好遭遇史进。二人打在一处,不一会儿,史进就把陈达擒下马来,扔在地上。朱武、杨春听闻陈达被捉,只得设法营救。这日史进忽见庄客跑来报:“朱武、杨春来了。”史进正要上马出门应战,就见朱武、杨春步行来到面前,双双跪下说:“请英雄将我等三人一并押往官府请赏。”史进暗想:“他们还真讲义气!我若拿他们去送官请赏,反而会被天下英雄耻笑。”史进便放了陈达,还摆下酒席,款待三人。 三人回了山寨,朱武道:“我们不是史进对手,若不这样,我们怎能保住性命?难得史大郎为人仗义!”十几天后,朱武等人派手下给史进送去一些金银珠宝,以示答谢。 但是这样一来,庄内人看到史进私通强盗,就把这事报告给了官府。没多久庄外就来了大量官兵,要捉拿反贼史进。史进深知单凭自己无法跟官府对抗,只得逃命。他想:“师父王教头在关西经略府做事,不如去投奔他。”打定了主意,史进便离了家乡,一路朝延安府而去。 半个月后,史进来到渭州城,发现这里也有经略府,心中自语道:“难道师父王教头在这里?”看见路口有个小茶坊,史进便走进去坐下,刚询问了茶店伙计,却见一个大汉大踏步走进茶坊。那人军官模样,面阔耳大,鼻直口方,一脸络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茶店伙计说:“客官要找王教头,可以问问这位提辖,他应该知道。”史进便问:“小人斗胆,敢问官人高姓大名?”那人答道:“俺叫鲁达,是经略府提辖。请问阿哥,你姓什么?”史进说:“小人姓史,名进,华阴县人。小人有个名叫王进的师父,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不知是否在这经略府中?”鲁提辖忙问:“阿哥,你难道是那个史家村九纹龙史大郎?”史进行礼拜道:“小人正是。” 鲁提辖还礼后,又说:“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你说的王教头,可是那得罪过高太尉的王进?俺也听闻过他的大名,可他不在这里。听说他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那里任职。俺这渭州城是小种经略相公管辖。你既是史大郎,俺久仰大名,咱们就上街喝酒去。” 在街上走了几十步,两人见一群人围在一处,中间有个人,拿着十多条棍棒,地上放着一些膏药,原来是江湖上使棒卖药的。史进认出这人是曾教他武功的师父,人称打虎将李忠。 三人相认后,一起来到潘家酒店。酒过数巡,三人兴致正浓,却听得隔壁有人在哽咽啼哭。鲁达听着烦躁,甩手将碟子杯子都摔了出去。酒保上来说:“官人息怒,啼哭的两人,乃是在这酒座间卖唱的父女,可能心有苦处,哭泣不止。” 鲁提辖道:“怪事!你把他们叫来我问问。”一会儿,父女二人走了进来,前面的妇人约十八九岁,后面的老头儿约五六十岁,手拿一串拍板。鲁提辖问:“你们两个是何方人氏?又为何啼哭?” P2-6 序言 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自内聚英雄。 细推治乱兴亡数,尽属阴阳造化功。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成书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四大名著”。清初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将它与《庄子》、《离骚》、《史记》、杜甫律诗、《西厢记》归于同等地位,称它们为“六才子书”。《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是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施耐庵自幼勤奋好学,十九岁就考中秀才,三十六岁时与明初名臣刘伯温同榜中进士,并被授予官职。为官三年后,终因不满官场黑暗而弃官回乡,闭门著述。 《水浒传》的故事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真实历史事件。据《宋史》等史料记载,北宋时,一支以宋江为首、共有三十六个头领的武装力量一度“横行齐魏”,“转略十郡,军官莫敢撄其锋”。虽然这支武装力量最后被名将张叔夜降服,但水浒故事还是在民间被广泛传播。南宋末年成书的《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了“晁盖智取生辰纲”、“宋江怒杀阎婆惜”、“张叔夜招降义军”等故事,这可以算做《水浒传》的雏形。元代时,大量“水浒戏”登上舞台,深受百姓喜爱。到了施耐庵生活的时代,由于社会黑暗,水浒故事越发受到人们的喜欢,施耐庵便在这时根据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水浒故事,创作完成了《水浒传》。 这部小说生动地讲述了水浒英雄起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成功塑造了一大批英雄好汉的形象。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描写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后接受朝廷招安的全过程,全书充满了“替天行道”、“仗剑天涯”的豪情,谱写了一曲“忠义”的壮歌。 虽然《水浒传》的文字风格较为通俗,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仍然存在诸多的阅读困难。为此,我们根据原文精心缩编文字,并对部分不常见的字词进行注音和注解,既保留了《水浒传》原著的风貌,又为小学生扫清字词方面的阅读障碍。书中还配有大量精美的彩绘和线描图,这种图文呼应的阅读方式,能让小学生快速穿越到小说中的场景,去切身感受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享受一种更直观、更有趣的阅读新体验。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