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教授是著名的社会学、人类学学者,学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旧话相应(费孝通人物随笔)(精)》这是一本作者的人物散文随笔的集结,是从费孝通自1926年至2000年70多年里所写文字中整理而成。书中记录了费孝通身边众多的人物和国内外历史名人,描绘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种种风貌。
| 书名 | 旧话相应(费孝通人物随笔)(精)/民盟智库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费孝通 |
| 出版社 | 群言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费孝通教授是著名的社会学、人类学学者,学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旧话相应(费孝通人物随笔)(精)》这是一本作者的人物散文随笔的集结,是从费孝通自1926年至2000年70多年里所写文字中整理而成。书中记录了费孝通身边众多的人物和国内外历史名人,描绘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种种风貌。 内容推荐 1926年至2000年的70多年间,费孝通在学术研究之外写作了大量散文随笔,抒发自己的情怀。我们在其所写文字中撷取精粹,整理成书。 《旧话相应(费孝通人物随笔)(精)》中记录了费孝通身边的众多人物和国内外历史名人,描绘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种种风貌。读者可以从书中感受作者对亲友、师长流露真情的思念,看到作者对历史名人的缅怀、纪念。 目录 杜鹃与杜甫 植物学家龚自珍 物伤其类 一封未拆的信 《爱的教育》之重沐 悼锡德兰·韦柏先生 与时代俱逝的鲍尔温 雄圣甘地 郑兆良和积铁 读张菊生先生《刍荛之言》 信得过的人 难得难忘的良师益友 缅怀肯尼雅塔 悼福彭 “严伊同学” 旧话相应 悼愈老 林则徐小传 纪念《文汇报》的女将 梁漱溟先生之所以成为思想家 其报其人 一代良师 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缅怀福武直先生 在人生的天平上 清华人的一代风骚 顾颉刚先生百年祭 人不知而不愠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开风气?育人才 青春作伴好还乡 怀念我的知心难友浦二姊 爱国学者的一代人 推己及人 老来缅怀胡耀邦同志 试读章节 杜鹃与杜甫 我不识杜鹃,亦未听见过杜鹃的鸣声。即或听见过,亦因与杜鹃素不相识之故,未及倾耳细味。但是为了杜鹃在中国文学上却久已成了一个很普遍的题材,所以我意想中的杜鹃也成了一种神秘的“诗鸟”了。 我屡次想寻一个机会和杜鹃诗鸟一见,并且常喜搜集关于这诗鸟的记载,但是为了自己学识浅陋的缘故,好久得不到良好的结果。犹记得在姜尚愚先生教我们历史时,曾一度讲起它,并且转述其鸣声。惟隔了两年的现在,实在追忆不起了。 由诗鸟杜鹃,常联想到诗人杜甫。这种联想虽是一种极可笑的事,但是在相同的“诗”和“杜”两字上,或未始不可强为相联。 在杜甫的两首诗上——《杜鹃行》和《杜鹃》——使我更认为有相联的可能了。 “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业工窜伏深树里,四月五月偏号呼。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尔岂摧残始发愤,羞带羽翮伤形愚。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今忽暮春间,值我病经年。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进泉。” 照传说上说:“蜀之先,肇于年皇之际;其后有王者日杜宇,称帝日望帝。后化作杜鹃,人民见鹃鸣而思望帝。” 杜鹃是望帝的化身,久已为人所公认。所以杜甫见群鸟的“礼若奉至尊”,不免要引想起当时乱世的君不君,臣不臣的现象。加上他怀才不遇的感慨,如何能禁不放声一唱!他想,若果真在这乱世里出了一位赤心的明君,他一定愿和百鸟的待杜鹃一般地侍奉和扶助他。就是一个“寄巢生子不自啄”的皇帝,也愿“百鸟不敢嗔,仍为喂其子”的“礼若奉至尊”。但是可怜,在这禽鸟都不如的人类;在湮灭失传了人伦礼法的人类;在除了互相残杀和争斗外,毫无其他合乎人道作为的人类里,既无明君可寻,更没顺民可求!所以他不能不反而去歌颂禽鸟地说:“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 进一层,他就杜鹃认作了他想像中的明君了。所以他‘‘我见常再拜”,以致一旦“身病不能拜”,就“泪下如进泉”了。 依我这种无谓的牵引起来,杜鹃与杜甫,却发生了君臣关系了。我为了崇拜诗人杜甫,更不能不急欲一见杜甫的“明君’’诗鸟杜鹃了。 前天在徐志摩的《巴黎的鳞爪》上读了一篇济慈的《夜莺歌》,在“其声哀痛口流血”一点,我又疑心济慈的夜莺即杜甫的杜鹃了,惟其所不同者济慈以夜莺自比,杜甫以杜鹃比明君罢了。 1927年11月28日晚草于东吴一中 植物学家龚自珍 在暑假时,因青哥很喜读龚自珍的文章,所以把一部久藏在书架角里,连我见都没有见过的《定盒全集》,移放在天天遇见的书桌上了。 我因为它外观既不美观,翻开来又是每行里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奇怪生字,所以我恨透了它。但是在晚上乘凉时青哥常大赞而特赞龚自珍的笔法什样有奇气,什样有色彩。他常背了几段给我听,我虽则似懂非懂,但是却常给他引得发笑起来,因为龚先生的文章里常有许多奇怪的植物名字,真和植物学教科书一般。 后来我顽性敌不过青哥的引诱,也跟胡乱地读了几篇。虽则不用心地去读,不会增进什么知识,但是龚自珍之为植物学家,却给我证实了。只要看他几篇游记,他没有一处不在百忙里夹述两句关于植物的记载,而且用他植物学家的眼光来分析:“这是什么名称?这种植物出产在何处?产在这里的植物比产在那里的好是坏……”P1-3 序言 费孝通教授是著名的社会学、人类学学者,学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他说,他“所体会到的道理是普通人都能明白的家常见识”,“写的文章也是平铺直叙,没有什么难懂的名词和句子”;他还说,“我和文学无缘,我.是圈外人物……至今实质上尚在文学的圈外,未敢探头越墙相望”。 其实费孝通的文学造诣是很高的。曹聚仁在《文坛五十年》里有这样一段话:“王昆仑(太愚)的《红楼梦人物论》,冯友兰的《新世训》,费孝通的《民主、宪法、人权》,从内容说,这都是传世之作……费氏的散文‘深入浅出,意远言简,匠心别见,趣味盎然’。都是其他作家所不能及,虽说他们都不以文艺作家见称。” 事实上也确是如此。在学术耕耘之外,费孝通还写作了大量的散文随笔,抒发自己的情怀。我们从费孝通自1926年至1999年70多年里所写的文字中,撷取精粹,结集出版。 从书中,读者可以了解作者如何通过“人人可以看到的事”,表达自己对厚重的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思考;可以感受作者对亲友、师长一往情深的思念;可以领会一个社会学家眼里观察到的,对域外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的描述。同时,读者也能从中欣赏到费孝通别具一格的写作风采,一览“匠心别见,趣味盎然”的、优美的费氏散文随笔的韵致。 书评(媒体评论) 王昆仑(太愚)的《红楼梦人物论》、冯友兰的《新世训》、费孝通的《民主、宪法、人权》,从内容说,这都是传世之作……费氏的散文“深入浅出,意远言简,匠心别见,趣味盎然”。都是其他作家所不能及,虽说他们都不以文艺作家见称。 ——曹聚仁《文坛五十年》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