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动不动就哭闹,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有原因的、没原因的,都会随时上演一场“哭闹大戏”。大声的喊叫、楚楚可怜的哀求、刺耳的尖叫或者低声的啜泣,这些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已经充分领教过了。
《孩子动不动就哭闹怎么办》给出看待哭闹的全新视角,提出了终结孩子哭闹的3步方法,并为您制定14天让孩子不再哭闹的行动计划。这些方法简单易学,作者奥德丽·瑞克、卡洛琳·克劳德保证它们对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管用。
| 书名 | 孩子动不动就哭闹怎么办 |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 作者 | (美)奥德丽·瑞克//卡洛琳·克劳德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孩子动不动就哭闹,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有原因的、没原因的,都会随时上演一场“哭闹大戏”。大声的喊叫、楚楚可怜的哀求、刺耳的尖叫或者低声的啜泣,这些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已经充分领教过了。 《孩子动不动就哭闹怎么办》给出看待哭闹的全新视角,提出了终结孩子哭闹的3步方法,并为您制定14天让孩子不再哭闹的行动计划。这些方法简单易学,作者奥德丽·瑞克、卡洛琳·克劳德保证它们对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管用。 内容推荐 奥德丽·瑞克、卡洛琳·克劳德著的这本《孩子动不动就哭闹怎么办》解决七打问题:①哭闹究竟是一种什么行为?②哭闹会对孩子产生哪些消极的影响?③孩子哭闹的目的是什么?④父母处理哭闹时的错误做法有哪些?错在哪里?⑤亏有效制止孩子哭闹的办法有哪些?⑥如何教会孩子有礼貌地提出要求,而不是哭闹?⑦为什么教会孩子为家庭做出贡献对解决哭闹很重要? 目录 “孩子动不动就哭闹”应对方法速查表 导言 每一次哭闹都是改正孩子不良行为的最好机会 一、本书将教给你3步终结哭闹的方法 二、怎样阅读本书 三、两个失败案例之一:我要喝牛奶! 四、两个失败案例之二:在公共场合大哭大闹 第一章 给哭闹下一个定义 一、哭闹是从哪一天开始的? 二、哭闹对孩子和家长的负面影响 三、哭闹的其他伤害 四、哭闹都有哪些模式? 五、父母屈从于孩子哭闹,只会更糟 六、孩子遇到什么事会哭闹? 七、进一步思考:哭闹为什么变得这么普遍? 第二章 孩子哭闹的真正目的 一、乔伊到底想要什么? 二、原来是父母在“鼓励”孩子哭闹! 第三章 用合理的后果作为对孩子哭闹的回应 一、专制、纵容、民主,你用的是哪一种育儿模式? 二、针对哭闹设置的三种合理后果 三、让后果奏效 四、案例学习 五、在实施后果时保持中立的态度 六、行动起来! 七、重点提示:好的回应方式和不好的回应方式 第四章 用尊重孩子的方式对孩子果断说“不” 一、请再往前走一步:重建孩子跟你之间的沟通 二、什么是坚定而尊重的沟通公式? 三、案例学习 四、父母用尊重的方式向孩子说“不”时,才能和孩子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五、麦克的启示:建立对的沟通方式,越早越好 第五章 消除哭闹的最佳方法:让孩子为家庭做贡献! 一、孩子为家庭做贡献的热情到哪里去了? 二、如何引导孩子用积极的方式获得归属感 三、用设置后果的方法,教孩子为家庭做贡献 四、拒绝权力斗争的游戏,开启合作之门 五、把孩子的零用钱当作后果会非常有效 六、给你更多的方法向孩子传达做贡献的概念 第六章 14天让孩子不再哭闹的教育计划 一、只有马上行动,孩子才会不再哭闹! 二、需要记住的关键句式:教你如何与孩子正确沟通 三、自测题:当孩子哭闹时,你是被动反应还是主动回应? 四、引导父母和孩子进入有效沟通的卡片游戏 五、魔镜、魔镜:针对父母与孩子的换位思考游戏 致谢 试读章节 二、哭闹对孩子和家长的负面影响 妈妈一分钟都不能离开 安妮有两个孩子,一个是3岁的凯蒂,一个是6岁的库尔特。当哥哥库尔特白天忙着上学和踢足球时,小凯蒂却在一刻不停地哭闹。每当妈妈想把怀里的凯蒂放下,走开一会儿去干点别的事情时,她就开始哼哼唧唧和抱怨。 “我不想让你们觉得是我不跟孩子玩,但是即便我去把衣服从烘干机里拿出来,她也要哭闹。这让我觉得糟透了。”安妮叹息道,“儿科医生说凯蒂有分离的焦虑,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焦虑最终会消失,但是我已经无法再忍受这种哭闹了。” 安妮和她的丈夫感到非常失望。为了尝试改善凯蒂闹情绪的状况,让她快乐一些,去年夏天他们特意和凯蒂一起做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他们一起去了海边和动物园,玩了很多的游戏,但是凯蒂自始至终都在哭闹,除非妈妈能够陪着她,给她百分之百的关注。“即使我跟别人讲话,她都会哼哼唧唧。”安妮倾诉道。 安妮认为,一定是自己在凯蒂的婴儿期忽略了凯蒂,所以凯蒂才会这么依赖自己。“可能是我跟她哥哥库尔特相处的时间太长了,凯蒂因此受到了伤害。”她这么推测着。同时,安妮也想弄清楚,自己是不是没有能力好好养育两个孩子。 她注意到她的邻居有三个孩子,包括一个跟凯蒂年纪相仿却很少哭闹的女儿。安妮很想知道她的邻居是怎么做的,对自己女儿的情况有什么建议。“我本来可以跟邻居在后院好好谈谈,而且我们已经开始了。但凯蒂在旁边一个劲地想让我抱着她,我都感到不好意思了。” 安妮一直在抱怨:“我为凯蒂做了那么多。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照顾她的饮食起居。我甚至都没去看一场电影,因为我一离开家她就会彻底垮掉。有一个总是要这要那的孩子,我究竟该怎么办啊!” 凯蒂是在用哭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我们看来,她采用了一种错误的方式来寻找归属感。就像大人一样,凯蒂也需要感觉到她在这个家里占有一席之地—她会用某种方法来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种方式也许是建设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 哭闹让凯蒂觉得自己很重要,她已经学会哼哼唧唧,依赖他人,做家中永远的“宝宝”,这些甚至成为她在这个家庭中生活的基本方式。她通过控制大人来找到她在家里的位置。正因为如此,在第五章中我们将会向你解释,鼓励孩子帮助家人、承担责任和为家人着想,对于制止哭闹是多么重要。 现在,我们要告诉你的是,凯蒂在用软弱控制她的家人。哭闹能帮助她得到她想要的,并且让她觉得自己很强大。对孩子来说,能激怒大人,让他回击自己并最终屈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父母错误的回应方式只会使凯蒂的哭闹更严重,只要他们还这么做,凯蒂就会继续哭闹。对凯蒂来说,父母的让步代表她有能力。凯蒂知道,其实妈妈也不确定接下来到底要做什么,她用自己的软弱,还有妈妈的不自信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妈妈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为人父母的能力了。 父母面对孩子哭闹时的错误反应 ⊙屈服、让步,最后满足孩子的要求; ⊙表现得很恼火; ⊙表现出愤怒或不满意; ⊙报复孩子。 不过,不要误解我们—我们不是说凯蒂为了要证明自己的重要性和能力,想出这些点子并故意这么做的。她只是偶然发现这些行为能达到目的,所以只要这个方法管用,她就会不停地使用。这就是为什么父母的回应方式对于改变哭闹非常重要。 如果父母纵容孩子继续这么做,错误的寻找归属感的方式会伴随着凯蒂,直至她长大成人,并成为她的生活方式。她会通过哭闹来操纵别人,并借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都会阻碍她取得成功,让她没有机会去认识朋友,并建立固定的朋友圈子。 她一生都会感觉自己被别人伤害了,因为她永远也学不会独立和直截了当。还有更糟糕的,就是她永远也学不会如何理解别人的感受和处境。 P28-31 序言 每一次哭闹都是改正孩子不良行为的最好机会 一、本书将教给你3步终结哭闹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哭闹是可以被制止的。你可以通过改变你回应孩子哭闹的方式来制止它。在这本书里,我们将教你3个回应哭闹的有效方法,而且都是建立在尊重你、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的。 记住 当你的孩子哭闹时,你可以把它看作是改正孩子不良行为的好机会,但前提是你的回应方式能够成功地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如果号叫、威胁、屈服,或者惩罚可以制止哭闹,那么你就不需要这本书了。对自己坦诚一点,你就会意识到一定还有更好的方法。 (一)在第一时间用合理的后果回应哭闹 这个方法的含义是,只要孩子哭闹,他就会与他的不当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撞个正着。例如,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时,你立刻带他回家,而且不和他理论。在公共场合行为不当的合理后果就是:不到那里去。 合理的、马上就能执行的后果,是最有效的。你越早开始使用合理的后果,你和孩子之间的问题就会越少。这个办法,哪怕对最小的孩子也能奏效。事实上,已经有妈妈发现,对那些还没有形成不当行为模式的小小孩来说,使用后果的方法最为有效。 大多数父母有时说得太多,做得太少。当孩子哭闹时,他们在那儿大惊小怪,威胁孩子,甚至长篇大论,却不去采取行动,这时,哭闹仍在继续。使用合理的后果这个方法,不需要说太多的话,如果实在要开口,你说的话应该是具体清楚的,态度是平和的。关于合理的后果这个方法,我们将在第三章“用合理的后果作为对孩子哭闹的回应”中详细解释。 (二)用尊重孩子的方式果断对孩子说“不” 这个方法是在鼓励一种冷静的、有礼貌的对话,让孩子用另外一种更好的沟通方式来代替哭闹。如果孩子学会如何清楚地表达他的意愿,他就不会用发脾气的方式向家长提出要求,并试图控制家长。所以我们将在第四章和你分享坚定而尊重的沟通方式,这种方式是教你在和别人沟通时如何坚持自己的立场、观点,同时又不会冒犯对方,用尊重对方的方式说“不”。作为家长,你必须先为孩子示范这种全新的沟通方式,用尊重孩子的方式果断向孩子说“不”,并让它成为你和孩子之间沟通的基本方式。 当你和孩子说话时,不管你要带哭闹的孩子回家,还是告诉孩子你对他的行为的感受,你都要保持冷静、尊重孩子的态度,并且显得很坚定。为了让你快速学会这种对你而言还比较陌生的沟通方式,我们会为你提供一个坚定而尊重的沟通公式(详见第120页),在用合理后果的办法回应了哭闹之后,你可以套用这个公式和孩子重新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同时本书会给出如何尊重地和孩子说话的范例,供你在练习这个方法时照着去做。 在父母需要和孩子严肃地谈论涉及价值观的问题时,坚定而尊重的沟通公式尤其有效。如果孩子用哭闹达到了目的,并且行为升级,比如他开始撒谎、偷东西、骂人、打人时,你就可以使用这种沟通方式,让孩子清楚你的感受。但有一点要提醒你,要有节制地使用这种方法,你使用得越少,它产生的影响就会越大。 …… 可是一到音像店,孩子们就开始为到底要租哪一张动画片而大声争吵、哭闹。其中一个男孩指责另一个“总是要按他的来”,另一个则抱怨只租一张动画片,这太不公平了,还有一个也在叫着“我要看那个”。 丹尼斯威胁他们,如果不能在租哪张动画片上达成一致,就把他们都带回家,而且一张动画片都不租。他们对老爸不屑一顾,知道他的威胁毫无意义,继续吵成一团。 店里的其他人只好看着孩子们这样无礼地闹下去,然后把谴责的目光投向了丹尼斯,好像是在说他没有能力做个好爸爸一样。几分钟后,在孩子们持续的哭闹声中和其他顾客责备的目光下,丹尼斯举起双手,对他的儿子们叫道:“快去拿你们想要的动画片,让我们赶紧离开这里。” 孩子们最终如愿以偿,他们拍手庆祝,跑去挑选他们的动画片。丹尼斯一个人站在那里,感到自己很失败,就好像刚参加了一场他都没有意识到的拳击比赛,结果孩子们把他打得落花流水。 这位爸爸刚刚错失了一个宝贵的机会,一个本可以教他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应该怎么做的机会。相反,他在“训练”孩子怎样用哭闹、争吵和抱怨来为所欲为。可以断定,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场景还会不断地重复,因为孩子们知道,这很管用。 像很多处于这种情况中的父母一样,丹尼斯用纵容孩子来维持和平,并获得了暂时的平静。他屈服了,放弃了教这三个男孩如何学会合作,配合爸爸,对别人——音像店里的其他顾客表示尊重。 很多父母都像丹尼斯一样感到无助,尤其是当哭闹发生在公共场合,孩子的哭声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时,这让他们感到万分尴尬。他们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迁就、让步,没有别的办法。 长此以往,哭闹会变成孩子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一件可以使他如愿以偿的法宝,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都能得逞。 然而,父母一定要记住:哭闹仅仅是第一步,它可能会升级为顶嘴、争吵和大发脾气。向哭闹的孩子妥协,完全是饮鸩止渴。你的让步不会使孩子感到快乐,他们只会哭闹,并且变本加厉。为什么我们如此肯定?因为我们了解哭闹,知道它是一种什么行为,下面我们一起来给哭闹下个定义。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