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是清朝以来有广泛影响的蒙学读物,与《三字经》、《千字文》等相配合,在推动民间礼义文明和儿童德育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弟子规》的内容来源于《论语》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段话可以视为孔子的教学大纲。《弟子规》包括了孝悌、忠信、仁爱、恭谨等儒家修身功夫,内容具体详尽,紧扣人伦日用,为现今国民教育中最为紧缺的儿童礼仪修养教材。
赵法生编著的《弟子规读本》分为原文、注释、译文、解读等部分,准确阐发了《弟子规》的义理,以及它对于当代青少年教育的现实意义,对儿童修身做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中国历史上,朝廷儒学、士大夫儒学和大众儒学既相互影响,叉彼此有别。大众儒学关心人伦日用和生活践履。《大众儒学经典》是我国儒学史上第一套由学者编纂解读,面向普通大众,包括“蒙学基础”、“家训家礼”、“劝善经典”、“四书五经通解”四个板块的儒学经典读本,以现代的视野、大众的角度、践行的立场,深入浅出地讲解儒家修身做人的道理。
从内容看,着眼于儒学修身做人的学修次第,本丛书由四个板块构成有机整体,体现了大众儒学的社会性、实用性和阶梯性,大致反映了儒家教化不同阶段与层面的需求:“蒙学基础”用以童蒙养正,“家训家礼”培养良好的家教家风,“劝善经典”激发人的为善之心,“四书五经通解”则是对儒家义理的系统阐述。
《弟子规读本》为其中一册,由赵法生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