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知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策划的这本《仁者无敌(张奇伟教授解读孟子)》精选《考试在线》电视频道“国学大讲堂”栏目中的国学书籍《孟子》,由知名教授张奇伟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积累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普及这两部国学经典的学术主张、精神境界和对后世的影响。
全书着重致力于由大师以深厚的功力对国学知识通俗易懂的解读,力求做到雅俗共赏,还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特点,特别增加了许多图片和小故事,讲了很多典故和成语的来龙去脉,读起来趣味横生,不仅让人觉得长知识,而且读起来毫不费劲,能读得进去,原来读国学也可以不用那么认真严肃的。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一起被并称为“四书”。
北京新知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策划的这本《仁者无敌(张奇伟教授解读孟子)》对《孟子》这部儒家经典进行了解读。
有一天,孟母正在家里织布机上织布,孟子逃学了,还没到下课的时候就悄悄地回来了,孟母一看,非常生气,她拿起剪刀就把织布机上快要织好的一匹布从中间铰断了,然后把剪子一扔,哭起来。孟子一看母亲哭了,吓得够呛,也哭起来。孟子问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就告诉他,学习要持之以恒,如果坚持不下去,就跟这块布一样,都快织完了,但是从中间断了,将一事无成。孟子受到了震撼,从此再也没有逃学。
除了母亲的谆谆教导,还有一个人对孟子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他终生追随这个人的思想,宣传并发展他的学说,这个人就是孔子。
在孟子出生前一个世纪,鲁国生活着一个有名的人物——孔子,孔子创立的儒家门派在那里盛极一时,这种注重礼节和自身修养的门派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学习。年轻的孟子怀着求知的热情和朝气,来到了孔子的家乡,潜心学习孔子的思想。他很早就对孔子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孔子的思想和孔子的学生对他影响很大,但是他生活的年代离孔子已经一百多年了,他不可能做孔子的弟子。于是就拜孔子的孙子的学生为老师,向他们虚心学习儒家的思想和礼仪制度,成为一个很著名的学者。后来,他也像孔子一样招收学生,传授他所学的儒家思想,同时他带领学生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思想,希望各国的君主接受他们的思想。他不仅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且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在战国中期。各种思想的斗争非常激烈,孟子坚决地捍卫孔子的思想,驳斥各种与孔子思想不同的思想。有人说他好辩,他说我不得不去辩论,我要把孔子思想的大旗高高举起,让它发扬光大。孔子的思想经过了孟子的宣传,后来真的是发扬光大了,孟子也就由此得名,人们把孟子称作儒家的亚圣,他的书也被编为《四书》之一。在孔子家乡的孔庙中,孟子的塑像就立在孔子的旁边,陪着孔老夫子站立了几千年。
孟子很有个性,他不向权贵低头,坚持大丈夫的气概,堂堂正正地去宣传他的思想。君主不尊重他,他马上就走,可谓文如其人。孟子的事迹和学说被他和他的弟子记录下来,后人把这本书叫作《孟子》。
《孟子》共有三万多字,分为十四篇,记载了孟子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以及有关经济、道德、传播、文学的思想等。宋代大儒朱熹把《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编著成为《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时,这四本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在文学史上,《孟子》一书被当作是杰出的先秦散文集,整本书气势磅礴,文辞华瞻,而且清丽流畅。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传诵千年的名句,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给今天的我们以深深的启示:在政治上要依靠民众,要得到民众的拥护。比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一个人要有气概,要坚持自己的道义,无论怎样艰苦的环境,都要把它当作锻炼自己的好机会。作为大丈夫,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还要有当仁不让的气概,“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一书还有很高妙的辩论技巧。因为在当时激烈的学术争论中,很多思想家和学者都反对孔子的思想,要捍卫孔子的思想,只有跟他们辩论,而且孟子还要宣传自己的主张,让他人来接受自己的思想,就要耐心地去说服他们。所以,孟子用了很多辩论的技巧和比喻来增强说服力,我们今天读《孟子》仍然觉得朗朗上口,很有文采,很有感染力。
第一篇《何必日利》,开宗明义地讲了儒家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以义取利,后利先义。
P2-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国学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命脉,也是中华文化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国学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全国各地许多中小学校正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倡导青少年学生学习国学经典,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青少年学生幼小的心灵,这也是提高他们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当今这个全球化时代,不光需要西方的律法精神,也需要东方的德教智慧,人类的未来不能由哪方面单独说了算,而应该由全世界最聪明睿智的至诚之人说了算。中国在科技、军事、经济、文化的崛起,必须立足于自己扎根的土地,从自己原点上的崛起才是真正的和平崛起。
国学经典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不得不承认现代人阅读起来确实有点困难,尤其是青少年,需要加以适当的辅导。《传统文化经典当代名家解读》丛书精选《考试在线》电视频道“国学大讲堂”栏目中的国学书籍,由知名教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积累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普及国学经典的学术主张、精神境界和对后世的影响。
不同于市面上的国学书简单的古文今译,《传统文化经典当代名家解读》丛书着重致力于由大师以深厚的功力对国学知识通俗易懂的解读,力求做到雅俗共赏,还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特点,特别增加了许多图片和小故事,讲了很多典故和成语的来龙去脉,读起来趣味横生,不仅让人觉得长知识,而且读起来毫不费劲,能读得进去,原来读国学也可以不用那么认真严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