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人与海(全译本)/世界名著百部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欧内斯特·海明威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欧内斯特·海明威所著的《老人与海(全译本)》描写了一位老渔夫在海上捕鱼,经过了84天,他还没有捕到一条鱼,大家都说他运气不好,不吉利,等到第85天,他决定去渔夫们从未去过的深海去打鱼,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勇气。在海上,老人发现了一条很大的马林鱼,它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艰难的搏斗,终于在第三天早晨,把鱼叉刺进了马林鱼的心脏。在返回的途中,老人与到了鲨鱼的五次袭击,他用鱼叉、船桨和刀子勇敢反击。当他驾驶小船回到港口时,马林鱼只剩下一幅巨大的白骨架。本书通过老人圣地亚哥这个“硬汉”形象,热情歌颂了人在充满暴力和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永不言败的勇气和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内容推荐

欧内斯特·海明威所著的《老人与海(全译本)》讲述一个老人独自在海上捕鱼,接连几个月没有收获,后来他钓到一条很大的旗鱼,跟它缠斗了两天两夜,用鱼枪把它刺死;但在返回的途中遇到鲨鱼的袭击,缺乏帮手和工具的老人虽然杀了几条鲨鱼,但旗鱼被其他鲨鱼吃光了,等他进港时,旗鱼只剩下一副骨头。

目录

老人与海

 老渔夫和小男孩

 出海捕鱼

 鱼钩上的大鱼

 海上的第二天

 与大鱼较量

 捕获大银鱼

 鲨鱼袭击

 打不败的老人

永别了,武器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试读章节

老渔夫和小男孩

他是一个老人,经常独自摇着小船在墨西哥湾的暖流中钓鱼。到现在已经过去八十四天了,可是他连一条鱼都没有钓到。

前四十天里,有个小男孩跟他在一起,做他的帮手。过了四十天没有钓到一条鱼,小男孩的父母就对小男孩说,这个老头儿肯定走霉运到了极点,让小男孩跟着别的船一起出海。小男孩听从了父母的吩咐,跟着另一条船出海了。这条船在第一个星期就捕到了三条大鱼。

老人仍旧每天驾着他的小船出海,再空着船回来。每当小男孩看见老人一无所获,心里就特别难受。老人一回来,小男孩就走下岸去,帮着老人卷钓索、拿鱼钩或扛鱼叉,要不就是帮他卷起那张裹着桅杆的船帆。船帆已经非常破旧,用面粉口袋补了又补,卷起来的样子看上去就像是一面标志着永远不会胜利的旗帜。

老人消瘦憔悴、瘦骨嶙峋,脖颈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他的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一种良性的皮肤癌变,是常年暴露在太阳下所造成的。老人的双手上有如刀刻一般的累累伤疤,那是由于常用绳索拉大鱼而留下的。这些伤疤没有一个是新留下的,都是长年累月积存下来的,就像干旱的沙漠中被侵蚀的痕迹一样古老。他身上的每一处地方都显得苍老,只有那双眼睛,如海水一般幽蓝,炯炯有神,放射出一种乐观的、永不服输的光芒。

“圣地亚哥爷爷!”当他们扛着东西,从小船停泊的地方沿着那个沙土坡爬上岸时,小男孩冲老人大声喊道,“我们那条船打了一些大鱼,赚了一些钱。我又可以跟着您一起出海了。”

老人教会了小男孩打鱼,小男孩对老人充满了敬爱之情。

“不,”老人说,“既然你已经搭上了一条交好运的船,就一直跟着他们进行下去吧。”

“有一回我们一连八十七天都没有打着一条鱼,可是在接下来的三个礼拜,我们天天都能逮到大鱼!您难道不记得了吗?”

“当然记得,”老人说,“我知道,你并不是因为不相信我才离开的。”

“这是爸爸的主意。我还只是个孩子,必须得听大人的话。”

“我明白,”老人说,“这也是人之常情。”

“父亲对您没有多少信心。”

“是啊,”老人说,“那是因为他不了解我。但是,我们对自己有信心,不是吗?”

“对!”小男孩说,“我请您上小餐馆喝杯啤酒吧,然后我们再把这些东西搬回家。”

“那敢情好,”老人说,“都是打鱼人,咱们去那儿和伙伴们碰碰头。”

他们来到小餐馆,坐在露台上,有很多渔夫都拿老人开玩笑,但老人却一点儿都不生气。

有一些老渔夫回过身来望着他,他们知道他已经很多天都没打到鱼了,心里不免有些悲凉。但是,他们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慢慢地围坐在老人身边,开始斯文地谈论起海流的动向,谈论起他们把钓索放了多深,谈论起这连日来的好天气,谈论起他们出海时的所见所闻。

当天有所收获的渔夫已经回来了,他们把打来的大马林鱼剖开,整片儿放在两块木板上。每块木板由两个人抬着,摇摇晃晃地到了渔栈,在那儿等着冷藏车来把它们运到哈瓦那的市场上去。

那些逮住鲨鱼的渔夫,已经把鲨鱼送到了渔港另一边的鲨鱼加工厂。在那里,人们会用滑车把鲨鱼吊起来,然后开膛破肚,除去肝脏,割掉鱼鳍,剥去鱼皮,再把鱼肉切成小块儿腌制。

P1-2

序言

《老人与海》是现代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于1952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作者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该作品围绕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远海的湾流中搏斗展开。《老人与海》一经问世,立即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使得当时的文学界掀起了一阵“海明威热”。这部作品相继于1953年和1954年分别获得了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于1929年写成的半自传体小说。在作品中,作者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采用精炼的语言,通过亨利中尉和凯瑟琳的不幸遭遇诅咒了战争,批判了战争的荒谬、虚无和非理性。2001年,《永别了,武器》和《太阳照常升起》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年-1961年),美国作家、记者,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海明威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他的作品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海明威生于奥克帕克。初中时,他为两个文学报社撰写文章,有了首次写作的经验。高中时,他成了学报的编辑。高中毕业后,海明威拒绝进入大学学习,而是到《堪城星报》当了记者,正式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1923年,他的处女作《三个故事和十首诗》出版。1925年,短篇故事系列《在我们的时代里》出版,这部作品体现了海明威简洁的写作风。1926年,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出版。1929年,半自传体小说《永别了,武器》完成。

他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趋于精炼,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提出了“冰山原则”,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更加充实、含蓄、耐人寻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散文《告发》于1969年附《第五纵队与西班牙内战的四个故事》出版。1940年,他发表了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反法西斯主义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50年,以二战后的威斯为背景的《过河入林》出版,马尔克斯曾经表示:“没有《过河入林》,就没有《老人与海》。”

1952年,完成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7月2日,海明威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62岁。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3: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