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就叫作果子,果子的“果”,果子的“子”。
果子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给她取了这么个名字,听上去好像挺好吃的。在果子年纪还有点儿小的时候,每当有人叫她的名字,她都忍不住流口水。现在她当然没有了这个习惯,因为她已经长大了嘛,她已经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了。
说到爸爸妈妈,唉,果子真不知道该说他们什么好。
如果果子的衣服有点儿小了,妈妈会说,还能再凑合着穿一学期呢;如果果子的铅笔盒坏了,妈妈准会说,修一修凑合着还能用;如果果子的铅笔已经用得很短了,妈妈就会说,还能凑合着用几天呢;如果果子的运动鞋旧了,妈妈又会说,这不是还能凑合着穿吗?如果果子的书包破了,妈妈还是说,补一补凑合着用一学期没问题。总之,在妈妈眼里,果子的东西这也能凑合那也能凑合。每当妈妈说这些话时,爸爸总是和她站在同一战线,相当团结,还说妈妈这是“勤俭节约”。
果子总在奇怪,为什么在自己考试考了六十二分的时候,妈妈就不能说凑合着及格了就行呢?还和爸爸一起,对自己又是批评又是教育。
真是小气的爸爸妈妈。
胡老师说,明天要练习写钢笔字,请同学们准备好钢笔。这件事,果子早就告诉了妈妈,还一再叮嘱她,一定要买一支漂亮的钢笔。
下午放学回家,果子还没进门就知道妈妈已经在做饭了,饭菜的香味儿早就飘到了门外。果子没有像平时一样急着喊饿,而是急着问妈妈买没买钢笔。妈妈说钢笔早就准备好了,就放在书桌上。
“噢,太好喽!”
果子跳起来在妈妈的脸上亲了一口,便欢天喜地地跑回房间去了。
过了一会儿,果子抓着钢笔从房间里走出来,一脸生气地冲妈妈说:“别以为把爸爸的钢笔擦亮了,我就会以为是新买的。”
这时,爸爸正好下班回家了,见果子在生闷气,马上说:“哟,果子嫌爸爸的钢笔不够好吗?这支钢笔可是我第一年到单位工作时发的年终奖品,对爸爸意义重大呢。”说完,爸爸就陷入他的美好回忆里。
妈妈说:“是啊,爸爸的钢笔旧是旧了点儿,可很好用呢。”
见果子还是不高兴,妈妈终于说:“如果这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你能考进全班前三名,妈妈就答应给你买一支卡通钢笔,怎么样?”
妈妈说的那种卡通钢笔果子见过,他们班上的阿沫就有一支。钢笔外形是一只米老鼠,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站在课桌上,真是棒极了。阿沫是班上最有钱的人,他的爸爸是大老板,他用的东西总是最流行的。 果子想,如果让她自己挑,她一定要买一支外形是兔子的钢笔,因为她最喜欢小兔子了。
听妈妈这么一说,果子已经不再生气了,心里想象着把小兔子钢笔挂在脖子上的样子,肯定很神气。果子也忘了考虑那个“全班前三名”的条件,这样的条件对于她来说,根本就等于永远也别想得到卡通钢笔。
果子把爸爸的钢笔握在手里,对妈妈说:“钢笔用旧的就算了,可钢笔水你总得给我买一瓶新的吧?”
妈妈可能觉得自己在钢笔的事情上有点儿理亏,所以就爽快地答应了果子的要求。
吃完饭,妈妈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和爸爸嘀嘀咕咕说着什么,好像是让他去附近的文具店给果子买钢笔水。嘻嘻,果子故意装作没听见,回房间做作业去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来敲果子的房门。她拿着一瓶钢笔水进来,说是爸爸刚才出去买回来的。果子把钢笔水瓶拿起来看了看,里面的钢笔水果然是满满的。
其实果子不知道,这瓶钢笔水根本不是新买来的。
妈妈是让爸爸去买钢笔水没错,爸爸也的确去了文具店,那个文具店就在小区门口左拐一点儿就是,果子每天放学都要经过那里。可今天,那个文具店的钢笔水正好卖完了,而其他的文具店都离小区很远,所以,爸爸就空着手回来了。
妈妈叹了口气:“哎呀,没买到钢笔水可怎么办?”
爸爸想了想说:“我记得我还有一瓶钢笔水,用了不多,应该还有多半瓶呢,先让她用那个吧。”说着,他去书房把那多半瓶钢笔水拿了出来。
可是,妈妈还是觉得为难,钢笔没有给果子买新的,如果连钢笔水再不买新的,实在说不过去。
每到关键时刻,爸爸总能想出好办法,这次当然也不例外。爸爸决定往那多半瓶钢笔水里灌一些水,让瓶子看上去满满的,就像新的一样。等第二天,他再买回一瓶新的钢笔水,偷偷把这瓶灌了水的换回来。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