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郊狼诡计多端,一般来说,像他这样聪明的动物总是一肚子坏水;猎犬鲍泽呆头呆脑的,只知道老老实实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因为猎犬鲍泽从来不会耍什么小伎俩,所以有的时候,他就会忘记提防别人的阴谋诡计,而我们这个故事,便是从老郊狼的阴谋诡计开始的。
一天,猎犬鲍泽发现了老郊狼刚留下的痕迹,立刻决定,就算跑断自己的腿,也要追上老郊狼并扑倒他。每次出去打猎时,猎犬鲍泽都会下这样的决心,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猎犬鲍泽最感兴趣的就是长时间地奋力奔跑和追逐猎物了。任何时候,只要有机会做这些事情,那么,就算还没有吃饭,他也会立刻出发去追逐狐狸雷迪、狐狸奶奶和老郊狼,享受奔跑追逐的乐趣。
听到猎犬鲍泽的叫声后,老郊狼非常恼火。他既害怕又不害怕猎犬鲍泽,他害怕和猎犬鲍泽打架,但不害怕被他追赶——因为他确信自己足够聪明,能轻松地摆脱猎犬鲍泽。如果猎犬鲍泽在其他任何时间出现的话,老郊狼都不会这么恼火,但猎犬鲍泽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这个时候,老郊狼正准备出发去找晚餐呢,所以他勃然大怒。
老郊狼立刻敏捷地穿过格林森林,并喃喃自语道:“不管怎样,我要知道那条笨狗想干什么,难道干涉别人的事情很有意思吗?我要教训一下那个家伙,对,我要马上教训一下他!我要让他知道,打扰别人的生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于是,老郊狼跑呀跑,而且这一次,他不像以往那样破坏掉自己留下的痕迹。相反,他煞费苦心留下那些痕迹,以便猎犬鲍泽能轻松地发现,并顺着痕迹追上来。在老郊狼的后面,猎犬鲍泽不停地狂奔,他的叫声中充满了喜悦,因为他特别喜欢这种奔跑追逐的感觉。老郊狼引诱着猎犬鲍泽跑出了格林森林,跑进了老牧场,跑到了老牧场的另一边。他们就这样全速往前跑,离自己的家越来越远。
以往,跑着跑着,老郊狼就会往回跑,但这一次,他一直往前跑。为了追赶他,猎犬鲍泽也在一直往前跑。不知不觉间,他便跟着老郊狼跑进了一个自己以前从来没有到过的村庄。不过,猎犬鲍泽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实际上,除了老郊狼留下的明显痕迹外,他什么都没注意到,甚至都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越来越累了。
他一直用鼻子嗅着气味,根据气味沿着老郊狼走过的路奔跑,根本没有环顾左右,去打量一下周围的环境。在奔跑过程中,他抬起头是为了看一看老郊狼是否在前面,低下头是为了继续用鼻子搜寻老郊狼留下的气味。猎犬鲍泽坚信,这一次,他一定能抓到那个家伙。老郊狼这家伙不知道戏弄他多少回了,这次他要报仇。
老郊狼的身体很轻盈,不像猎犬鲍泽那么笨重,所以他奔跑起来并不容易累,而且,他不会像猎犬鲍泽那样一直嚎叫浪费体力。另外,老郊狼还能从猎犬鲍泽的声音里判断出他什么时候开始变累,以及他和自己之间的距离。所以,在猎犬鲍泽离得比较远,暂时对他构不成威胁时,他还能坐下来休息一两分钟。
到最后,老郊狼决定实施他的计谋了。他来到了一条大河边,这条大河的一段河岸比较高。老郊狼在河岸这边纵身一跃,直接跳到了另外一边;接着,他又尽力一跃,跳到了一棵倒卧的树的大树干上;在树干的末端,他再次用力一跳,跳离了这个树干;最后。他直接藏在了一个小灌木丛里,静静地等待着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
P3-7
为了使读者朋友们全面了解这套动物小说,特作如下说明。
关于作者:桑顿·W.伯吉斯(1874—1965)是美国国宝级儿童文学大师,世界三大动物小说大师之一。另外两位动物小说大师是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和亚瑟·贝雷。
桑顿·W.伯吉斯的动物小说主打“温情”,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的动物小说主打“悲情”,亚瑟·贝雷的动物小说主打“恩情”。三种动物小说风格各异,蔚为大观,共同构成了20世纪前半叶世界动物小说的美丽画卷,促成了20世纪50年代后动物小说流派的开枝散叶和开花结果。动物小说创作的兴起和发展,赖此三子;动物小说的受欢迎和热销,亦赖此三子!
1874年2月14日,桑顿·W.伯吉斯生于马萨诸塞州的桑威奇。同年,他的父亲病逝。从此,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子二人生活清苦。童年时,他就放牛,摘野草莓,收野浆果,从池塘里运水莲,卖糖果,抓麝鼠……
桑顿·W.伯吉斯的第一位雇主是威廉·C.奇普曼。威廉·C.奇普曼的居住地遍布森林和沼泽,是野生动物生活的天堂。优美的环境深深地印在小伯吉斯的脑海里,后来激发了他无限的创作灵感。他的作品中的许多地点,譬如哈哈溪、微笑池塘、格林森林、格林牧场、蔷薇丛等,莫不与其童年的经历有关。
1891年,桑顿·W.伯吉斯毕业于桑威奇高中。1892年到1893年,他在波士顿一所商科学校短暂学习过一段时间。不过,他对商科不感兴趣,一心想成为作家。最后,他选择了菲尔普斯出版公司(PhelpsPublishingCompany),担任编辑助理。
1905年,桑顿·W.伯吉斯与妮娜·奥斯本喜结连理。遗憾的是,一年后,妮娜·奥斯本去世了,留下一子。据说,桑顿·W.伯吉斯之所以创作动物小说,是因为他想通过给儿子讲故事,陪儿子长大。1911年,桑顿·W.伯吉斯再婚。他的妻子叫范妮。范妮结过一次婚,嫁给桑顿·W.伯吉斯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1925年,夫妇二人在马萨诸塞州的汉普登买了一所房子。桑顿·W.伯吉斯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十二年,直到1957年。其间,他常回桑威奇。他经常说,桑威奇是他的精神家园。桑威奇的经历,桑威奇的熟人,都强化了他的创作志趣,促进了他的文学风格的形成。五十年来,他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中出版的动物小说就达一百七十种,为日报专栏写的动物小说故事就更多了,超过了一万五千篇。1960年,桑顿·W.伯吉斯最后一本书《业余自然主义者自传》(Autobiography of an AiIlateur Namralist)面世,讲述了他从懵懂顽童走向文学生涯巅峰的故事。1965年6月5日,桑顿·W.伯吉斯病逝,享寿九十一岁。
关于作品:本次出版桑顿·W.伯吉斯的作品共十二册,分别是《快乐的松鼠杰克》、《兔子彼得夫人》、《狐狸奶奶》、《猎犬鲍泽》、《大熊巴斯特的双胞胎》、《麝鼠杰里在微笑池塘》、《乌鸦布雷奇》、《水貂比利》、《小水獭乔》、《森林鼠怀特富特》、《长腿苍鹭》和《鹿菜特富特》。每本书都以一个小动物为主题,讲述了跌宕起伏的冒险故事,演绎了“温情”这个主旋律。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向往“公平”和“友好”。大自然母亲,西风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快乐的小微风,太阳公公,月亮婆婆,北风哥哥和冰霜杰克等配角莫不如此,更不用说快乐的松鼠杰克等主角了。此外,伯吉斯将“环保理念”融入了小说。随着伯吉斯动物小说影响的不断扩大,“环保理念”进入干家万户,积极地推动了20世纪50年代后环保主义、自然保护主义和可持续发展主义的兴起。
关于版本:本书依据纽约格罗塞&邓拉普(GROSSET&DUNLAP)出版公司的版本翻译而成。
关于丛书的影响:(一)多语种出版,全欧美畅销。桑顿·W.伯吉斯生前及去世后,其作品被翻译成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瑞典语、盖尔语等十多个语种,据说,总销量已经超过一亿册。(二)桑顿·W.伯吉斯的作品中的主角“兔子彼得”(由哈里森·卡迪创作)与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创作的“彼得兔”一争高下。桑顿·W.伯吉斯说:“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创作的‘彼得兔’形象名扬全世界,而我和哈里森·卡迪创作的‘兔子彼得’同样深入人心。”(三)自然广播联盟近五十年大力推荐,美国三十个州数千万人受益匪浅。从1912年开始,桑顿·W.伯吉斯通过自然广播联盟播出他的动物小说,美国三十个州数千万人收听,深受父母和老师们好评。(四)推进动物小说在美国的普及,桑顿·W.伯吉斯荣膺“世界三大动物小说大师之一”的美誉。五十年辛苦不寻常,他的“温情”动物小说与世界另外两位动物小说大师西顿和贝雷的作品分庭抗礼,不分伯仲。(五)促进了环保理念在美国上下的普及。《迁徙性野生动物保护法》诞生,桑顿·W.伯吉斯功不可没。以保护土壤为目标的“格林森林俱乐部”(The GreenMeadow Club)和以保护野生动物为目标的“睡前故事俱乐部”(The Bedtime Stories Club)的成立,离不开桑顿·W.伯吉斯的努力。(六)荣获波士顿科学博物馆(Museum of Science,Boston)金奖和永久性野生动物保护(PermanentWildlifeProtection Fund)特殊贡献奖两项大奖。
关于译者:本书译者为西安科技大学李黎老师与王立言老师、兰州交通大学的王宝老师与赵娟丽老师、陇东学院的韩晓老师以及资深翻译王清老师。其中,李黎老师翻译了《快乐的松鼠杰克》《兔子彼得夫人》,赵娟丽老师翻译了《水貂比利》《麝鼠杰里在微笑池塘》《长腿苍鹭》,王宝老师翻译了《乌鸦布雷奇》《大熊巴斯特的双胞胎》《森林鼠怀特富特》《鹿莱特富特》,王立言老师翻译了《猎犬鲍泽》,韩晓老师翻译了《小水獭乔》,王清老师翻译了《狐狸奶奶》……各位老师治学严谨,译笔优美,为确保本书的质量奉献良多。在此,深表敬意。
尽管出版前我们做了许多工作,然而不足之处实难避免,欢迎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桑顿·W.伯吉斯著的《猎犬鲍泽/伯吉斯至爱温暖动物小说》讲述的是猎犬鲍泽与农夫布朗的儿子是好朋友。有一天,猎犬鲍泽追逐老郊狼迷失了方向,幸而在乌鸦布雷奇的帮助下走上大路,井被一户农家收留。那里的人们都很关怀他,但他总是思念农夫布朗的儿子和自己的家。后来,在乌鸦布雷奇的再次帮助下,猎犬鲍泽终于与农夫布朗的儿子团聚了。当事情不尽如人意时,耐心等待,也许会有个美好的结局。
20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环保主义在美国的兴起,一股以“环保理念”为主题的儿童文学思潮风靡了整个美国儿童文学界和童书市场。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桑顿·沃尔多·伯吉斯。他创作了一系列以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为宗旨的童话。如果用一个字来凝缩童话主题的话,那就是“爱”!
桑顿·W.伯吉斯著的《猎犬鲍泽/伯吉斯至爱温暖动物小说》围绕猎犬鲍泽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的小故事,将其描写得活灵活现。作品生动流畅,言语温暖,很适合中低年级的小朋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