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北固山游记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江苏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崔有志、刘立稳、张俊强主编的《北固山游记选》一共收录了从明朝到2012年北固山最大规模整修后的游记28篇,其中还有两位外国人游览北固山的游记节选。这些文章作者经历不同、背景各异,他们对北固山水景物的艺术取影和游历记录也各异其趣。从他们笔下,读者一方面可以了解数百年前北固山的参观游览线路、主要建筑景点在历史变迁中的点点辙痕印迹;另一方面也可以或多或少感受到莽莽南徐、苍苍北固在历史上能吸引那么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此处望神州”的缘由。细细品味、揣想百年前的北固山,再亲身游览一回现在的北固山,古今融会,心身共游,妙处游人自知。

内容推荐

北固山以险峻著称,因三国故事和古代名人吟咏而名扬千古。崔有志、刘立稳、张俊强主编的《北固山游记选》精选北固山游记28篇,作者多为历代名家。每篇游记之后,多加上作者介绍、文章解读和注释,方便读者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目录

记甘露李文饶事

游北固山记

游居柿录(卷三节选)

纪游

游北固山记

北固山题名记

游北固山记

游金焦北固山记

游北固山记

登北固山

自怡轩楹联剩话(卷二节选)

游北固山记

京口三山(《清稗类钞·名胜类》节选)

游北固山记

京口漫笔(节选)

重游北固山甘露寺记

北固山甘露寺

焦山北固山游记(节选)

北固与金焦(节选)

独游北固山

镇扬游踪(节选)

三山五泉话镇江

北固亭——江南随得笔

北固闲话

北固山新景

镇江简史(选段)

苍凉试剑石

北固山赋

附录:北固山景区景点介绍

试读章节

京口漫笔(节选)

[民国]水青

第一江山称北固

因为一部三国演义,或者说是戏剧上有了《龙凤呈祥》之类的那些戏吧,却使镇江北固山的甘露寺出了名了。

北固山,那是一个很小的山,并没有什么奇异之处,但他的地位却因逼近城郊和濒临大江,就显得颇擅形胜起来。在城里闷腻了的人,以及外来的过往者,他们都很喜欢逛到这山上来。山既不高,路径又不曲折,所以登临时并不吃力。

这个成为当年孙刘结合的地点古南徐,在现在的游客看起来,历史上的迹象,已经没有一点影子可寻了,只有在戏剧里才可看出一点象征的意味。而且即连甘露寺也因历经劫火,被毁坏了许多屋宇;庙里的佛像,已是东倒西歪,寥寥可数,再也没有一点庄严宏伟的气魄了!

自然,北固山该以三国时代的古迹为最多,什么“试剑石”“跑马坡”,给那些渔夫樵子,说得多么有声有色。在甘露寺里,据说还有孙夫人的梳妆楼和祭江亭,那当然又是民间一种穿凿附会的传说了。而在北固山南面的一座小山前,还有一座太史慈墓,这里真是一个三国人物荟萃的地方。

我之所以爱来北固山逛逛,倒并不在于此地有所谓古迹;实在的,这里地点是太好了,无论是在早晨,或者在黄昏,在城里从大市口那个地方起吧,向北不紧不慢地踱着,一转瞬间就可逛到北固山,丝毫不觉得疲劳,而能痛痛快快地舒畅一下胸臆。从山下走到山上,最慢的话,十分钟也就可以了。半山里还有朱文公祠等,可是屋宇却在沦陷期间都完全毁了,只剩下四堵破圮的墙壁。到山顶的路上,还有一块“天下第一江山”的大石碑嵌在墙里;这好像也是刘备夸奖北固山形胜的一句话。山顶上便是甘露寺,里面除了一个卖茶的客厅以外,并没有什么可资流连低徊的地方。

而在庙后却有一座“江山第一亭”!面对大江,下临无地;穷目力之所及,眼前视界里所有的一切,可以一览无余;东望焦山,西望金山,江岸以北,又是一片苍茫的平野;在镇江其他地方是看不到这样辽阔与周备的。再饱饫着浩荡的江风,江山与烟霭混凝在一处,而又有些风帆沙鸟,在这混凝在一处的画面上驰骋翱翔,这便构成了一幅活的景象,洵足消遣世虑的了。如果是一个人独游的话,就只有沉思冥想神游天外,仿佛一切的现实,皆是虚假;惟有在这天朗气清的江山形胜之间,才能觉出我的存在;或者在这里高歌一曲,让累蓄已久的积闷,得以藉此呼啸而倾吐一下,散入杳冥深处。如果是有二三知己的话,则也不妨感叹古今,纵论天下大事;惟有在雄伟苍茫的境界里,才配得上一个人的精神的驰骤。

在山下面临江边,还有一座观音洞,坐在这洞前,可以很清晰地听着汹涌的江涛,一浪一浪打袭岸边的响声。从这些响声里,送走无穷无尽的岁月,掩没了人世间一切的纷扰尘嚣。再仰起头看那濒临江边的峙岩峭壁,藤葛之类和些杂树,生在那深褐色的石壁缝里,更饶古意。

(民国三十七年三月四日)

狠石犹存事可寻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到镇江都喜欢跑跑北固山的甘露寺,因为谁都知道刘皇叔甘露寺招亲的故事。至今游人到甘露寺来,还是依照传说胡乱地指点某处是“相婿楼”,某处是“孙夫人梳妆楼”,说得活灵活现,而对于寺后的一只石羊却莫明其来历;这石羊,在当日倒确是与孙刘有点关系的。

甘露寺多景楼后面,在那条通上“江山第一亭”的长廊上,有一只石刻的羊,羊身上刻有“狠石”二字,这就是石羊的名称。石羊四腿作跪伏状,砌在一方传台上,头向大江,尾部对着寺墙;游客们谁从那里经过,都喜欢在它身上抚摸,或者再骑上去玩玩,尤其是孩子们最爱爬上去。但却很少人知道这是什么玩意。

据说,当曹操率领八十三万大军下江南之际,诸葛亮往江东时,曾与孙权骑此石羊上,共同讨论抵抗曹操计划;但有的传说则说是刘备到江东与孙权骑此石羊论拒曹操,究竟是诸葛亮还是刘备,却无法决定。

明人庞时雍有一篇《很石亭记》说:“……汉诸葛孔明与孙仲谋共议破曹瞒之计,曾据此石,后人因名很石。唐罗隐宋苏文忠俱有诗。……建宁置匾,曰‘武侯遗石’。……”则很石之上还曾有过一座亭子的,但现在亭子却没有了。苏东坡游甘露寺诗序云:“寺有石似羊,相传谓之很石,诸葛孔明坐其上,与孙仲谋论拒曹操。”诗有谓:“很石卧庭下,穹窿如伏羱。缅怀卧龙公,挟策事雕钻。一谈收猁子,再说走老瞒。名高无遗想,事往徒留观①。……”这都是说诸葛亮与孙权据很石上论拒曹操的。

宋人蔡居厚《宽夫诗话》谓:“甘露寺有块石,状如伏羊,形制略具,号很石;相传孙权尝据其上,与刘备论拒曹操。”蔡居厚并又引一首唐人罗隐的诗为证:在石羊后面的寺墙上,嵌有一块石板,上面就是刻的罗诗,“紫髯桑盖此沉吟,狠石犹存事可寻。汉鼎未安聊把手,楚醪虽美肯同心?英雄已往时难问,苔藓何知日渐深。还有市尘沽酒客,雀喧鸠聚话蹄涔。”这块石板,今日已不见了,石羊后面寺墙上嵌的石板,乃是《重修多景楼碑记》,并未提到石羊的话。根据此诗,则“紫髯”当是孙权,因孙权是具有碧眼紫髯的异相的。“桑盖”则指刘备,盖刘备系河北涿县楼桑村人氏,其村夙有高大茂盛之桑树一株,遥望之如车盖;刘备在幼年与群儿嬉戏时,曾说过“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的话。罗隐是唐末人,时代较苏东坡为早,照理所说的应更为确实,不过三国时代的故事,到唐代时已经流传得很多而且很纷歧了。

至于《舆地志》又谓“石羊盖在城南,吴孙氏隧道也。刘备诣孙权,与俱出猎,因醉,各据一羊”。此又与蔡说罗诗,颇有不同之处,羊既非一,地亦不在甘露寺。

P34-37

序言

有人说过,任何一处有着很高美誉度的风景名胜,总是与人文历史紧密相连,无论是一座山、一座楼、一座塔,还是一座庙,没有文化底蕴,便没有了生机与灵性。

北固山的有名,不仅仅因为孙权在此修筑铁瓮城,更因为镇江城发展的烙印留在了北固山;北固楼与多景楼都有名,辛词的一句“满眼风光北固楼”,米芾的一笔“天下江山第一楼”让这两座楼扬名天下,享誉海内外;北固铁塔有名,宋朝铁塔为国家文保单位,塔下埋瘗的佛祖舍利与唐宋碑文石刻更是无价之宝;甘露寺有名,因为三国故事“甘露寺刘备招亲”而让它家喻户晓。一个集名山、名楼、名塔、名寺于一身的北固山有着太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它有太多的内涵值得我们去关注、去挖掘,所以我们一直在努力建立和完善北固山信息资料库。《北固山碑文选》出版后,我们就开始着手《北固山游记选》资料的收集工作,但因为种种原因,这项工作搁置了许久。笃初诚美,慎终宜令。今天,《北固山游记选》终于成书付印。

《北固山游记选》一共收录了从明朝到2012年北固山最大规模整修后的游记28篇,其中还有两位外国人游览北固山的游记节选。这些文章作者经历不同、背景各异,他们对北固山水景物的艺术取影和游历记录也各异其趣。从他们笔下,我们一方面可以了解数百年前北固山的参观游览线路、主要建筑景点在历史变迁中的点点辙痕印迹;另一方面也可以或多或少感受到莽莽南徐、苍苍北固在历史上能吸引那么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此处望神州”的缘由。细细品味、揣想百年前的北固山,再亲身游览一回现在的北固山,古今融会,心身共游,妙处游人自知。

与碑文选的金石碑刻、严谨工整相比,游记选的文章雅俗共赏、平易直白、娓娓道来,似乎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它们中的一些就像今天我们所熟知乐闻的“旅游攻略”。这些游记中,除明清个别文章中少许字词需稍作注释,民国以后的基本无须注解,现代读者都能畅读无碍。

最后要特别感谢吴宗海、裴伟、陈其福和唐悦之等诸位师友、前辈对本书的鼎力支持,不胜感激。因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张俊强

2015年11月19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