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杜兰特,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代表作有《人类文明史》《历史上的英雄》《哲学的故事》《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等。
《哲学的故事》是一部极富魅力的人文经典,记述了从苏格拉底到约翰·杜威等有史以来的西方主要哲学家。本书自问世以来,一直畅销不衰,因为它给那些热爱哲学又心存敬畏的读者们,打开了一道在最短时间内、用最有趣的方法读懂哲学的畅通大门。
| 书名 | 哲学的故事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 作者 | 杜兰特 |
| 出版社 | 时事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威尔·杜兰特,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代表作有《人类文明史》《历史上的英雄》《哲学的故事》《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等。 《哲学的故事》是一部极富魅力的人文经典,记述了从苏格拉底到约翰·杜威等有史以来的西方主要哲学家。本书自问世以来,一直畅销不衰,因为它给那些热爱哲学又心存敬畏的读者们,打开了一道在最短时间内、用最有趣的方法读懂哲学的畅通大门。 内容推荐 威尔·杜兰特编著的《哲学的故事》不是一部完整的哲学史,更不是一部艰深的晦涩之作。相反,你可以在作品中感受到作者是如何把那些哲学大家们的生平,用夹叙夹议、深入浅出的方式娓娓道来,像在讲故事一般,每位哲学家的生活背景、境遇情感犹如电影镜头深深地嵌入你的大脑。可以说,作者把冷静理性的哲学思想与热烈的情感完美地交融在了一起。更难得是,一些貌似刻板的哲学语句被作者巧妙地做了幽默表达,让你在会心一笑间体会了哲学原来可以如此有智又有有趣。 目录 Part 1 柏拉图 一、时代背景 二、苏格拉底 三、柏拉图生平 四、伦理学问题 五、政治学问题 六、心理学问题 七、心理学解决对策 八、政治学解决对策 九、伦理学解决对策 十、评价 Part 2 亚里士多德和希腊科学 一、历史背景 二、亚里士多德的事业 三、逻辑学的创立 四、科学学派 五、形而上学和上帝的本质 六、心理学和艺术的本质 七、伦理学和幸福的本质 八、政治学 九、评价 十、晚年及逝世 Part 3 弗兰西斯·培根 一、从亚里士多德到文艺复兴 二、培根的政治生涯 三、《论说文集》 四、《伟大的复兴》 五、评价 六、结束语 Part 4 斯宾诺莎 一、历史背景与生平 二、《神学政治论》 三、《知性改进论》 四、《伦理学》 五、《政治学说》 六、斯宾诺莎的劝化 Part 5 伏尔泰和法国启蒙运动 一、巴黎:《奥狄浦斯王》 二、伦敦:《哲学散卷》 三、西雷:《浪漫哲学》 四、波茨坦与腓特烈二世 五、安乐庄园:道德精神论 六、费尔耐:《朴实者》 七、《百科全书》和《哲学辞典》 八、踩死败类 九、伏尔泰和卢梭 十、结束语 Part 6 伊曼努尔·康德和德国唯心主义 一、康德大道 二、康德生平 三、《纯粹理性批判》 四、《实践理性批判》 五、论宗教与理性 六、政治与永久和平论 七、评价 八、来自黑格尔的评价 Part 7 叔本华 一、时代背景 二、叔本华生平 三、《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四、作为意志的世界 五、作为痛苦的世界 六、生命的智慧 七、死亡的智慧 八、评论 Part 8 赫伯特·斯宾塞 一、孔德与达尔文 二、斯宾塞生平 三、《第一原理》 四、生物学:生命的进化 五、心理学:心灵的进化 六、社会学:社会的进化 七、伦理学:道德的进化 八、评论 九、结语 Part 9 弗里德里希·尼采 一、尼采的思想谱系 二、青少年时代 三、尼采与瓦格纳 四、查拉斯图拉之歌 五、英雄道德观 六、超人 七、颓废论 八、贵族论 力、评论 十、结束语 Part 10 当代欧洲哲学家 一、亨利·柏格森 二、贝奈德托·克罗齐 三、伯特兰·罗素 Part 11 当代美国哲学家 引言 一、乔治·桑塔亚纳 二、威廉·詹姆斯 三、约翰·杜威 结语 试读章节 柏拉图 一、时代背景 在欧洲地图上,希腊就像一只精瘦的手伸入了地中海,这只手的南面就是克里特岛。公元前2000年,文明自那里萌发。一海之隔的小亚细亚位于希腊的东面,如今略显沉寂的它在柏拉图时代之前曾是商品交易活跃的繁华地带。而在西面与希腊隔海相望的意大利,如浮在海面的铁塔一般,那里的西西里岛与西班牙曾遍布希腊的殖民之花。直布罗陀海峡就在地中海的尽头,在那个时代,它是水手们的禁区。当时北面的色萨利、伊庇鲁斯和马其顿被认为是尚未开化的半野蛮地区,崇尚武力的部落由这些地区入侵希腊,成为荷马和伯里克利时代先哲们的先祖。 希腊内陆遍布山峦和丘陵,而散乱分布的海岛切割了完整的海面,形成了凌乱的海岸线和诸多海湾、海港与内海。零碎的海陆环境给当时的旅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也是希腊各流域形成自给自足的经济环境、独立的政府、社会制度、方言、文化与宗教的重要原因。只有一两座城市是它们的常态,而农业社会位于环城的山坡上:埃维亚岛、洛克里提、埃托利亚、福基斯、维奥斯亚、阿哈亚、阿尔戈利斯、伊利斯、阿卡迪亚、美塞尼亚和拉科尼亚、斯巴达和阿提卡,雅典的“城邦国家”也在其中。 雅典是希腊最东面的大城市,这正是它成为通向东方的门户的决定因素。通过这里,发展中的希腊外可以感受小亚细亚城市繁华,内可以引进较发达城市的奢侈品和文化。大小船舶还能在它的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得到安全的庇护,甚至还有一支庞大的舰队驻扎在此。 斯巴达和雅典在公元前490年至公元前470年结成同盟,击退了大流士和薛西斯的联军,粉碎了他们把希腊变成亚细亚帝国殖民地的阴谋。在这场年轻欧洲与古老东方的较量中,斯巴达派陆军出征,且在战后解散了军队,这让他们遭受了难以避免的经济混乱,并回复到封闭的农业社会状态;而雅典的海军在战后整编成了商业船队,促使雅典变成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奠定了雅典成为古代世界最大的贸易城市之一的地位。各民族信仰和习俗也在此汇集,频繁的交流沟通与合作竞争也让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思维在此诞生。 在这全面开放的商业中心中,不同的习俗和法则碰撞出火花并迅速相互影响,众多信仰带来的结果是没有一种信仰被普遍认可。第一批怀疑论者就在那些见多识广的商人中产生,商人不肯轻易相信任何东西,在他们眼里没有一个人不是无赖与白痴,也正因为他们对所有思想一律持怀疑的态度,科学应运而生——数学从越来越复杂的交换中诞生,天文学在航海的不断探索中发展,学术研究在财富积累出的闲适生活中得到保障。 如今人们研究日月星辰不再只是为了指引航向,还为了探索更神秘的宇宙之谜。伴随着人们探秘勇气的增长,各种事物皆被尝试赋予合乎规律的解释,若解释不了才会被归因于超自然力。当科学对自然的掌控取代了魔鬼与宗教仪式,哲学便随之萌发了。最开始的时候,哲学只停留于物理学层面:它对外部的物质世界进行研究,找寻何为最根本的、不可再分的要素。在这一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希腊哲学的主流理论之一——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一前370年)的“事实上,除了原子和虚空,什么也没有”产生。这一结论虽没有在柏拉图时代受到追捧,但它被伊壁鸩鲁(公元前342一公元前270年)认可,并由卢克莱修(公元前98一前55年)发展成为雄辩的理论。 然而,四处游历、启人心智的智者派才是希腊哲学发展史中独领风骚的哲学流派源头。智者派聪颖非凡(像高尔吉亚和希庇亚斯),甚至有不少深刻者(像普罗泰戈拉和普罗狄库),他们几乎想到和讨论过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与人生哲学中的所有问题、所有领域,即便是宗教和政治禁忌也消减不了他们提出问题的勇气,他们用理性审视一切制度与信仰。 在政治上,他们分成两派。一派以卢梭为代表,认为自然善而文明恶;人人生而平等,等级制度是造成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根源:法律不过是强者掌控弱者的工具。另一派以尼采为代表,认为自然不分善恶;人类生来就不平等;道德不过是弱者限制强者的借口;人类至高的美德和最高的愿望是强权;贵族政体是一切政治体制中最为自然明智的。 这种蔑视民主政治的现象是由于雅典少数富有阶级的崛起,他们自诩为寡头政党,认为民主是于解决问题无益的不实际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那个时代的确也没有什么民主可言,因为雅典40万居民中,不享有任何政治权利的奴隶就有25万;而剩下的15万自由民里能参与商讨国家政策的公民大会的更是寥寥无几。 但从纯粹性的角度来说,他们这种民主是空前彻底的民主。最高权力属于公民大会,从所有公民的名册上按字母顺序选出来1000名成员组成最高司法机关(以减少受贿的可能)。毋庸置疑,没有能比这更民主的机构了,而在其反对者的眼中,则是没有比这更荒唐的了。 斯巴达的陆军与雅典的海军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0一前400年)中激战了30年,斯巴达获得了胜利。此时,寡头政党的领军人物克利蒂阿斯提出废除在战争中显得很无能的民主政体。他要求对在那场毁灭性的战争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民主党进行贵族革命,然而革命并未成功,克利蒂阿斯也死在了战场上。克利蒂阿斯是柏拉图的叔父,苏格拉底是他的老师。P1-3 序言 序:哲学的功用 所有的学者都能从哲学中领会到一种乐趣,这乐趣是哲学与生俱来的,即便是虚幻如形而上学也依旧令人着迷。虽然我们会因为自身的欲望而从思想的天堂跌落至餐腥啄腐的现实俗世,但是哲学如柏拉图所言,曾以“一种高尚的欢愉”呈现在人类历史上,在那段被称为“生命之夏”的黄金时代,这也是许多人都了解的。相对于肉欲和金钱,人们似乎更热爱真理。我们如饥似渴的灵魂一如古人,始终烙印着对智慧的至高崇拜。空虚、彷徨消耗了我们大部分的生命。在与自己内心和身边纷扰环境的对决中,我们依靠的是一种信念:我们能在剖析自身灵魂的过程中,发掘支撑我们继续生活的动力。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对我们而言,生活是将我们的人格与经历淬炼成钢的熔炉”。 正如《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米提亚一样,我们所求的也绝非富贵荣华,所图的也只是问题的真相。对于生活的意义,我们得有一个大局观,而非沉溺在琐碎冗杂的日常小事中。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在“永恒的观点”下考量那些仿佛没有尽头的事物。面对命运,我们需持乐观的心态,哪怕是直面死亡,也要学着泰然处之。为了变成完整的人,我们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欲望以形成公认的标准,这不仅是政治学与伦理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同时也应是逻辑学与形而上学的最终目的。梭罗曾指出,所谓的哲学家,并不是说要拥有多么深刻透彻的思想,也不是说需要创建什么学派,它需要的是对智慧的崇拜,以及在这种崇拜的指点下将生活过得简单、独立、豁然开朗和自信勃发。真理可能不会给我们带来财富,但却能让我们得到自由。 也许有读者会说,哲学太过晦涩难懂几乎到了愚笨的程度,所以没有实际用途,就像国际象棋那样。西塞罗这样说过:“最荒诞不经莫过于哲学家著作中的东西。”这一次,我们不去拘泥于形而上学的泥潭,也不用理会那些神学争论,我们的目标是停泊在光明的港湾。与科学势如破竹的前进之势相比,哲学似乎在连连败退。但哲学其实是在弥补科学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善良和丑恶、美丽和丑陋、生存和死亡以及秩序和自由等,而这个任务并不简单。在研究领域中,但凡能被精确公式所展现的知识都被划入科学的范畴。所有科学源于哲学,终于艺术。从假设开始,收获硕果累累。哲学针对未知事物和不被精准认知的事物提出假设性诠释(如形而上学、伦理学或政治哲学),它是真理追求过程中先行军的代名词,它攻下的堡垒叫科学,它所经处皆成安宁的乐土。知识与艺术成为了这个虽非尽善尽美但却神奇玄妙的世界的缔造者。由此说来,哲学好像走进了一片困境,它一边将成功的大旗赐予自己的孩子——科学,一边带着永不止步的求知欲探索新的世界。 可以把我们的学术氛围变得更浓烈些吗?相较于哲学的全面阐释,科学倾向于解析说明,它将整体拆分成具体,将有机体转化成器官,将晦涩难懂的东西解读得清晰明了。事物的价值、理想的可能性以及它们的终极奥义都不是它考虑的范畴,它只对现状和功用进行诠释,事物本身的性质和运动过程才是它关注的对象。科学家的公平一如屠格涅夫诗中的大自然,他对一只跳蚤的腿和对一个有才华的人进行创作时的痛苦同样感兴趣。而哲学家并不是这样,他们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企图探究事实和经验的共同联系,进而寻求其价值与意义。他们以事物之间的联系为出发点来全面阐述,把被科学家如拆钟表一般的宇宙重新整合甚至将其变得更好,是他们正努力去做的事情。科学告诉我们怎样通过医学来慢慢地减少死亡率,却也制造了杀人武器,让人类大批量地死于战争。唯有哲学智慧才能通过经验进行协调,告知我们救人与杀人的最好时机。科学研究运动,并寻求解决良方;而哲学则追求目的的评价与调节。目前,我们的方法与工具与日俱增,但我们对理想和目的的诠释却很难与之相适应,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我们变得浮躁焦虑,生活变得毫无意义。原因就在于事实如果与愿望没有关联便没有价值;如果与目的和整体没有联系,便不是完备的。没有哲学辅助的科学,没有价值观和对未来期许的事实,是没有办法让我们脱离灾祸和无望获得救赎的。 科学传授给我们的是知识,而哲学赐予我们的是智慧。详细说来,逻辑学、美学、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都是哲学研究的领域。观察与思考、演绎与归纳、假设与试验、分析与综合等思维方法是逻辑学的考察范畴,是逻辑学展现出的它所解读的人类活动形式。于多数人而言,这门学问枯燥乏味,但改进自己的思维和研究方法是所有思想史上重大事件的基础。理想的形式美则是美学的考察范畴,艺术的哲学指的就是它。理想的行为和至高无上的知识是伦理学的考察范畴。正如苏格拉底所言,伦理学是由人生的智慧和关于善恶的知识构成的。而理想的社会体制(并非某些人所认为的权谋之术)是政治学所考察的范畴,它追求的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女权主义等这些政治哲学内容。最后要说的是形而上学,一切事物的“终极存在”、“物质”的根本属性(即本体论)、“意识”(哲学心理学)以及“精神”与“物质”在感知和思维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即认识论)都是形而上学考察的范畴。 哲学由上述内容构成,然而,当哲学被分解,其美感及趣味也随之丧失。因此,要领悟先哲的思想,精英们生动的事例比单调的理论更有说服力。哲学和哲学家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那些思想家和殉道者将用他们的精神力量照拂我们的一生,直至我们参悟到“最高尚的快乐和理解的乐趣”。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引下,我们将发现每一位哲学家的独特之处。爱默生曾说:“学习的诀窍是什么?那就是在每个人面前都做小学生,去学习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这种学习态度同样适用于对这些思想史上的天才的研究。爱默生的另一句话同样发人深省:“我们在倾听天才的言论时,会想起自己依稀有过同样的思想,不过当时的我们缺乏表达出来的口才和勇气。”是的,只有当我们拥有了能感知他们的五官和灵魂,只有我们掌握了能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他们才会向我们敞开怀抱。我们和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却没有如他们一般提炼出真理,就是因为没有在嘈杂的现实环境中抓住泛音和天籁之乐,而天才们敏锐地捕获了它们。对于毕达哥拉斯所言的“哲学乃最高形式的音乐”,天才们深有体会。 所以,让我们对他们间或的谬误给予谅解,细心聆听他们的述说,热诚拥抱他们的教导吧。就像苏格拉底说的,“不要对那些哲学教师自身的优劣耿耿于怀,只专注于哲学本身吧。仔细地观察它,假如它是邪恶的,那我们就将它抛离;假如它值得信任,那就让我们去拥护它,并畅想它所带来的快乐吧。”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