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飞著的《艺苑重光(姚茫父编年事辑)/中国画学纵横论丛》以书画、信札、颖拓、铜刻、篆刻等作品实物资料为主要依据,参考茫父手订《弗堂类稿》、茫父幼子姚鋻手订《莲花盦年谱》抄稿本、茫父孙女婿邓见宽整理《姚茫父年表》,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加以整理编纂而成。本谱以谱主生平、交游、学术与艺术活动为主线,凡征引谱主著述、书信及相关出版物,详略均以此为准则。对于事出多源者,力争反复考辨以求准确,所引文献,亦力争追至最早出处。具有填补姚茫父研究空白的重要意义。
| 书名 | 艺苑重光(姚茫父编年事辑)/中国画学纵横论丛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杜鹏飞 |
| 出版社 | 故宫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杜鹏飞著的《艺苑重光(姚茫父编年事辑)/中国画学纵横论丛》以书画、信札、颖拓、铜刻、篆刻等作品实物资料为主要依据,参考茫父手订《弗堂类稿》、茫父幼子姚鋻手订《莲花盦年谱》抄稿本、茫父孙女婿邓见宽整理《姚茫父年表》,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加以整理编纂而成。本谱以谱主生平、交游、学术与艺术活动为主线,凡征引谱主著述、书信及相关出版物,详略均以此为准则。对于事出多源者,力争反复考辨以求准确,所引文献,亦力争追至最早出处。具有填补姚茫父研究空白的重要意义。 内容推荐 杜鹏飞著的《艺苑重光(姚茫父编年事辑)/中国画学纵横论丛》运用大量可靠的书画和诗词文赋、日记、题跋等文献证据,还原了清末民初北京画坛著名的艺术家姚华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同时又以姚华为中心,展现了民国初年活动于北京的学人群体多样化的交游圈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书中厘清了许多现有研究的一般性错误,还挖掘出大量鲜为人知的一手资料,是一部内容翔实的艺术家个案资料汇集。同时,本书以原始材料为依据,通过大量史实,纠正了我们以往对于民国初年艺术史和文化史的许多偏见,即,民国初年以陈师曾、姚华等人为代表的北京画坛,与清末有着本质的区别,“艺术之盛”是“突过前代”的,是在传统基础之上的自我觉醒和自我更新,从而赋予传统以新的生命力和存在形式。此书的出版,势将促使更多学者多角度地关心和研究民国艺术史。 目录 开创“现代”的“传统 ——读《艺苑重光:姚茫父编年事辑》再认识民国初年艺术史 谱前 光绪二年(1876)丙子一岁 光绪三年(1877)丁丑二岁 光绪四年(1878)戊寅三岁 光绪六年(1880)庚辰五岁 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十岁 光绪十二年(1886)丙戌十一岁 光绪十六年(1890)庚寅十五岁 光绪十八年(1892)壬辰十七岁 光绪十九年(1893)癸巳十八岁 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十九岁 光绪二十一年(1895)乙未二十岁 光绪二十二年(1896)丙申二十一岁 光绪二十三年(1897)丁酉二十二岁 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二十三岁 光绪二十五年(1899)己亥二十四岁 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二十五岁 光绪二十七年(1901)辛丑二十六岁 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二十七岁 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二十八岁 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二十九岁 光绪三十一年(1905)乙巳三十岁 光绪三十二年(1906)丙午三十一岁 光绪三十三年(1907)丁未三十二岁 光绪三十四年(1908)戊申三十三岁 宣统元年(1909)己西三十四岁 宣统二年(1910)庚戌三十五岁 宣统三年(1911)辛亥三十六岁 民国元年(1912)壬子三十七岁 民国二年(1913)癸丑三十八岁 民国三年(1914)甲寅三十九岁 民国四年(1915)乙卯四十岁 民国五年(1916)丙辰四十一岁 民国六年(1917)丁巳四十二岁 民国七年(1918)戊午四十三岁 民国八年(1919)己未四十四岁 民国九年(1920)庚申四十五岁 民国十年(1921)辛酉四十六岁 民国十一年(1922)壬戌四十七岁 民国十二年(1923)癸亥四十八岁 民国十三年(1924)甲子四十九岁 民国十四年(1925)乙丑五十岁 民国十五年(1926)丙寅五十一岁 民国十六年(1927)丁卯五十二岁 民国十七年(1928)戌辰五十三岁 民国十八年(1929)己巳五十四岁 民国十九年(1930))庚午五十五岁 附录一:姚茫父殿试卷释文 附录二:姚茫父跋张次溪《增补菊部群英》 附录三:徐志摩为《五言飞鸟集》致信蹇季常 附录四:熊穆《一颗过早陨落的星——回忆舅父姚华》 附录五:凌叔华《回忆一个画会及几个老画家》 人名索引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