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满族才女(顾太清)/红颜才女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姜越编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姜越编著的《满族才女(顾太清)/红颜才女系列》按时间的维度记述了一代才女顾太清坎坷曲折却不失幸福的一生。顾太清是淡若梨花的女子,美丽而清雅,月时隐时现,好似她的一生,有起有落。透过历史的轻烟去看那个月下的女子,读她的词,那轻烟似乎在逐渐消散,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她立在树下,仰望苍穹对月低吟的倩影。相信“清代第一女词人”顾太清将万古流芳!

内容推荐

姜越编著的《满族才女(顾太清)/红颜才女系列》讲述,一个淡若梨花的女子,美丽而清雅。读她的词,那轻烟似乎在逐渐消散;看她的诗,那如朱阁香闺的情意绵绵。她的爱情故事唯美深情,动人魄、摄人魂。她一生的传奇经历,让人怜,让人痛,让人心碎。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女词人.传奇身世成谜

 身世成谜,说法不一

 名门之后,书香世家

 权贵世家,烈火烹油

 解读顾太清——顾太清的女性意识

第二章 坎坷路.半生尝尽苦酸辛

 派系争斗,皇帝收利

 名门闺秀,早年坎坷

 家道中落,尝尽辛酸

 解读顾太清——顾太清的人世情怀

第三章 嫁郎君.诗词歌赋伴婚姻

 千里姻缘,上天注定

 历经波折,终成眷属

 夫唱妇随,诗词做伴

 瑶台种,不做可怜红

 夫妻恩爱,伉俪之笃

 解读顾太清——顾太清词的审美艺术

第四章 斯人去,红颜唱哀歌

 丈夫早殁,一时茫然无措

 桃色绯闻,有口难辩

 分明是,流水高山调

 解读顾太清——顾太清词中的佛与道

第五章 情浑处.悲喜人生大不同

 皇族后代,才华横溢

 夫妻和唱,神仙眷侣

 一代诗人,士林“怪杰”

 诗词成就,名篇选析

 解读顾太清——顾太清咏花词词风的变迁

第六章 作遗妃,红颜女子多薄命

 逐出府邸,天上人间

 苦中作乐,不忘吟咏

 断肠空有恨,难寄到君前

 解读顾太清——顾太清诗中的梦幻思想

第七章 广交游.结识四方友

 闺中密友,惺惺相惜

 神交吴藻,心灵相通

 朝廷显宦,人间真情

 方外道士,谈吐投机

 解读顾太清——顾太清的心灵足迹

第八章 续红楼,品咂人生百味

 《红楼梦影》的价值

 《红楼梦影》与顾太清

 从《红楼梦影》中看顾太清的人生

 解读顾太清——顾太清词的诗意化

第九章 赏佳作,洞悉红颜才女

 钛清集》概述

 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

 《顾太清集校笺》解读

 多姿多彩太清词

 顾太清咏物词的艺术特点

 太清诗词版本的研究

 解读顾太清——顾太清词中的童心

第十章 女流辈.诗词气格别样情

 道家思想对顾太清的影响

 乐道学佛以涵养精神

 满族女性特有的个性

 皇室宗亲的优裕闲暇

 解读顾太清——顾太清的音乐才情

后记

试读章节

一个满族旗人女子,以汉人姓名“顾太清”垂名后世,确实让人无法不好奇。关于顾太清的姓名问题,学界、民间一直存有不同的说法,其中尤以冒广生在为她的诗集《天游阁集》作序时所言“太清姓顾,或日吴人,或日顾八代之裔”最为著名。吴人之说,大概是因为太清曾在吴地居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以讹传讹造成的。对后者,近代学者,词人,光绪朝进士文廷式亦持此说,他在《琴风余谭》中说,满族女史顾太清者,为尚书顾八代之曾孙女。顾八代是康熙朝的重臣,雍正帝的老师,名声响亮,但他姓伊尔根觉罗氏,并不姓顾,此说更不可信。太清的外孙富察敦崇则谓:“外祖母姓西林觉罗氏,鄂文端公之族人,幼育于姑母顾氏家,故又姓顾。”恩华《八旗艺文编目》采用此说:“太清幼育于姑母顾氏,故姓顾,名春。”杨钟羲说:“寄食于顾氏,顾为荣邸护卫。”启功则说:“此顾为荣邸护卫,盖以冒之报挡子者,或以避获罪者后裔之故。”

杨雪桥说,“太清是西林鄂文端(尔泰)之曾孙女,幼经变故,养于顾氏。顾为荣(亲王)邸待卫,因而被选为幻园贝勒侧福晋。”说养于顾氏,与实不符。恩咏春说:“尝读敦礼臣《哭砚》诗注云,外祖母姓西林觉罗氏,……幼育于祖母顾氏,故又姓顾。”实为掩盖“罪人之裔”真相。

总之,关于太清身世,其为何姓顾,实在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关于其生卒年份,亦有争议。齐燕铭根据《天游阁集》编年诗推定其生年为嘉庆四年,即1799年,关于卒年的情况则注其未详。“考诗集注明年月者,最后为壬寅夏四月二十二日,壬寅者,道光二十二年,则卒年当在此后,约五十余岁。”道光二十二年即1842年。黄世中认为齐燕铭的这一推测是不确切的,他根据顾太清词《烛影摇红》“四十年来,伤心惨目”之句,推测顾春在光绪四年尚健在,享年应在80岁以上,这样他认为顾太清的卒年当在1880年以后。卢兴基认为太清一生经历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至光绪二年尚在世,大约次年逝世,享年77岁。金启孮根据《荣府家乘》与《爱新觉罗族谱》记载确定:顾太清生于嘉庆四年(1799)已未正月初五,卒于光绪三年(1877)丁丑十一月初三,享年七十九岁。这一说法现已为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如张璋《八旗有才女,西林一枝花——记清代满族女文学家顾太清》、赵伯陶《关于满族女词人顾太清的几个问题》及黄嫣梨《清代四大词人》皆采信此说。

关于顾太清的祖籍,在清末民初有二说:一说为吴人(冒广生《天游阁集序》),一说为铁岭人(况周颐《东海渔歌序》。铁岭之说又有二种:一说为鄂尔泰曾孙女(杨钟羲《雪桥诗话三集》),一说为顾八代曾孙女(文廷式《琴风余谭》)。但最近几十年来,吴人之说已为大家所否定,而关于铁岭人之说又在进一步复杂化。1980年,金启孮根据《荣府家乘》与《爱新觉罗族谱》考证,断定顾春应写作西林春,字梅仙,号太清,满族镶蓝旗人。1989年,张钧根据太清的诗词原稿饫游阁集》卷首之自署,推定顾春字子春,号太清,自号太清春,汉军人。1996年,柯愈春亦据稿本《天游阁集》之自署,推测顾春姓西林,名春,字太清,清乾隆问甘肃巡抚鄂昌孙女,镶黄满州人。上述三种说法,关于顾春为汉军之说,显然出自恽珠《国朝闺秀正始集》,但这一说法已为人们所否定,现在大家一致接受金启孮满族镶蓝旗的说法。如卢兴基综合上述诸家之说后指出:“原来她并不姓顾,也不是什么吴(今江苏苏州)人;不是顾八代(乾隆时的大臣,姓伊尔根觉罗氏)之后;更不是所传因育于外家,外家姓顾,所以她得了‘顾’姓。她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是雍、乾两朝重臣鄂尔泰的侄重孙女。祖父鄂昌也做到甘肃巡抚等职,不想牵连进胡中藻《坚磨生诗钞》的文字狱案,被乾隆帝赏赐自尽,从此家族败落,后代沦为‘罪人之后’。父亲鄂实峰只得以游幕为生,娶妻香山富察氏,生子鄂少峰、太清及妹霞仙。她本名春,字子春,又字梅仙,号太清,别号云槎外史,所以她的真实姓名应是西林春。”

P3-P5

序言

清代文坛鼎盛,但有名气的满族文人终是寥寥,要说在诗词方面占有一席之地的满人,一般就认为只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成容若就是纳兰性德,乃康熙年代的大词家,太清春则是顾太清了。

中国的文坛长期由男性统治,女作家可谓凤毛麟角,难以数记的女性被禁在深闺里,无人知晓。明末清初,部分大胆的女子走出闺房,结社吟诗,抒发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顾太清就是其中的一员,她曾与当时京师的满汉才女结集秋红吟社,联吟诗词,在中国女性文学史留下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顾太清在跌宕起伏的社会中不为困窘所局,坚持不懈地进行文学创作,将生活条件、社会地位、个人感情的变化,自然地反映在她的作品之中,欢愉杂着凄苦,哀怨伴着自强;于明快之中见深沉,清俊之中见稳重,使她当之无愧地成为清代满族文学创作的佼佼者。

顾太清善诗词书画,有一代才女之称。她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词、小说、绘画,尤以词名重士林。她的词造诣之高,体现在烹词炼句自然精工,无着意刻划痕迹,又善构意境。太清晚年还自署“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

顾太清多才多艺,且一生写作不辍。她做诗词全凭才气,不摆“唐模宋轨”的架子,倒也潇洒自如,平添一种风流态度。著有词集炼海阁集》和诗集《天游阁集》。

《名媛诗话》说她“才气横溢,援笔立成。待人诚信,无骄矜习气,唱和皆即席挥毫,不待铜钵声终,俱已脱稿。”难怪评者说她深得宋人多家词奥,“其词气足神完,信笔挥洒,直抒胸臆,不造作,无矫饰,宛如行云流水,纤豪不滞,脱却了朱阁香闺的情切切、意绵绵,吟风弄月之习,词风多近东坡、稼轩。太清词真如一串熠熠闪光的玑珠,令人喜读乐诵,其诗亦然。所涉猎题材之广,反映生活之吟,竟出自久居清廷宗室中一贵夫人之手,实不能不令人惊叹。”

本书按时间的维度记述了一代才女顾太清坎坷曲折却不失幸福的一生。顾太清是淡若梨花的女子,美丽而清雅,月时隐时现,好似她的一生,有起有落。透过历史的轻烟去看她,读她的词,那轻烟似乎在逐渐消散,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她立在树下,仰望苍穹对月低吟的倩影。相信“清代第一女词人”顾太清将万古流芳!

由于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漏缺点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希望本书可以让广大读者从中学到知识,开阔视野,全面细致地了解历史人物的传奇人生。

后记

历史塑造出代代相传的绝代佳人,可对她们的生平事迹却又不屑一顾。除了那些跻身政坛的皇后嫔妃在史传中占了一点篇幅,且是惜墨如金,更多的美女佳人都只是在笔记、野史、小说、传奇、民间故事中才能搜罗出一点点传闻轶事,有的已变得面目全非。

传统的历史给了男人更多的关照,却少了对女人的关注和荣耀,她们是中国历史绕不开的死结。“红颜才女”系列图书共10本,从另一个视角展示了这些女性的美丽、欲望、才情和智慧等,并作了客观的评价。书中呈现了卓文君、班昭、蔡文姬、谢道韫、薛涛、鱼玄机、李清照、朱淑真、柳如是、顾太清lO位女中豪杰的风采,她们离奇跌宕的身世和不可复制的命运,无不是一个时代与历史的精彩缩影。

西汉卓文君天生丽质,容貌姣好,自幼聪明伶俐,博闻雅识,诗歌词赋,无一不精,更兼擅长音律,琴技无双。然而,这朵娇艳欲滴的鲜花,却遭到狂风暴雨的摧残:父亲为了攀附权贵,将她嫁与李家公子。丈夫体弱多病,撒手西去,文君只得独守空房。李府内妻妾争风吃醋,丑态百出,文君发现身边有一双邪淫的眼睛……才华横溢而又穷困潦倒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一见倾心,双双坠人爱河。琴声相约,雪夜私奔,文君冲破世俗观念,抛却锦衣玉食的生活,毅然扑人爱人怀抱,贫寒的生活随之压向她柔弱的肩头。他日司马相如平步青云,飞黄腾达,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心生纳妾之意。卓文君悲痛欲绝的眼泪化作哀婉动人的诗句,相如读罢如当头棒喝,羞愧中找回从前的自我,二人始得生死相依,百年好合。

东汉班昭出身儒学世家,父亲班彪是远近闻名的学者,长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次兄班超,为汉代著名外交家。在父兄的影响熏陶下,班昭学问广博,很有才干。十四岁时,班昭嫁于同郡人曹世叔。丈夫早年去世后,班昭清守妇规,举止合乎礼仪,气节品行非常好。班昭晚年,身患疾病,家中女子们又正当出嫁的年龄,班昭担心她们不懂妇女礼仪,令未来的夫家失面子,辱没了宗族,于闲暇时作《女诫》七章,以做勉励,书成后,对宫内妇女的教育很有帮助。班昭还继承长兄班固的事业,续写《汉书》。

东汉末年的蔡文姬是天生才女,通音律,善辞赋。命运苦难,她从繁华坠人风霜,宿命轮回,她遭遇爱与生命的流离。各色岁月一一尝遍,她终是无悔此生。她用一生风雨打磨饱满的灵魂,诉说着千古幽思。孤芳续汉史,血泪写春秋。《悲愤诗》与《胡笳十八拍》再现了蔡文姬凄楚的生活经历与悲愤的思想感情,一代代流传下来,成为干古绝唱。

东晋才女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文姬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在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被杀,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薛涛是古代十大才女之一,唐代首屈可指的女诗人,历史上的才女不少,但没有哪一个能像薛涛那样才艺双绝,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尤其在人生经验和政治素质上的历练无人可比。薛涛和很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女子一样,有着清丽的容貌,虽然不幸坠人风尘,她的心灵却生长着一双自由的翅膀,以天性敏感和细腻,委婉地书写着温润的内心世界,细致人微地发掘个体生命体验,用哀怨的泪水勇敢地控诉时代的不公。身处庞大而炫目的诗歌唐朝,在那些光焰万丈的文学繁星中,她灼灼地发出自己的光芒,注定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晚唐的女诗人当中,以鱼玄机最为知名,也最为传奇,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又被誉为“才媛中之诗圣”。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风流佳人,却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牵连进包括笞杀婢女绿翘在内的多宗谋杀案,最终以悲惨的结局收场。

宋代李清照的人与文,是一致的清丽,一样地充满光的气味,她是绝品的女子。生命被把持得清洁自如。纵然有曲折、有挫折、有跌宕、有不可预知的舛错,但她携着内心清正的道一点一点化解,从不拖沓。

南宋女诗人朱淑真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她生于仕宦之家,饱读诗书,精通音律,尤擅诗词,后人称之为“闺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与李清照齐名,但却婚姻不幸,遇人不淑,与丈夫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情绪时时抑郁苦闷而又无可奈何,她只有寄情于诗,移情于物来排遣爱情生活带来的“颦眉”,最终因抑郁早逝。传朱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明末柳如是是秦淮八艳之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二十四岁遇见钱谦益,他们以诗文为媒,惺惺相惜而走到了一起。面对改朝换代,柳如是与钱谦益两人由于认识上的不同,陷入了巨大的分歧之中,感情出现裂痕:一个远去北京做了清廷的官员,一个南下追寻抗清的南明军队。当一切繁华落尽,两人再度破镜重圆,在红豆山庄过起了平淡而恬静的田园生活,钱谦益死后,钱氏族人意欲争夺钱家家产,柳如是为了保全后代与钱氏家族的财产,用三尺白绫自缢而死。

顾太清是清代著名女词人。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顾太清多才多艺,且一生写作不辍,她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词、小说、绘画,尤以词名重士林。她做诗词全凭才气,不摆“唐模宋轨”的架子,倒也潇洒自如,平添一种风流态度。

女性用自己的经历创造历史,但在由男性书写的历史上,她们的存在史、她们的挣扎与奋斗,她们的快乐与痛苦都被压抑在黑暗之中,所以她们的人生经历更值得一读,透过它,人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重读历史。

为了增加图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古今大量史料和札记轶闻,也参阅了今人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的相关著作和文字,特对此隆重致谢。凡所参考文字大部分已得到作者同意并付与相应稿酬,但也有部分文字无法联系到原作者,若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贵文,烦请联络我处获得稿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5: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