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风吹过依然美/安武林散文精品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安武林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风吹过依然美》是“安武林散文精品系列”之一,收录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安武林的以“童年”为主题的散文作品30篇,包括《午睡,一朵不开的花》、《童年游戏:接电线》、《是谁站在门口那儿》等。该书曾获得张天翼童话金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和蒲公英儿童文学奖等诸多奖项。

内容推荐

《风吹过依然美》精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安武林散文佳作,共分三辑:草筐里的秘密、夏天的味道、雪花那个飘,主题是童年,或热情咏歌,或娓娓道来,意蕴深长,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

目录

第一辑 草筐里的秘密

 爱笑的童年

 风吹过,依然美

 草筐里的秘密

 老油坊

 一院子的灯火

 轻轻地,一点头

 午睡,一朵不开的花

 童年的晨读

 红太阳·绿太阳

 重心

 疤疤树

 肚子里的虫子

 害羞的秘密

第二辑 夏天的味道

 夏天的味道

 那一记响亮的耳光

 模蝉

 可怕的:马蜂和土蜂

 玉米钢笔

 塞地惊魂

 童年游戏:接电线

 脸上的雀斑

 六月的阳光像你一样迷人

第三辑 雪花那个飘

 是谁站在门口那儿

 难兄难弟

 北风那个吹

 雪花那个飘

 人质

 那只手

 麻花摊

 眼镜小弟

试读章节

风吹过,依然美

一个人小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美好的想法;这美好的想法浪漫而又柔软,就像风吹过,纷纷扬扬落下的杨柳絮,或者蒲公英的种子。后来,我们会管这些想法叫作理想。其实,那还不算理想,只能说是梦想,灿烂的梦想。这样的梦想来去都如风吹过,但留下的依然是美的气息。

我的第一个梦想,是将来做一名医生,而且是赤脚医生。

我出生的农村,是在一个小镇上。村里的大路,东西最为壮观,是直线,一马平川,而南北,曲曲弯弯的,好像一个人的皮肤上长满了疙瘩。当人们打招呼的时候,就可以说自己是去东头南头西头北头,语言很有意思,既是指方向,也是目的地。

我家在村东头,西头是我的小学、卫生院、邮电所、税务所什么的。我喜欢去镇卫生院,卫生院有个我喜欢的老兄,叫党贵,他在化验室工作。他穿着白色的大褂,在我的眼里很帅。不知道为什么,那白色的东西总有种令我肃然起敬的感觉。医院里的白色墙壁,医生穿的白大褂,看了,就会让人产生镇定和安静的感觉,似乎有人在做梦,我们不能打扰他一样。

党贵的化验室里,有个小小的书架。书架上清一色的医学书,厚厚的。有一本叫《赤脚医生手册》,砖块一样厚。

我很奇怪,为什么叫赤脚医生?那个时候,我以为赤脚医生就是不穿鞋子不穿袜子光着脚背个药箱去看病的医生,大约赤脚走路的味道很不好受,所以我在乡下从来没有见过什么赤脚医生。我看见党贵穿着皮鞋就问他:“你怎么穿这鞋子,还有袜子,当个赤脚医生多好啊!”党贵听了哈哈大笑。他知道我喜欢看书,喜欢奇思怪想,言论很有趣,所以特别喜欢我。

我翻了翻《赤脚医生手册》,很喜欢,什么望闻问切,什么寸关尺、针灸,都深深地吸引了我。不过我很讨厌针灸,对那细长的银针既害怕又厌恶,以至于成年以后,还对打针怀有一种深刻的恐惧心理。我要借这本书看看,党贵笑了,说:“你看这个做什么?”我脸红了,就像喜欢一个女生被别人揭穿了一样。党贵看我很坚决,就答应借我看看,但要我尽快归还。

很快,三天后,我就把书还给他了。因为我惦记着另一本书,是中草药方面的书。我从中看到了很多我认识的中草药。我怕他一次借我两本不答应,所以先借了一本不是太喜欢的,表示下我是多么言而有信,然后再借我最喜欢的。他很痛快地答应了。

在乡下,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植物。如果不是翻看那一本中草药植物的书,我根本不知道很多很多植物都是药材,竟然能治病。在河边,薄荷草、旋复花,以及长在小河两岸的蒲公英、车前草比比皆是。这一发现让我心花怒放,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小小的童年,连心都是小小的,除了快乐和喜悦,什么都装不下了。

这本书中有图,所以植物的形状和特点很容易让我识别,然后和现实中的植物相比较。我想,这样我可以做一名医生了。成本小,容易学,书中草药的药性都写得明明白白,治什么病也写得一清二楚。我拿着书,读得如痴如醉。那个时候,我就想:怎么乡村到处都是中药啊,都是宝贝啊。石榴皮能治病,橘子皮能治病,枣能治病,蝉蜕能治病,蛇皮能治病……我不知道什么不能治病。如果有不能治病的草,那肯定是还没有研究出来能治什么病而已。每次去打猪草,我都把书带上,去识别植物,真有点李时珍的味道。很意外,有很多植物的名字,我叫不上来,但通过书,我知道了它们的学名,如水红花子、茵陈、苍耳、鬼针草等等。

我突然觉得自己很有力量,能帮家里做很多事。我把采集的中药,都放在窗台外面晾晒,希望晒干后做药材用。而且,我觉得家里人以后都不用去医院看病了,吃我的中药就可以了。尤其是爷爷,一生都不喜欢医院,有个小病小灾的,都是自己硬扛。有时候,他痛苦得在呻吟,也不去医院。母亲有时候需要含着泪来央求爷爷,但也无济于事。爷爷是个硬汉子,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不会被人抬着拉着去医院的。

我告诉爷爷,我要做个医生,爷爷用鼻子哼了两声,无喜也无忧,不支持,也不反对,等于没表态。

我高兴地告诉他,我在窗台上晒了很多中药,他也没理睬。我的热情如火一样,都要把自己燃烧了,所以,根本就顾不得大人的意见。

夏天的时候,骄阳似火。我采集了不少薄荷草,想让家里人熬汤喝,避暑。我告诉了奶奶,一定要煮。谁知,我放学回家的时候,发现我在窗台上晒的薄荷草全不见了。

我问奶奶:“你熬汤了吗?”

奶奶说:“没有!”

我说:“我的薄荷草哪儿去了?”

奶奶说:“你爷爷把它们全部喂猪了!”

我的脑袋“嗡”的一声,好像一个硕大的气球,被一个针尖扎了一个洞。我泄气了。这是个不小的打击,把我想做医生的梦想彻底摧毁了,不留一点痕迹。

我很郁闷地把书还给了党贵老哥,重新又拿起了我喜欢的文学书。

一个人一生会有很多梦想,但有的梦想永远是梦想,如风吹过依然美的杨柳絮,浪漫,柔软,激动和兴奋自己的记忆。

P7-11

序言

高空见武林

2014年11月11日的“光棍节”,我正在广东中山出席一个文学活动,收到安武林发来的一条短信:“高老师,我在浙少要出四本散文书,非常想请您给写个序。不知高老师能否答应?千把字。”

肯定答应。武林的事一般不能推托,否则他会“记仇”,不知在什么地方发酵成一篇报复性的散文。与武林共同居住在北京好多年了,见面机会却不多,平时各忙各的,主要是京都米贵,居大不易,武林正处在生存发展的中年,比我更忙了几分。

可虽然见面不多,武林的文章却常读到,他在网上有自己的博客,纵论文坛,细说往事,或淘书于地摊,或评书于大报。武林极敏捷与勤奋,他是个躲不开的人。

说着说着又碰上了。11月12日一大早我乘南航飞机从广州返京,入座时乘务员递上一沓新出的报纸,其中有一份极少见到的《信息时报》,信手翻阅,在其中“评弹”一版上赫然读到《在聂鑫森家里吃茶》,署名正是安武林。

鑫森兄是湖南名家,我的学兄,武林称他是“湖南株洲的一张文化名片”,信然。

株洲我没走访过,鑫森兄虽然常联系,也只是一些例行会议见面而已,借武林的笔,我参观了他的书房,浏览了他的客厅,品味了他的收藏,欣赏了他的扇面,还共同回忆了北大往事。当武林问鑫森兄道:“作协副主席高洪波总爱说曹文轩是他老师,你和高洪波副主席也是一个班的同学吗?”鑫森说:“是的。”这时武林总结一句精彩的话:“世界是很小的,走来走去总会碰在一起。”

读到这里,我也被感动了,于是我收藏起这张《信息时报》,也收藏起万米高空邂逅武林的奇特感觉。

武林正是这样一个人:热情、有趣、大大咧咧却又粗中有细,他有极细腻、细致、细密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借助他后天的勤奋与多思,显示出卓异的光芒。不久前山西的希望出版社出版了安武林三本书,即《这些人》《这些事》《这些书》,三本书中收录了武林的人际交往、书香世界和文坛(主要是儿童文学界)轶闻。武林用自己灵动多姿的笔触,画出了众生相,从老前辈任溶溶、金波、孙幼军,到兄长辈张之路、曹文轩、秦文君,直至同辈的孙卫卫、伍美珍、陈彦珍等几十个人物,可谓涉笔成趣,栩栩如生,让人有读古人《世说新语》的韵味,我非常喜欢。

武林和我一样,属于儿童文学界的杂家,但我坚定地认为武林是个诗人,有童心有激情有大爱的一个儿童文学作家。他在挥洒才情与文字时有自己命定的艺术理想,把自己的艺术目标设定得很高,由于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中双向游走,武林在理性与感性的二维空间游刃有余,不断写出有体温、有筋骨、有韵味的文字。  散文是武林继诗歌、评论之外的又一块园地,希望武林精心耕耘,更盼望武林涉笔成趣、妙笔生花,写出《在聂鑫森家里吃茶》这样的好文章,让我在万米高空拍案叫绝。

善于制造惊喜的武林,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2014年11月26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0:11:04